王树振
七年前的2011年8月1日下午,时年61岁的骆家辉步履匆匆地来到美国国务院大楼的条约厅,在国务卿希拉里主持下,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作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华裔驻华大使,因为一张华人面孔和最近的婚变绯闻,骆家辉受到全球华人前所未有的关注。从耶鲁大学高材生,到美国华盛顿州州长、商务部长,再到驻华大使,身为从唐人街走出的美国第三代华人移民子弟,骆家辉和唐人街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呢?
千言万语道不尽的唐人街
唐人街(China Town),又称华埠、中华街或中国城,指的是除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之外,位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华人聚居区。作为位于异国他乡的中华文化区的代名词,唐人街的形成,从历史上看,是由于早期华人移居海外时,人地生疏且语言不通,于是便聚居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地带,以便团结互助,共同应对新的环境与挑战。跨海越洋的华人,作为一个有着旺盛生命力的族群,通过充满艰辛磨难的海外迁徙和艰苦开拓,将中华文明远播世界各地,其中就包括美国这块大洋彼岸的遥远国度。在世界范围内,美国有着为数最多的唐人街,分布在纽约、华盛顿、芝加哥、休斯顿、旧金山和西雅图等几十个大中城市。
据文献记载,华人移民美国,主要集中在1848年前后。由于当时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现了金矿,于是许多华人不远万里来到美国西海岸淘金。随后,美国因修筑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的铁路,又从中国招募了大批劳工。这些人后來定居美国,聚居在一起,从事博彩、餐饮和洗熨等服务行业,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唐人街。如今的唐人街上,既有来自中国的新移民,也有当年这些淘金者和华工的后代。
在美籍华人的移民史上,唐人街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历史上,大批华人移民美国,首先踏足的就是唐人街,而唐人街这种建立在家庭和亲友互助基础上的社区组织形式,为这些移民及其后代提供了最初的工作和居所。对于身处异国他乡的华人移民而言,在其遭遇文化冲击不知所措之时,最先接纳他们的,就是遍布着黄色面孔、洋溢着浓重乡音的唐人街。对他们而言,唐人街就是一个历史和梦想的混合体,既是一个充满历史回忆的地方,涉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是一个充满梦想的地方,饱含着奋斗的艰辛和生存的苦难。
作为华人移民自发组成的社区,唐人街在历史上曾是排华浪潮风起云涌之时华人的避风港。1882年,美国国会颁布《排华法案》,北美地区的排华浪潮达到了顶峰。大量华人被迫聚居在唐人街,生存空间被极度压缩。与如今因餐饮、购物和旅游而为世人所熟知的唐人街形象迥然不同的是,在当时美国许多白人史学家或作家的笔下,出于对华人的长期偏见与丑化,唐人街曾经被描写为拥挤不堪、疫病流行的黑暗地带和强盗出没、声名狼藉的邪恶世界。直到1943年美国政府废除《排华法案》之后,随着华人在美国社会地位的提高和影响力的扩大,这种对唐人街的偏见与丑化才有所改变。如今,大多数唐人街被划定为华埠历史区,成为旅游景点,海外华人异域求生的血泪历史也化成建筑文物得以保存。
时移世易,从最初单纯的居住区,到今天繁华的购物中心和旅游景点,作为美国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人街有了显著的变化。然而,无论如何变化,其文化内涵却始终不曾改变,依然是华人经济、社交、饮食与文化活动的重心所在。在今天的唐人街上,店铺林立,一块块汉字招牌,一声声乡音叫卖,让人仿佛置身于中国,各种风味的中餐馆,出售中国传统工艺品的商店亦随处可见,里面大到桌椅板凳,小到针头线脑,一应俱全。每逢春节或其他重大传统节日,均有耍龙灯、舞狮子、放爆竹、燃烟花等传统习俗表演,其中蕴含了海外华人对中华传统及故土家园的深深眷恋。
尽管美国各大中城市里几乎都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唐人街,尽管这些唐人街都有各自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特点,不同程度地受美国主流文化影响,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依然保留着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散发着浓郁的中华风情。作为骆家辉的出生和成长之地,西雅图的唐人街就是其中颇具特色的典范。
1987年,西雅图市政府将第五街到第八街之间的区域划定为华埠历史区,即西雅图唐人街,并逐渐成为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这座唐人街里得到了妥善保存——随处可见的红檐绿瓦和匾额楹联,以及富有东方特色的楼阁亭台和同乡会馆,看起来就像是清末民初的电影布景。从某种意义上说,西雅图的唐人街在保留古旧风貌的同时,也见证了历史的厚重与沧桑——保留了这些略显陈旧的街道和风格古朴的建筑,也就保存了一段以骆家辉及其父辈为代表的数代海外华人异域求生的奋斗史。
梦想开始的地方:骆家辉的唐人街传奇
20世纪初,骆家辉的祖父骆世泽怀揣“淘金梦”,从中国广东台山移民美国西海岸。举目无亲的他,不懂半句英文,只好在距离华盛顿州首府不远的奥林匹克市的一个白人家庭里当帮佣,以换取学习英文的机会,随后回中国娶妻生子。骆家辉的父亲骆荣硕1917年生于广东台山,13岁时随父母返回华盛顿州,定居于西雅图市。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他应征入伍,加入美国陆军,随后奔赴欧洲战场,隶属巴顿将军的陆军第十分队,参加了1944年的诺曼底登陆之役。战后,九死一生的骆荣硕于香港结婚,婚后携家眷返回西雅图居住。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社会,种族歧视现象十分严重,原以为能进入美国主流社会的骆荣硕,退役后却一直无法找到工作,只能像大多数美籍华人一样,在唐人街经营餐馆和杂货店生意,以此维持生计,一家七口长年居住在政府为退伍军人建造的公寓里,生活十分困苦。20世纪60年代的一天,骆荣硕踱步在唐人街街头,一位算命先生告诉他,他的子女中有一位将来会成为著名人物。骆荣硕当时一笑置之:“开玩笑!他们都是华人,怎么可能成为著名人物呢?” 在骆家辉父亲看来,美国华人跻身上流社会无异于天方夜谭。然而,多年以后,这一预言在骆家辉身上变成了现实。endprint
1950年1月21日,骆家辉出生于西雅图,在五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二。因为全家人都只说台山话,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儿时的骆家辉只会说台山话而不会讲英语。直至5岁的时候,上幼儿园的他才开始学习英语。在幼儿园时,他还因为不爱吃美式早餐而被老师打了手板。由于家境贫寒,少年时代的骆家辉在求学之余,还要去父亲经营的餐馆和杂货店帮忙干活。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生活的艰辛,让骆家辉很早就经受了生活的磨炼,也充分体会了美国下层民众的疾苦。或许正是在唐人街经历的这些磨炼,成就了今天的骆家辉。父亲当年艰辛创业的经历和勤勉持家的精神,也让骆家辉深受影响。尽管在骆家辉成长的那个时代,美国的少数族裔想要进入主流社会依然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然而,他最终以优异的学业和卓越的政绩向世人表明,华人也能得到和其他人种均等的机会,走出一条不同凡响的成功之路。
虽然家庭条件不好,父母仍然极力支撑骆家辉受教育,使得他并没有因家庭贫穷而舍弃学业。1968年,靠着政府资助和奖学金,以及父母经营餐馆和杂货店的积蓄,聪明勤奋、品学兼优的骆家辉以荣誉生的身份从西雅图的富兰克林高中畢业,后来又凭借个人努力,考入常春藤名校耶鲁大学,攻读政治学。靠着奖学金和课余打工得到的微薄收入,骆家辉得以完成大学学业。1972年,取得耶鲁大学学士学位之后,骆家辉又进入波士顿大学的法学院继续深造,并于1975年获得法学硕士学位。极其优异的学习成绩,成为骆家辉进入美国主流社会的敲门砖。
毕业后,骆家辉进入华盛顿州金县的检察院办公室工作,从此步入政坛,尽管当时华人参政在美国凤毛麟角,父亲也不支持他的择业,但骆家辉却不改志向。凭借在政治学和法学方面的学识,骆家辉在政坛上奋力拼搏。1982年,只有32岁的骆家辉成功当选华盛顿州众议员,后担任金县检察官。1996年,他高票当选华盛顿州第21任州长,并于2001年成功连任,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华裔州长。在骆家辉担任华盛顿州州长期间,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在1997年的国情咨文中特别提到了他的名字,称赞其为“数百万美国亚裔移民中的两位所养育的值得骄傲的儿子”。2009年,骆家辉获得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提名,担任美国第36任商务部长。他在任内积极推动中美贸易的发展,被公认为美籍华人的杰出代表人物。2011年3月,他被提名为驻华大使,同年7月参议院一致通过任命,骆家辉遂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华裔驻华大使。2014年,因家庭原因骆家辉离任。作为一名美籍华人政治家,骆家辉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懈奋斗,从美国历史上首位华裔州长,到首位华裔商务部长,再到首位华裔驻华大使,可以说不断书写着唐人街的传奇。
成功当选华盛顿州州长的骆家辉,第一次完成其家族一百年来的“一英里梦想”。他曾多次深情回忆祖辈和父辈漂洋过海来到美国的往事:“100年前,我的祖父在不到20岁时乘坐蒸汽船,从中国来到美国,来到华盛顿州。他举目无亲,不懂半句英文,只能在一个白人家庭当佣人,换取学习英语的机会。这户人家距离州长官邸不到一英里路程,而这一英里,我们家族花了100年才走完。……我的父亲在‘二战爆发前加入美国陆军,战后回到西雅图,开了个小杂货铺,在美国扎下根来。”骆家辉的祖辈和父辈在唐人街的艰辛奋斗是其家族的命运转折点,也是他整个人生和梦想的开端,而这个浓缩了一个世纪和一英里的传奇故事,正是美国移民文化日益博大多元的缩影,也是骆家辉最引以为豪的家族奋斗史。
对于自己美籍华人的身份,骆家辉曾说过:“我为自己的中国血统自豪,为我的祖先自豪,为华人对美国的贡献而自豪。”他认为,从修铁路、捕鱼、开洗衣店,再到参加“二战”,华人移民为美国所作的贡献,值得所有美国国民感念。然而,作为美国出生的华人移民后代,骆家辉也曾十分感慨地回顾自己年少时如何想做“标准的美国人”而试图挣脱中华文化影响的心路历程。整个青少年时代,骆家辉都在经历痛苦的挣扎,因为他既要面对学校老师要求的“美国化”,又要面对父母的“努力往回拉”。有着父辈的黄色皮肤,而被教导尊崇白人价值观的他,渴望自己的午饭能像美国同学一样带烤苹果派,而不是米饭,甚至为此搞得和父母的关系十分紧张。直到成年后,他才开始在尊崇白人价值观的同时,深深认同自己的华裔身份,并为争取华人在美国的合法权益积极地奔走呼号。
其实,美籍华人这种对自己身份的困惑,一如他们对唐人街的某种复杂而特殊的感情。一方面,面对外部世界难以抵御的诱惑,早年的他们曾竭尽全力,试图挣脱唐人街的种种束缚和羁绊;另一方面,他们又面临着美国主流社会对华人的种种歧视。每每关键时刻,最终能够无条件接纳他们的,依然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唐人街。对于华人移民及其后代来说,唐人街就是一座桥梁,是他们进入美国主流社会的端口,也是他们梦想开始的地方。时至今日,唐人街依然在许多华人移民及其后代的人生轨迹中扮演着同样的角色。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华人移民及其后代的生活圈子也不再局限于唐人街,很多人开始像骆家辉一样,带着属于自己的梦想,一步步地走出唐人街,走向更为广阔的世界,继续创造着新的历史,书写着新的传奇。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