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当前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2017-09-11 06:21虞墩晖张亚杰赵健
西部论丛 2017年3期
关键词:智慧城市解决措施建设

虞墩晖 张亚杰 赵健

摘 要:进入 21 世纪后,全球经济竞争日趋白热化,各国资源争夺不断发生。而且争夺焦点也已经发生了改变,以前是以争夺石油、高科技产品等,现在的争夺焦点变成了信息资源。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智慧城市 建设 问题 解决措施

1、引言

当前,全球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受到信息安全、资源紧张、环境破坏等因素的制约,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在此时成为各国角逐的热点。它们为解决信息安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供了技术支撑。当然,最终的结果是世界各国纷纷将建设“智慧城市、夺取竞争优势”上升为国家战略;而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建设者正在为城市转型伤透脑筋,智慧城市的到来,给他们带来了城市转型的新途径,智慧城市在我国成为新宠。基于此,本文对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探讨。

2、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特征

智慧城市主要有三方面的特征:1)更加全面的信息资源。城市本身可以看做庞大的信息资源库,这些信息不仅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真正需求,而且是治理和运行城市的基础,是政府用以制定合理政策和选用有效行政手段的条件;2)更加深入的互联互通。城市感知网络所获取到的信息要集中汇集,目的是挖掘出其中有用的信息,同时感知网络本身也必须连“城”一体;3)更加有效的协同共享。在传统的城市中,资源的组织方式的零散的,这是因为各种实体资源的信息资源都被各行各业各部门间的壁垒和边界所分割,而智慧城市“协同共享”的目的就是打破这些壁垒,统一城市的资源体系,从实质上破除“资源孤岛”和“应用孤岛”。

3、当前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3.1规划不足,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很多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并未出具专门的纲领性文件,从而继续造成了信息孤岛、重复建设、无效建设、资源浪费,许多工程也无果而终或无法延续,无法形成总体累积效应。在当前情况下,新一轮智慧城市建设已经到来,未来智慧城市将更共享、更智慧、更高效、更惠民、更可持续性。因此,更应该及时掌握全球智慧城市发展趋势,充分发掘智慧城市创新价值,以编制出具備可执行性的智慧城市建设规划。

3.2投入缺乏,基础实施建设比较薄弱

目前有许多城市的老城区居住环境复杂,公共配套设施陈旧,导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成本较高、改造难度较大。而且这些区域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总体规划,表现为文化、商业、旅游等各个领域数据采集、存储和交换方式落后,WIFI 热点少,移动信号覆盖不佳,基础传输、数据网和接入网络的速率低等问题。且再加上老城区以中老年人为主,对信息化等新技术和新设施的接受程度不高,导致部分信息化基础设施闲置或利用率不高。

3.3人才匮乏,认识不足且管理较为混乱

信息化人才缺乏且队伍不稳定的情况广泛存在的现象,且往往是“临时工”或者身兼数职,工作多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提高工作质量和专业化水平,当然也不能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再加上管理部门对智慧城市建设缺乏足够的认知和理解,部分企业负责人还观念落后、墨守陈规、不愿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企业的研发、管理和营销等方面。同时由于缺少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政策,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积极性不高,不利于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都阻碍了智慧城市的发展。

4、针对当前智慧城市建设面临问题的有效解决措施

4.1加强政策纲领制定,统一规划未来发展方向

针对目前比较突出的信息孤岛问题,政府可以从政策、制度、标准、规范上落实统一规划、建设,着眼未来的发展,多采取先进地区智慧城市规划理念和思路,从而制定出未来若干年的智慧城市建设纲领性文件,从而有效指导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参与智慧城市的建设。只有在统一的框架结构、接口规范和顶层设计来落实。此外,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深度学习等新技术的发展,结合“互联网+”、工业 4.0 等先进理念,特别是对智慧城市理解的逐步深入,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也应与时俱进,具备丰富的时代内涵。

4.2采取多项有效措施,拓展智慧城市建设渠道

应该采取多项有效措施,来拓展智慧城市的建设渠道,比如,可以发展壮大智慧产业,政府可以拟定智慧产业培育计划,设立和推动骨干企业培养项目,重点培育一批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智慧生产”设备制造企业、中间件生产企业、系统集成企业和解决方案提供企业,扶持一批具有领先商业模式的智慧城市建设运营和服务企业。同时,加大对相关项目的资金投入,建议在现有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资金中列支“智慧产业”专项资金,增强政府调动全社会资源配置的能力,积极推进项目合作,同时吸引和鼓励民间资本、金融资本、国际资本对智慧产业建设的投入。

4.3科学制定建设目标,完善指标评价体系

通过建设新一代智慧型信息化基础设施,实现城市主体的人和物理信息系统的广泛物联,形成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打造成熟高效的城市管理和文化保护新模式,构建人居、文化、产业和谐发展的智慧解决方案。目前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还没有完全制定成熟、操作性强的“智慧城市”建设标准规范及指标评估体系。因此,智慧城市建设应在协调、评估、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及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在民生服务、产业发展、城市生态与管理方面,选取一些可衡量、可操作、能实现、可考评的关键性指标,统筹考虑智慧城市建设所涉及的综合因素,制定一个适合实际情况的指标评价体系,较为准确地衡量和反映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进度和发展水平,重点评估明确智慧城市建设“智”在哪里,“慧”到何种程度。

5、结束语

总之,智慧城市是一个重要的新型概念,其主要是以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与城市发展需求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只有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以回应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才能进一步为人类创造出更美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赵四东,欧阳东,钟源. 智慧城市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评述[J]. 规划师,2013,29(02):5-10.

[2]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课题组,胡斌. 上海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瓶颈与对策[J]. 科学发展,2013(10):39-49.

[3] 韩兆柱,马文娟. “互联网+”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路径探析[J]. 电子政务,2016(06):89-96.

[4] 楚天骄,李怡.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七大问题及其解决路径[J].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4,8(04):124-128.

[5] 黄河清. 基于云计算的“智慧漳州”关键问题及模型构建[J]. 龙岩学院学报,2015,33(03):96-100.

猜你喜欢
智慧城市解决措施建设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智慧城市视野下城市规划创新探究
基于无线组网的智慧公交站点信息系统研究与实践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谈谈如何杜绝矿井测量事故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