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黄春桥
向春:污染不止,行动不息
文 黄春桥
说“无意”,其实是“必然”,若没有多年的经验积累和对环保的热爱,又怎可能会有如此的敏锐?热爱是最持久的推动力,因为热爱才会执著,只有执著才能敏锐。
重庆两江志愿服务发展中心理事长向春
媒体称他为围猎污染的“狙击手”,同行会用“大拿”来形容他。面对纷至沓来的赞誉,向春,一个“死磕环保11年”的民间环保人士,一个踏实、专注的环保匠人,保持着一如既往的平静。他要做的,是实实在在地推动环境污染治理一步步向前。
“其实各行各业都一样,干什么就对什么问题熟悉,关注某一领域的时间久了,对其了解也就越深,经验越丰富,发现问题就自然而然了。”在谈到关于环保问题的敏锐性时,向春很谦逊。
2004年,向春主动辍学当兵,一个正在校园学习的在校大学生,一个活跃在校环保社团的志愿者,选择当兵,很多人不理解。然而在他自己看来,并不奇怪,“当时就是想去当兵,没想太多”。而这简单的实在话,却展现给人一个敢做敢为的形象。
两年的军旅生涯并没有磨掉向春对环保的热爱,渗透在骨子里的环保热情又开始燃烧,用他的话说,“就是喜欢”。2006年,向春从部队退伍,随后加入了重庆市绿色志愿者联合会,在那里一干就是4年,他坦言,“那几年里遇到了很多人,做了很多事,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很感谢给予我帮助的每一个人”。2010年2月,一个致力于工业污染源防治的非营利组织——重庆两江志愿服务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两江”)成立。至此,一个普通环保志愿者的不普通才刚刚开始。
就在机构成立的那年,他与同事无意中发现了重庆沙坪坝井口镇南溪地底下存在了几十年的农药填埋场。2010年7月2日,向春应邀到位于沙坪坝区井口镇南溪村某大鲵(娃娃鱼)养殖场参观,在参观的过程中,他无意中发现了养殖场外小溪边有一条黑色的塑料管道,管道内有少量水流出,颜色偏黄,类似工业水。凭着职业敏感,他立刻想到了附近的铬盐工厂,怀疑附近有该厂的废渣。随后他们找了水桶取了该管道排出的水,用大鲵养殖场的活虾做生物测试,10分钟后虾死亡。结合水的颜色和生物测试结果及附近有铬盐工厂,初步判断为铬渣污染物渗出的含铬废水。但后来监测结果显示铬并未超标,为了弄清真相,他们连续好几个月在当地走访。然而,因为时隔久远,当地一般人也不知道那里曾经发生过什么。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在一茶馆,一位年长者告诉了他们真相:那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一个农药厂倾倒农药的地方。事情终于有了突破进展,样品再次送检结果显示为六六六超标19倍。后来两江联合重庆市环保局继续调查污染情况,最后令人震惊的是,埋藏的六六六与DDT规模竟然达440吨,“这在世界上也没见过”。事情查明后,在随后的几年里,埋藏的农药最终得到清理,污染的土地也在逐步得到修复。
这440吨农药埋藏的地方距离嘉陵江直线距离1公里,位于嘉陵江重庆段上游,而下游10公里的范围内有数个自来水厂……若这危险的污染源没被清理,后果不堪设想。6年过去了,这件事留给他的印象非常深刻,至今依然能清晰地记得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说“无意”,其实是“必然”,若没有多年的经验积累和对环保的热爱,又怎可能会有如此的敏锐?热爱是最持久的推动力。向春在2016年的总结致辞中写道,“在当下,能选择在环保组织工作,仍不是一种生计行为”。在两江的岗位招聘条件里,第一条就明确要求对环保感兴趣,热爱环境事业,因为有兴趣才能够热爱,热爱才会执著,只有执著才能敏锐。
近年来,影子环评师、腾格里沙漠污染、华北渗坑污染等一系列重点环保问题的先后曝光,迅速引起政府、社会的广泛关注,有力推动了环保事业的进步,这也让两江及向春驰名环保圈。其实,两江成立的时候非常艰难,并肩作战的同事离开了,长期招聘不到合适的人,他自己既当司令又当士兵。但艰难并没有让他止步,这些年来,他怀着对职业的热情,一步步带领着两江走到了今天。
两江通过这几年的发展,集结了环境工程、法律、新闻媒体等方面的人才,迅速成长为极富行动力的污染监督民间组织。2015年6月5日,在第44个世界环境日,两江获得了SEE生态奖,这个奖项是在中国民间环保领域颇受关注的重要奖项。
2016年,两江环境污染调查遍及13个省,直接调查928家高环境污染风险企业,直接举报环境污染企业170家,整改企业数量175家,其中47家受到了停产整顿、行政拘留等严厉处罚。算下来,平均每天调查近3家污染企业,几乎每隔2天就举报一家污染企业,这背后的工作量,外界可能无法体会。此外,两江还为湖北行澈环保、河北绿行太行、安徽芜湖生态中心、西南林业大学法律诊断所提供专业支持,支持污染企业调查超过600家,举报316家,整改128家。
2016年8月26日,成立刚满五年的两江正式获得了环境公益诉讼的资格。两江先后对四起环境污染事件提起了公益诉讼,3件已经立案,其中,新疆哈密大南湖二号露天煤矿未批先建、破坏生态案已经在哈密地区中级人民法院进行了一审庭审。
成绩的获得离不开外界的支持,更离不开一个自身优秀的团队。“我们谈不上管理”,作为两江的理事长,向春在谈到队伍的管理时并不像某些领域的成功者大谈管理经验。在他看来,“是同事们选择了两江,而不是两江选择了同事们。”两江的成员自觉性非常高,大家是怀揣着同一个梦想、同一种情怀来到这个团队的,大家想的都是怎么提高效能,怎么寻找外部资源,怎么把事儿干好。
他常对来应聘的求职者说,“若仅仅来找份工作,我不建议来两江;如果你自己对环保非常有兴趣,希望通过自己的经验来改善环境现状,你可以来看看两江团队,若是觉得这些人和你的愿景一致,你就来。”
对于2016年,向春认为,是“很轻松的一年”,这是他的感觉。在他在看来,这都是同事们做事用心,做事越来越专业的结果。大家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在实践中自觉地去努力超越过去。他用五个词概括团队一年的努力——创新、提效、改变、跨界、合作。
其实,“谈不上管理”,并不是没有管理,而是没有低水平、低层次的管理,这是一种管理的高境界,依赖于成员目标、价值追求一致,而两江,明显做到了。
“如果公众都能知晓身边的环境状况,主动参与身边的环境监督,保护自己保护好家,我们的大环境也就得到了保护。”2017年6月5日,向春在阿拉善第七届SEE生态奖典礼上说道。
在他看来,公众参与需要有质和量的提升,而提升的前提是信息公开。两江本身的环保行动也属于公众参与。近年来,两江在推进政府、企业相关的信息公开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这些工作中,他们的团队碰到了各种各样的硬钉子、软钉子。让向春感到欣慰和振奋的是,环保的整体现状正在慢慢改变。在他眼里,环保不是一代人一下子就能够解决的,需要几代人为之奋斗。
作为社会组织参与环保,两江的参与有着自身的特点。在平常工作中,两江注重处理好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与在地政府保持着密切联系,毕竟政府是推动环境保护的重要责任主体。但就企业而言,大多数时候两江一般不与其直接来往。在向春看来,不和企业有来往只能说明两种情况,一是企业的环保工作做得相当出色,压根儿就没有污染;二是企业有污染,但做得太隐蔽,两江没有发现其污染的证据。因此,更多的情况是,两江与企业打交道不是“一团和气”的来往,而是就污染问题提出严肃的信息公开申请要求、进行举报或公益诉讼等。但这并不是完全不和企业沟通,两江也与一些企业正常交流互动。
这是两江自身的业务特点决定的。两江一直致力于推动工业污染源防治,以基础调查、诉讼调查、专题调查的方式,对从源头到末端的环境污染进行全方位分析,运用行政、司法、传媒、市场等手段推动污染治理和减排,减少超排、偷排等环境违法行为。
“明天说不准,或许明天两江就不存在了。”关于未来,向春很幽默,但他强调,“努力做好当前的事情”。
污染不止,行动不息,如何奋战好2017,向春与他的团队也有着自己的规划:在综合调查方面,将重点对国内重点污染区域、流域和产业展开调查行动,带动当地环保组织参与,提升区域环保组织开展污染监督的专业能力,从行政推动层面提升高环境污染企业的违法成本;在公益诉讼方面,将在更多的区域进行公益诉讼调查取证和诉讼,也将对更多类型的生态损害案例提起公益诉讼,从司法层面提高环境污染企业的违法成本;在专业调查方面,对重点区域、流域的污染进行深度调查,通过报道或政策建议等方式推动环境标准和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