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

2017-09-12 06:19刘晓琳郝文莉朱艳玲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氯化钠丁苯神经功能

刘晓琳 郝文莉 戴 雁 朱艳玲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

刘晓琳 郝文莉 戴 雁 朱艳玲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2例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4例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38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Barthel指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周、2周观察组患者两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9%和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可促使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减轻,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治疗效果显著。

中青年;急性脑梗死;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能力

急性脑梗死为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高且极易造成残疾或死亡,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更是较高[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惯的改变,脑梗死发病年龄表现出年轻化趋势。该病极易造成神经功能损伤及意识障碍,严重时可导致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对患者家庭与社会也造成了巨大负担。已有研究[2]显示,脑梗死患者病灶四周的缺血半暗带有存活的大量神经元,若对病灶区域侧支循环加以改善,恢复血液供应,那么这些神经元即可存活,同时部分可逆的已受损神经元也可得到保护,这对疾病治疗十分重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具有调节微血管数量、促进缺血组织中血管新生的药理作用,近年来在脑梗死治疗中逐渐得到应用。为分析中青年脑梗死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选取72例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分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 72例中青年急性脑梗死研究对象均为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来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患者,在获取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患者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32~57岁,平均(42±6)岁;发病时间3~45 h,平均(20±5)h;观察组38例患者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31~58岁,平均(42±6)岁;发病时间2~46 h,平均(21±5)h;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①经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或CT检查,证实为脑梗死,根据《实用内科学》(第12版)[3]中相关标准明确诊断;②发病时间均在48 h以内;③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已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④临床资料完整,可随访,整个研究期间可根据医嘱接受各项研究。

1.3 排除标准③经影像学检查,为颅内出血性疾病、出血性卒中、颅内血肿、硬膜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等疾病;②有血液疾病、严重脏器功能不全、精神障碍、恶性肿瘤等患者;③短暂性脑缺血发作;④有出血倾向疾病或出血性疾病;⑤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1.4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给予阿司匹林(四川升和泸医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41228)治疗,首次给药200 mg,然后每次100 mg,1次/d;20 mg立普妥(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41018)口服,1次/d;同时给予疏血通注射液(牡丹江友搏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50103)6 ml静脉推注,1次/d;30 mg依达拉奉注射液(吉林省博大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号:20150101)静脉滴注,2次/d。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41209)治疗,每次静脉滴注100 ml,每12小时给药1次,每次滴注用时为 50~70 min。两组患者均连续进行14 d治疗。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根据基础疾病情况展开控制血糖、控制血压、调节血脂、保护心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措施,并保持营养均衡。

1.5 观察指标①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2周利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分。②利用生活自理能力评价量表Barthel指数来判定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自理能力[4]。③以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方法和临床疗效评判标准[5],在治疗后判定临床疗效,治愈:患者功能缺失评分与治疗前比降低91%~100%,且病残程度为0级;显效:患者功能缺失评分与治疗前比降低46%~90%,且病残程度为 1~3级;显效:患者功能缺失评分与治疗前比降低18%~45%;无效:患者功能缺失评分与治疗前比变化程度不超过 18%;进展:患者功能缺失评分升高18%以上,或患者死亡。以治愈、显效与有效人数总占比统计治疗总有效率。④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6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相关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NIHS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2周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1周 治疗后2周对照组 34 10.5±3.2 7.9±2.3 5.7±1.2观察组 38 10.6±3.3 6.4±2.0 3.2±0.8 t值 0.130 2.960 10.501 P值 0.897 0.004 0.000

2.2 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Barthel指数积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2周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积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积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1周 治疗后2周对照组 34 58±5 58±6 63±8观察组 38 58±6 64±7 76±8 t值 0.077 4.081 6.762 P值 0.939 0.000 0.000

2.3 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4 不良反应分析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 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尿路感染2例,尿素氮升高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对照组患者有轻度贫血 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梗死是因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骤然减少,或供血突然终止,导致相应供应区域内的脑组织发生缺氧、缺血,最终致使脑组织坏死引发疾病。脑梗死具有较高致残率和死亡率,已成为我国成年人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6]。很多脑梗死患者即使在治疗后存活,也有一定的残疾风险。统计显示[7],75%左右的脑血管病患者的劳动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受损情况,这为患者家庭与国家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因此,对脑梗死展开防治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也是神经科医学研究领域面临的重要使命。

已有研究显示[8],脑梗死患者梗死中心区域和正常脑区间有低灌注状态区域,为缺血半暗带,而缺血半暗带的挽救是促使脑梗死损伤减轻、机体康复的关键。因此,采取有效措施使半暗带细胞存活时间延长,促使该区域内细胞血供得以恢复,是对半暗带予以挽救的重要措施。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是我国继青蒿素与双环醇后原创的一种新化学实体药物,可促使机体微血管数量增加,使缺血组织处的血管得到新生,对侧支循环加以改善,进而促使缺血半暗带的血流量得到恢复[9]。在对脑梗死治疗中,丁苯肽氯化钠注射液可对脑缺血后病理生理诸多环节发挥作用,促进机体能量代谢,缩小患者梗死面积[10],减轻脑水肿。该药物具体的作用机制为:①对神经细胞凋亡予以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可导致内质网功能发生损伤,造成内质网应激,而内质网应激对于神经细胞凋亡有诱导效果。丁苯肽氯化钠注射液可对缺血区域的能量代谢、微循环加以改善,使得缺血区域脑血流量增加,进而对神经细胞的凋亡过程发挥抑制作用。②抗血栓及抗血小板凝集:丁苯肽氯化钠注射液可调节血小板释放 5-羟色胺,实现抗血小板凝集,进而发挥抗血栓形成的功效。③神经保护:动物实验显示[11],丁苯肽氯化钠注射液可促使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成的神经功能缺损减轻,缩小脑部梗死面积,对脑组织损伤予以缓解,发挥神经保护的效果。④抗自由基效果:氧自由基所致脂质过氧化是造成缺血性脑组织受损的重要原因,丁苯肽氯化钠注射液可对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反应系统内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形成发挥抑制效果,促使神经细胞中线粒体及脑灰质总超氧化物歧化酶、线粒体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提升,发挥抗自由基的效果。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丁苯肽氯化钠注射液能够有效缓解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使可逆性部分逐步恢复健康,同时还可不断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而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丁苯肽氯化钠注射液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可促使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减轻,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治疗效果显著。

[1] 蒲应香,邢成文,李玉鹏,等.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6,11(2):161-162.

[2] 刘凤辉,郝海燕,吴永辉,等.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青年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及CISS分型的关系[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3):369-371.

[3]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J].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75.

[4] 彭浩泉.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J].海峡药学,2015,27(4):122-124.

[5] 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项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内科杂志,1996,29(6):379.

[6] 赵蕊,张桂莲.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1):115-116.

[7] 潘阿莉.急性脑梗死的治疗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28):180-181.

[8] 张秋月.急性脑梗死治疗的研究进展[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5):742-744.

[9] 韩凯.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0(2):57-58.

[10] 刘威,唐娜娜,卢洋,等.丁苯酞对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NFDS评分及Barthel指数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2):368-370.

[11] 江慧,战丽萍,张丽娟,等.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7(8):74-75.

10.12010/j.issn.1673-5846.2017.08.022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辽宁大连 116033

猜你喜欢
氯化钠丁苯神经功能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知识归纳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热油中的食盐为何不溶化?
热油中的食盐为何不溶化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