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CBA作为中国顶级篮球联赛,是中国职业体育的典型代表。文章从体育地理学视角解读CBA俱乐部的地域分异,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对当前中国CBA俱乐部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以此研究CBA俱乐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1 引言
从地理视角审视体育现象是人文地理学一个独特的研究领域,研究体育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体育现象在特定地域上的分布、发展和演变,是体育地理学最重要的研究任务,研究体育俱乐部的空间分布则属于体育地理学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体育地理学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John Rooney因为在1975年提出了体育地理学的分析框架,被John Bale称为是现代体育地理学之父[3]。而在1986年,John Rooney主编的刊物
2 CBA俱乐部空间分布特征
2.1 CBA俱乐部集中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
东部地区作为中国传统的发达地区,自宋代以来都是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核心地带。所有CBA参赛的21家俱乐部,有16支分布在东部省份,占总数的76.2%。只有吉林、四川、新疆和山西、重庆的五家俱乐部布局于中国传统经济分区的中西部地区,有着明显的不均衡性。同时呈现块状的聚集特征,浙江省和广东省都拥有3家CBA俱乐部,两省占总数的28.6%,成为分布最密集的省份,北京市,山东省,江苏省则各拥有两支CBA俱乐部,三省市占总数的28.6%。
2.2 CBA俱乐部分布于经济发达地区
职业体育作为竞技体育和文化产业的结合的产物,受市场经济的深刻影响,职业体育发达的地方往往是经济发达地区,从2015年各省市发布的统计年鉴中的经济数据看,CBA俱乐部的分布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分布有着强烈的一致性。
2.3 CBA俱乐部大都分布于大型城市
CBA俱乐部71.4%分布在大型城市(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只有6支球队没有布局在这类城市中。其中,作为四支布局在内地的城市,都分别布局在了本省综合实力最强的省会城市。大型城市是国家或者区域的中心城市,人口稠密,经济活动发达,职业体育作为经济与体育的结合衍生的产业形态,必然要依托于城市发达的经济与数量庞大的人口。大型城市的居民也有着更高级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以追求"发展性消费"和"享受性消费"为主,加上闲暇时间的相对充裕,大型城市对职业篮球的消费能力更高,CBA俱乐部也能在大型城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3 建议
体育地理学揭示的是人类体育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了解体育地域分布和组合的一般规律。本文在研究中国2010-2016赛季CBA俱乐部的空间分布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点关于CBA俱乐部城市布局的建议,以期为俱乐部的科学布局提供参考。
1.CBA俱乐部是中国最顶级的篮球联赛,代表着中国篮球的最高水平。作为中国职业体育的領跑者,CBA高度的观赏性和竞技性对篮球在中国的推广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2016年CBA俱乐部的空间分布看出西部地区只有四家俱乐部。建议俱乐部可以将中西部城市作为布局的考量对象,以此起到宣传俱乐部和CBA联赛的目的,促进体育产业的的增长和篮球事业的普及。
2 .CBA联赛是高度职业化的体育竞技联赛,CBA俱乐部也是高度职业化的职业篮球俱乐部,这就意味着俱乐部和联赛要利用自身的管理以保持收支平衡,门票是俱乐部和联赛最重要的收入环节,所以俱乐部主场城市的篮球市场显得尤为重要。从上文的分析中,本文认为大型城市有着广大和发达的篮球市场,可以获得更多的门票收入。同时大型城市具有的方便快捷的交通,能够在CBA联赛频繁的主客场比赛中减少球员的疲乏,影响球员的竞技状态,因此俱乐部也应该优先布局在交通发达的大型城市。
参考文献:
1Bale J.Sports Geography[M].London,Routledge,2003.
2但斌.体育地理学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9,(2):18-22.
3刘东升,邹玉玲,李林林.西方学界的体育空间研究与体育地理学的构建[J].體育科学,2013,33(2):3-10.
4秦国辉,田光成.CBA球队的地区分布和主场城市的研究[J].运动,2011,(25):45.
5田至美.体育与地理学共扼领域[N].中国体育报,1991-05-01.
6田至美.体育文化的地理学解析[J].人文地理 ,2002,17(5):55-59.
7田至美.略论体育文化的空间扩散---兼论我国足球俱乐部的地理分布规律[J].人文地理,2007,22(2):102-106.
8王德智,方源敏.中国足球俱乐部空间分布变化及其影响力分析[J].人文地理,2015,130(6):60-65.
9徐志平,王科飞.对CBA主场城市分布状况及生态环境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9(2):18-20.
10郑勤.地理环境与体育文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28(3):419-123.
作者简介:戴文俊(1992—),男,汉族,湖南省娄底市,硕士研究生,就读于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学院人文地理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旅游管理与区域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