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亮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妇幼保健院儿科,江西赣州341000)
小儿厌食症应用醒脾养儿颗粒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程亮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妇幼保健院儿科,江西赣州341000)
目的对应用醒脾养儿颗粒对患有厌食症的患儿实施药物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患有厌食症的患儿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采用妈咪爱对对照组患儿的病情实施药物干预;采用妈咪爱与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对治疗组患儿的病情实施药物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厌食症的药物控制总有效率、饮食状态恢复正常时间和药物干预总时间、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治疗前后Hb和TP水平的增加幅度。结果治疗组患儿厌食症的药物控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状态恢复正常时间和药物干预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Hb和TP水平的增加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醒脾养儿颗粒对患有厌食症的患儿实施药物干预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醒脾养儿颗粒;厌食症;小儿;治疗;效果
厌食属于儿童时期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功能紊乱性疾病,具体指的是小儿在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食欲明显减退甚至完全消失,食量明显减少,1~6岁的儿童属于该疾病的高发人群,病情的存在会导致患儿出现营养不良、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等不良现象[1]。饮食习惯不良、疾病、药物、神经性厌食属于导致该疾病出现的主要原因,长期厌食如果得不到有效改善,会对生长、智力发育、营养状况造成影响,出现发育迟缓、佝偻病、贫血等,对免疫功能造成影响,患其他疾病的可能性明显加大,故厌食症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家长及医务人员的重视[2-3]。本次对应用醒脾养儿颗粒对患有厌食症的患儿实施药物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1.1 临床资料在2014年8月~2016年8月选择本院收治的患有厌食症的患儿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中男性患儿25例,女性患儿18例;患儿年龄1~8岁,平均年龄(3.2±0.6)岁;患儿厌食发病时间1~14 d,平均发病时间(5.3±0.9)d;治疗组中男性患儿23例,女性患儿20例;患儿年龄1~6岁,平均年龄(3.0±0.3)岁;患儿厌食发病时间1~16 d,平均发病时间(5.1±0.5)d。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上述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饭前30 min口服妈咪爱,每次1袋,每天2次,计划治疗1个月;治疗组:饭前30 min口服妈咪爱,每次1袋,每天2次,服用醒脾养儿颗粒,每次1袋,每天2次,计划治疗1个月[4]。
1.3 观察指标选择两组厌食症的药物控制总有效率、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饮食状态恢复正常时间和药物干预总时间、治疗前后Hb和TP水平的增加幅度等内容作为观察指标。
1.4 疗效评价标准治愈:患儿在经过药物治疗后食欲状态已经完全恢复正常,食量也达到原有水平的60%以上,体重水平有明显的增加,原有的症状表现也完全消失;有效:患儿在经过药物治疗后食欲有明显的好转,食量水平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30%以上,原有的症状表现已经明显减轻;无效:患儿在经过药物治疗后食欲与食量的恢复程度没有达到正常水平的30%、病情没有任何改善,甚至进一步加重[5]。
1.5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分析均经SPSS 18.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厌食症的药物控制总有效率对照组患儿采用妈咪爱治疗后厌食症的药物控制总有效率达到72.1%;治疗组患儿采用妈咪爱与醒脾养儿颗粒联合治疗后厌食症的药物控制总有效率达到9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厌食症的药物控制总有效率比较(n)
2.2 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对照组患儿采用妈咪爱治疗期间有8例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出现,治疗组患儿采用妈咪爱与醒脾养儿颗粒联合治疗有1例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出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饮食状态恢复正常时间和药物干预总时间对照组患儿采用妈咪爱治疗后(22.83±4.61)d饮食状态恢复正常,该组小儿厌食症疾病药物干预总时间达到(26.79±3.56)d;治疗组患儿采用妈咪爱与醒脾养儿颗粒联合治疗后(18.70±3.25)d饮食状态恢复正常,该组小儿厌食症疾病药物干预总时间达到(21.17±3.64)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治疗前后Hb和TP水平的增加幅度治疗组患儿在厌食症药物治疗前后Hb和TP水平的增加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Hb和TP水平的增加幅度比较(x±s,g/L)
临床工作中所遇到的大多数患有厌食症的患儿都是由于非疾病因素而导致发病,主要是由于患儿的不良饮食习惯、无节制饮食、心理因素等多方面原因所造成。小儿厌食症的存在会导致患儿出现营养不良,对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和健康都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当患儿有程度严重的营养不良现象出现的时候,还会对智力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一定要及早对其病情进行诊断和治疗,使进食习惯长时间保持良好,只有这样才能对厌食症的病情进行及时的治疗,对患儿的生存质量进行保护[6-7]。妈咪爱含有两种活菌—枯草杆菌和肠球菌,可直接补充正常生理菌丛,抑制致病菌,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抑制肠源性毒素的产生和吸收,达到调整肠道内菌群失调的目的。本品还有婴幼儿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及矿物质钙,可补充因消化不良或腹泻所致的缺乏。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对照组患儿仅应用常规西药妈咪爱进行治疗,虽然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可程度不明显,而且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多,而治疗组患儿则是在对照组的用药方案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应用中成药制剂醒脾养儿颗粒进行治疗,该药物的方剂组成主要包括毛大丁草、山桅茶、蜘蛛香、一点红等,其中毛大丁草在中医临床上主要被用于对脾胃虚弱和止吐、止泻治疗,而一点红可以对患儿的气虚消瘦及烦躁多动现象进行有效的控制,蜘蛛香作用于患儿体内之后可以对肚大肢瘦、下痢痛、腹胀及食疳积等现象进行扭转,山桅茶可以起到一定的镇静安神、养血补虚的治疗效果[8]。
[1]唐林.妈咪爱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婴幼儿厌食症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5):809-810.
[2]张怡,陈培.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金双歧治疗小儿厌食症64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0):37-38.
[3]乔威.自拟健胃消食汤治疗小儿厌食症126例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6,22(17):153-154.
[4]刘向萍,马玉宏,刘娟.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儿童厌食症80例[J].陕西中医,2011,32(10):1331-1332.
[5]马韩铮,王雪峰.醒脾养儿颗粒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22):27-31.
[6]陈兆军,沈洁,王新波.醒脾养儿颗粒联合甘草锌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13,19(12):26-27.
[7]陈兆军,沈洁,王新波.醒脾养儿颗粒联合甘草锌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13,19(12):26-27.
[8]陈欣欣,布月青.醒脾养儿颗粒对厌食症患儿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及神经肽Y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5,23(3):180-183.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4.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