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拜读了《印度美术》,《印度经典佛教造像》等有关经典印度美术品的研究文献之后,发现印度美术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有其独有的美术文化。纵观印度美术发展的整个历史,几乎可以说印度美术从一开始就是围绕的发展而发展的。印度当中的神话传说成为美术发展当中的灵感来源,其含义、隐喻更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在美术当中加以展现。是印度文化、艺术的核心,影响遍布政治、社会、历史,并将这种变化以艺术的形式记录和传承。大量印度美术作品也证实了这样一个规律,即印度美术的发展作为一种驱动力,促进了古代工匠们进行美术创作,并且也将信仰在作品中加以表达,同时这也为印度美术的发展提供了宣传机会。
【关键词】:古印度美术,哲学思维,象征
引言
对于研究某一美术史学科内容中的美术客体,必定要了解这一客体存在的坐标定位,包括美术史时间单位的横坐标刻度,空间单位的纵坐标刻度,以及最重要的种群文化特色单位的次坐标刻度。即研究古代印度宗教美术来说,要先了解古代印度美术存在时期的时间段,发生变迁的地域范围,真实史实以及这一美术文化产生的古印度宗教文明背景。
一、论起源相似
(1)欧洲原始艺术起源中的巫术说
大概是公元前三万年在现在的捷克、奥地利这部分地区考掘出许多较原始特征化的雕刻,估略推测为是欧洲本土的,即欧洲本土化原始艺术,但是对欧洲的艺术来说直接性影响并不明显,更多的是作为现代主义中的元素或者观念呈现出来,因为当时并不存在“原始”这一概念,现代主义以后才将它明确提出来作为一种原始风格,因而不具有很强的传承性。
十九世纪的时候发现了大量的洞窟里边有很多壁画,都是牛、马,包括一部分狩猎的场面,这些洞当然也是用来做祭祀的,这些画都在非常隐秘的地方,更加证明了于现在艺术的职能有所不同,他并不具有观赏性,在当时的环境下作画非常艰难的,而且当时也没有什么会作画的工具,一般是用彩色的石头就能够画的石头,首先功能猜测是用于祭祀,是巫术。在职能角度来看,巫术功能对象主要是野兽,除了祭拜之外,人们期望能够战胜野兽获得更多的收获。另外有一种说法是用来记数的,将打获数量记录下来,起到一种文字的功能。
这种巫术的功能,同我们正在讨论的印度宗教美术的象征意味是有相通的地方的,因而从源头上来讲,原始美术在一开始就是一种生存信仰的外在流露,这一点在东西方美术中均有体现,至于在今天演变成各自成体系的气象,这其中包含了政治社会,人文风俗等诸多的学科,在此次探究中我們主要围绕哲学和艺术学的要素加以解释。
二、在东西方思维体质下论宗教“被哲学”的影响
(1)寄托式宗教体系注定不能长久引导西方人民思潮
关于寄托式宗教,基督教的转变性特质是它在世代更替的潮流中仍旧能够胜任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这样的地位的重要因素。
在西方教会统治下的中世纪文化以“黑暗”作为当今人们的印象符号,迷信虚幻成为了这一时代的主要特征,将这一时代置于美术史长河中,简化时间地域差异,中世纪美术与古代印度宗教美术在许多方面有着相通之处。不同的是,中世纪美术在历史的浪潮中涤荡如今已经离西方画坛渐行渐远,这各种缘由,也昭示着思维艺术在东方西方的地域种族差异,就但丁作为新世纪的转折性诗人之作中《神曲》描述的“…带领他穿过地狱、炼狱,然后把他交给当年阿利盖利·但丁单相思暗恋的情人贝阿特丽切的灵魂,带他游历天堂,一直到见到上帝。”这种理想型的以救世主形象出现的神灵形象已经转移到“梦中情人”这一个自视化的视角。至此,西方基督教旧传统神学受到了一系列的批判,救世主的形象从人本身创造的精神救赎转化为人类自身寻求解决这一实质性转变,寄托式神学转换为追求式理性。这种人文特质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化下对今世的思维认知仍旧具有不可脱离的影响。比如在不久前的英国牛津大学的一位副校长兼牧师根据旧约记载来推测出上帝创造地球和造人的准确时间。且排除这一行为学术层面的准确性,单就这种以理性思维解读宗教经典的探寻性思维便是带有西方学术特质的。
(2)印度教出神忘我宗教体系中的哲学意味分析
据吠陀经典残存的古老的陶醉忘我之道,仪式主义乃是出神忘我的集中体现,印度宗教出神性思维,是将人本身通过一种途径或者说特定仪式目的是追求渴望能够无限接近神,接近无我自然状态。从而获得安定,获得现世的智慧。这一点同西方寄托式宗教不同,同时也是很重要的一点,通过人的作为理解苦难,获得“神祗”的认知行为本身带有理性。举例来说,提到印度传统悠久的瑜伽我们都不陌生,然而瑜伽在古印度时期是被赋予宗教职能的。和所有出神忘我的方法论一样,瑜伽,或者说这种救赎行为奉行了某种神祗“唯有当被造物沉默之时,神才会在灵魂里发出话语。”这其实是对自身感知的起步中的一个合理解释,正如上文中提到的宗教美术的定义:宗教美术在广义上来说是一个宗教行为,在内容上来说是一项具有仪式性志的宗教活动,是在宗教体验过程中进行或完成的艺术活动。宗教美术作品是以是否满足构建合理结构为目的的媒介。而这種宗教救赎行为其中包含着印度巫师们希望在哲学层面进行一个合理的构建的无意识行为,从而更加满足出神无我的体系。就在这种需求被满足的过程中,一个哲学思维性的解释出现了。虽然这种哲学思维性的解释的科学性以及理性观点不足,甚至可以说这种思维解释是片面的。但是至少印证了在婆罗门祭司(所谓称作高贵的教养阶级,或者文人阶层等)阶层中哲学思维的存在的真实性。然而是否存在这种哲学思维理性化之后形成哲学性理论事实呢?答案是肯定的,也存在争议。所谓印度哲学,在提出的层面、环境、阶层、目的等个方面来看,不外乎是一种假设性的救赎,与中国的隐士文化还有不同,印度宗教从源头上更愿意相信轮回转世,相信事物有所止,轮回不可休;此世便是苦难的集成,因而寻找一种脱离此世的,在此种轮回之中解脱出去的技术手段才是印度宗教的无意理性点。以下为印度哲学体系几点中具有独特气象的代表性尘世意义学教义:
1.印度哲学的大部分体系都是以古代的吠陀经典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或者是以它为理论出发点或者理论指导。因此印度宗教哲学对于直觉和理性的宽容性也使其思维认知结构营造了独特气度和成果。
2.印度思想不满足于单纯的解释世界,不满足于为认知而认知,它们都带有一种强烈的实用主义倾向:印度古代宗教哲学观点引导人修正向善并以此作为解脱轮回的必经之道。
3.印度哲学家否定批判观念体现在轻视纯粹的理性认知,更强调“真理存在于理性之外”这一说法,真理是不可言说的,只有通过直觉基础上的否定批判才能把握真理。
4 .印度哲学基于对现实生活的“梵我合一”的解释,对“梵天”这种真理怀有崇拜因而倾向于鄙视尘世生活和超越个人现世。
结论
印度宗教发展几经变化,伴随着各宗教教义的演进和融合,宗教美术也一直保持其宗教性,不断向前推进。宗教作为从物质世界抽离出来而形成的一般道德规范,都深刻影响了信仰者的行为意识,从精神层面出发对其进行约束,也促生了展现宗教教义的宗教形象的衍生和发展,以达到宗教教义与精神的永生,而印度美术的发展就很好地佐证了这一观点。
作者简介:张艾嘉(1996.04—),女,学历:本科,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方向: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