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风飞扬
图/眉上寒山
凉凉的寂寥枯了几行诗稿
文/风飞扬
图/眉上寒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刚萌芽的花草都是相似的,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想象努力成长。多像豆蔻年华的小女子,只在年月里微笑着,还不知道自己盛开的样子。
董小宛也曾如此。她进青楼之前的故事在文墨之外,据说她是苏州“董家绣庄”的小姐,名白,号青莲。彼时,家里生意兴隆,她是温室里的花,轩窗外总是风和日丽的好辰光。后来董家遭遇变故,父亡母病,生意倒闭,债台高筑。
清宁如水的日子忽然变得破败不堪,养在深闺的董白拉下了绣帘,把一朵芍药斜斜地插在鬓间,来到秦淮河畔改名为董小宛。十里秦淮从来不缺绝色,小宛并没有因为沦落烟花巷而染了浑浊的脂粉气,她与众不同的性情,让她有了独具一格的艳名。
冒辟疆第一次听到董小宛的名字时,并未觉得特别。可冒辟疆还是去访了董小宛,许是缘分注定,许是正好得闲。
冒辟疆出身于官宦世家,少年英才,风流倜傥。他有书生意气,胸怀报国之志,期以直面狂澜,在世事沉浮中留一点英名。
彼时他正在求取功名的路上,那个夏天的科举刚刚结束,秦淮河又逢繁华相拥,冒辟疆慕名而访,小宛门下却是人去楼空。
小宛生性喜静,在丝竹喧嚣之地待久了,观身边人如对镜中自己,莺莺燕燕每日描眉勾唇,一样的笑容背后是千万般的忐忑,人散后几多薄凉只有自己最清楚。摆脱不掉这份生计,至少还可以离世俗远一些,恨不得躲到深林远壑做一朵幽兰,若有人寻觅而来,必是命运的牵绊。
贡院放榜之日,冒辟疆落第,来不及整理郁结的情绪,便直奔董小宛隐居的姑苏半塘,却屡访不得。马上要离开苏州返乡了,冒辟疆再次探访,小宛的母亲见他又来,十分高兴,想他定是个长情公子,暗道小宛有福气。尽管小宛尚浓睡不消残酒,还是被母亲扶出来见客。
廊下花叶扶疏,小宛浅笑着缓缓而来,面颊上有未褪的潮红,媚眼如丝,波光流转,慵懒散漫间带出骨子里的清高。
这模样惊艳了阅人无数的冒辟疆。他着实喜爱,但怜惜小宛困倦,遂匆匆辞别。那年小宛十六岁,冒辟疆疼她之心,自始至终,也只有这蜻蜓点水的一次。
这一别就是三年。小宛再登场时已是另一番境遇。彼时,有京中权贵到江南抢夺佳丽,让她惊吓不已,又逢母亲新逝,悲虑无着落,遂忧思成疾。冒辟疆恰好经过小宛门前,病里的她别有一番风情,其状堪怜。她见了冒辟疆却像得了神力,原本寝食俱废、惊魂不安,忽然就心定神怡。
此后,小宛像得了失忆症刚醒来,第一眼看到的这个人就是全部,其他都不要了。只要有一个人可以依托,让她安心扎下根来,生生死死,再无所惧。可冒辟疆还是要离开,小宛苦留不住,就一路相送,从苏州到镇江,送了整整二十七天,送到再无可送,小宛立誓:委此身如江水东下,断不复返吴门!面对小宛的心坚意定,冒辟疆许诺,将来带她同赴金陵赶考。
可是日子到了,冒辟疆并没有如约去接小宛,而是一路直奔金陵。
小宛似乎也知道冒辟疆的习性,并未一味傻等,她带着婢女买舟直上秦淮,谁料竟路遇强盗,她们躲在芦苇丛中一连三天没吃没喝,身家性命都拼上了,才与冒辟疆重逢。原以为这场追逐到此为止,以后只有生死与共,谁知这只是个开端。
冒辟疆因家中有变再次丢下这个历尽艰险的弱女子,日夜兼程往回赶。小宛又是一路相随,在燕子矶遭遇风暴,险些丧命。两岸苍苍,前路茫茫,小宛如一叶渺小的浮萍,追着内心认定的星火漂流,勇气如潮涨潮生,支撑着孱弱的躯体。
后来总算进了冒家的门,日后冒辟疆写《影梅庵忆语》时,也“恩赐”了她“妾”的名分。
小宛能诗会画,尤擅抚琴,如今要做贤淑妇人,便只能舍闲情,却管弦,洗铅华,时刻警醒自己的身份。她倒是有做贤妻良母的慧根,家里大小事宜,她毫无怨言地承担,曾经孤傲的性子全不见了踪影,只一味地低眉顺目。她勤力女红,日可六幅,剪彩织字,缕金回文,样样不在话下。冒辟疆的母亲和夫人在时,小宛都侍立在旁,她记得全家人的口味喜好,小心谨慎得像时刻绷紧的弦。这苦苦追来的幸福日子,却望之心酸。
冒辟疆也许只是一时性起,纳了一个风尘女子为妾,而小宛却心甘情愿、不顾一切,觉得他是最后那个可以停靠的港湾,甘愿把满腔真诚倾付。此后柴米生活过起来,这日子就成了只能向前走的路。
后来战乱间,冒辟疆携全家避难,独留小宛看宅。告别时,冒辟疆甚至有了诀别之言,而小宛却没有再悲悲切切,也没有紧追慢赶,心甘情愿地守在宅子里对抗孤苦和战乱。
这才是她一心追随冒辟疆的原因,她要“妾”这个名分安心,要“家”这个地方安身。昔日繁华如过眼云烟,余生只愿脱离风尘,得一安稳依托。她不是因为爱上这个男人才跟定了他,而是决心跟定他,才深深地爱下去。这一爱,再不回头。
小宛无非是想做尘世里的朴素女子,淡泊度日。秋有晚菊“剪桃红”,枝枝具云罨风斜之态,小宛爱之,于夜间秉烛而观,置团扇相围,自己坐在其中,人入花影里,殊途同归宿。
暮春红萼凋零,小宛在这绿肥红瘦间落泪了,她手把荷锄葬残花,可惜没有前世灌溉过她的宝哥哥。小宛的性子几时变过呢?她病眼看花愁思深,幽窗独坐抚瑶琴。她一心爱着冒辟疆,却忘了爱自己。
小宛尽力把琐碎的生活过得精致而诗意,很少见她悲叹月缺月圆,离合经历多了,她早已不悔不怨,剩下的都是珍惜,一时一刻都不疏漏。迈进冒家门的小宛,哪里还有开花的愿望?花已凋零,此后只是一株卑微的草。小宛当年如飞蛾扑火般追随冒辟疆,后来更是以“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方式爱着他。
冒辟疆在逃难路上染了痢疟,从残秋到寒冬又到初春,薄被破床,小宛席地而卧,日夜相守,一守就是一百五十天。后来冒辟疆又生过两次重病,一次正当酷暑,小宛煎药送汤,不知昼夜地照顾了他六十日;一次背后生疽,疼痛而不能躺,小宛硬是抱着他,让他靠在自己身上入睡,而自己坐着打盹熬过了整整一百天。
她把自己这株草连根拔起,生生熬成了药,治愈了冒辟疆,自己却弱骨如柴,面色苍黄,已是油尽灯枯,很快就离开了人世,命断于二十八岁。
秦淮河又是一季桃红柳绿,你见到的这朵花不会是去年那朵,可她们同样灼灼其华,还牵挂着旧年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