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下的教育使命

2017-09-11 18:23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2017年6期
关键词:西域一带一带一路

古老的“丝绸之路”历经先秦、汉唐、宋元和明清,跨越2 000多年的历史时空。以东方的中国为其中一个端点的古丝绸之路曾经以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两种形态存在,将欧亚大陆的两端与中国及东亚、南亚、非洲大陆联系在了一起,促进了这些地区贸易的往来和文化的交流与互鉴。而今,“一带一路”建设的提出,在激活历史记忆的同时,更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不但蕴含着悠长的历史,也昭示了未来的多种可能。

丝绸之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

打开世界地图,可以看到,地理上欧亚大陆及北部非洲大陆紧密相连。这是一片神奇的大陆,是人类最早的栖息之地,在美洲新大陆没有被发现之前,欧亚大陆与非洲大陆被称为旧大陆。在这片大陆上,诞生了人类古老的几大文明,东北非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以及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河、恒河流域相继产生了古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中国文明和印度文明。考古发现,早在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就已经出现了来自中国的丝绸制品,说明欧亚大陆的两端很早就已经开始相通。

从东方的中国出发,跨过西域及中亚与欧洲连接。陆地“丝绸之路”是一条东起中国、西至北非和欧洲的古代商路。这一商路的打通并非一日之功,首先是西方在打通欧洲与中亚通道方面起了巨大作用。公元前6世纪诞生的波斯帝国,曾经横跨欧亚非三洲,客观上使得欧亚之间道路开始连通,使地中海东岸与中亚的交通变得便利。而公元前4世纪左右希腊的亚历山大东征,征服波斯帝国,向中亚推进,建立起庞大的马其顿帝国,客观上又将欧洲与中亚的交通直接联系起来,丝绸之路的中段与西段开始畅通。

而中亚至中国中原王朝丝绸之路的真正畅通,是以西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作为标志的。西汉王朝时期匈奴屡犯边境,公元前138年,张骞身负使命,被派往西域,目的是联合西域的月氏共同抗击匈奴。这次出使西域历时13年,虽然最终没能说服月氏共抗匈奴,却第一次带回了西域的可靠消息。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再派张骞出使西域,这次张骞本人到达了西域的乌孙,而他又派出许多使者到达了当时西域的康居、大宛、大月氏等国。从此,西域与中原开始建立密切联系。西汉得以在西域设置了西域都护府,使得西域历史成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中亚草原成了连接中国与西方文明的桥梁。至此,横跨欧亚大陆的通道已经全线贯通。

陆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商贸之路,但并不是一条笔直的路线,在广袤的大陆上,丝绸之路是一个交通网络,有几条不同的路线,但终点却都是欧洲。同时丝绸之路往来的货物也并非只有丝绸,还有西方的宝石、印度的香料、西域的皮毛,但是最终被命名为“丝绸之路”,可见中国元素在这条商路上的分量。

陆上丝绸之路在隋唐时十分繁盛,但唐朝安史之乱后,由于受中原及西域民族国家政治变动及陆地沙漠化的影响,陆上丝绸之路受到影响而变得式微。在另一方向,由于航海技术的发展,东西方对探索新大陆的热情不断增強,海上商贸通道打通,逐渐代替了陆上通道。海上丝绸之路起源于秦汉,由沿海出发通向三个方向,东亚到朝鲜半岛及日本等,南面到东南亚并经东南亚、南亚到非洲及地中海沿岸等地。而到地理大发现及明代郑和七下西洋以后,海上丝绸之路越来越成为东西方交流的重要通道。

丝绸之路是几大文明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人类的文明之路,提供了文明交流、交通、交汇的网络。通过商贸往来,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传到西方,西方也有许多物品传到中国。更重要的是,丝绸之路成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纽带。

“一带一路”:打开筑梦新空间

历史前进到了21世纪,古老丝绸之路的精神内涵又被重新挖掘——2 000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建,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成果,共同发展”。

“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第一,加强政策沟通。各国就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交流,协商制定区域合作规划和措施。第二,加强道路联通。打通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运输大通道,逐步形成连接东亚、西亚、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第三,加强贸易畅通。各方应该就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问题进行探讨并做出适当安排。第四,加强货币流通。推动实现本币兑换和结算,增强抵御金融风险能力,提高本地区经济国际竞争力。第五,加强民心相通。加强人民友好往来,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时正式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同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印度尼西亚期间在印尼国会演讲时,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

2013年10月24~25日,在中国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主席正式将“建设好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并在一起。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明确了“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重要精神。

可以说,“一带一路”是面向21世纪、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和国家领导人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提出的建设构想,是在经济全球化、欧亚大陆地缘政治的新态势及国家发展的现实需要下提出了这一宏大构想。“一带一路”秉持合作发展的理念,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屹立于世界的领导地位具有深远的意义。“一带一路”建设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endprint

为了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深化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的交流合作,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利用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环渤海等经济区开放程度高、经济实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优势,加快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充分发挥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福建平潭等开放合作区作用,深化与港澳台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

“一带一路”的内涵主要是“五通三同”。“五通”就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三同”就是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教育不仅是促进民心相通的有效手段,也为其他“四通”提供人才支撑。“五通三同”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核心是合作共赢。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的,“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而要实现合唱中的和谐,关键要增进各国各阶层民众的认知与认同,为建立多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奠定民意基础。

“一带一路”下教育发展新思路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人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建设构思的理论问题,还是推进实施的实践问题,关键都在人才。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周谷平教授认为,要想实现与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要重视道路交通等基礎设施的“硬联通”,更要强调规则制度的“软联通”,尤其是文化教育的“人联通”。

“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而人才是靠教育培养的。对于“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才,有专家强调了六个方面的人才支撑。一是创新创业型人才。二是国际组织人才。“一带一路”为我国深化开展与国际组织合作提供了历史机遇,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有助于我国更适应和改善国际规则,取得双赢。三是海外华侨人才。海外华侨是连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天然桥梁和纽带,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智力资源。四是非通用语言人才。“一带一路”覆盖的中亚、南亚、西亚等地区涉及的官方语言有40多种,而我国内地高校教授的仅有20种,需要加大力度培养。五是重要领域的专业人才。主要涉及项目工程、技术、经济、管理、贸易、金融、法律等领域。六是海外高端人才。“一带一路”所经国家众多,地理、民族、历史、文化、宗教、政治差异大,培养既熟悉理解中国文化,又熟悉本国及本区域综合情况的高端人才迫在眉睫。

“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给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一些地区和学校纷纷行动起来,自觉对接这一建设。

“一带一路”经过的地区有中亚、中东、北非、东南亚和东非等阿拉伯国家,涉及近40 个伊斯兰国家,人口约10亿,而他们中的大多数官方语言就是阿拉伯语。这在宁夏同心阿拉伯语学校看来,“一带一路”建设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黄金机会。

地处武汉的中国地质大学成立了丝绸之路学院,开展沿线国家的地质资源研究和人才培养。校长王焰新表示,丝绸之路学院将依托现有学科、人才、科研和国际化优势,为“一带一路”建设和沿线国家产业发展提供高水平的人才支撑、科技服务和决策咨询。丝绸之路学院执行院长马昌前介绍,学院将担负5项职能,即国际学生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协同创新、丝绸之路国际资源环境论坛、推进丝绸之路大学联盟运转等。一些高校行动起来,如地处古丝绸之路起点的西安交通大学发起成立了新丝路大学联盟,招收联盟学校的优质生源,吸引了135所丝路沿线国家的大学加入。而地处丝绸之路重要地段的兰州大学等“一带一路”沿线的8个国家和地区47所中外高校也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

为了统筹规划各地的教育行动,教育部于2016年8月印发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整体设计与规划教育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行动,以基础性、引领性和支撑性三方面提出建议措施。基础性方面提出了教育行动的五通,即加强教育政策沟通、助力教育合作渠道畅通、促进沿线国家语言互通、推进沿线国家民心相通、推动学历学位认证标准连通;四个支撑性举措,即实施“丝绸之路”留学推进计划、“丝绸之路”合作办学推进计划、“丝绸之路”师资培训推进计划、“丝绸之路”人才联合培养推进计划;四个引领性举措,即加强“丝绸之路”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充分发挥国际合作平台作用,实施“丝绸之路”教育援助计划,开展“丝路金驼金帆”表彰工作。除此之外,作为政府主导的体现,教育部还与福建、广西、海南、贵州、云南、新疆六省(区)签署了“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合作备忘录。正如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所言,“一带一路”是中国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的顶层设计,是中国教育逐步走向世界教育中心的路线图,是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推进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抓手。endprint

猜你喜欢
西域一带一带一路
张骞探西域
“一带一路”:大美友邦
草原之晨?西域胡杨之魂?阿尔卑斯之晨
重庆在“一带一路”中的地理位置
重庆与“一带一路”的缘分
祖逖闻鸡起舞
THE STONELIONS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