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本科学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国内研究综述

2017-09-10 13:11孙彩霞冉钧菊
西江文艺 2017年15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设置专业

孙彩霞 冉钧菊

只有合理设置课程,建构科学的课程体系,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近年来有关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改革的研究较为活跃。也就使得关于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在研究对象上,既有对广义学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研究,也有对音乐课、美术课、实践课等某一类课程设置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有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理论思辨研究,也有相关的实证研究。罗正华、饶从满等研究者在90年代以后开始关注美、德等先进国家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及演进,开启了教师教育研究的大门。此后,关于教师教育及其课程的研究越来越多,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所发展,相关论著不断问世。

王海英认为在教育与社会需要之间一直存在着“顺应”与“引领”之争,当前部分高职类学前教育专业在设计课程时,惟“市场”和“幼儿园需要”是瞻,更多指向一种“生存性顺应”,这种顺应可能会导致教育本质的遗失。使得其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应“引领”与“超越”这一自觉追求的理念相悖。这就使得金建生、魏小寅对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冷思考,认为课程设置应该抛弃只重市场需求、不引导市场发展的价值判断。也有些研究者通过其他方式进行研究——实践调研,其研究高校學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如王利明以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为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仅11. 8%的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比较满意”, 62.7%都表示为“一般满意”的态度,建议学校建设开放、动态的专业课程体系,加强课程管理。再如李可娟和崔志莉分别对陕西省和山西省高校的学前教育本科课程进行了调查研究,結果表明:存在课程结构不合理,重必修轻选修, 人文、自然、科学方面的科目开设较少,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养成;专业课分类标准不一致,专业理论课所占比例较大,技能技巧课和实践课所占比例较小等一系列问题。

有研究者以《专业标准》为依据研究学前教育课程设置情况,如叶平枝、余燕宁对珠三角地区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及实施效果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培养目标了解有限,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数量过多,超过4%的学生认为各类课程的学分安排不合理。所以高闻青学者建议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应以《专业标准》为依据,要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实践取向为指导、以终身学习为目标的原则,科学设置课程。同时蒋荣辉认为传统教师教育课程已经不能适应《专业标准》的要求,当前应依据《专业标准》设置模块化的教师教育课程结构。黄烈等人通过分析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结构来建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主张高校学前教师教育课程在继续重视未来幼儿园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同时,要强调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素质的养成。并且建议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调整课程结构,如适当减少专业基础课程比重,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一些专业性极强的理论课改为选修或职后学习,对于职前教育而言,这些课程只在一部分研究型高校中开设。总的来说,研究的成果也日趋系统和完善,但我们仍需看到现有的研究要么偏重于从供方即高校的角度描述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要么偏重于从需方即学生或幼儿园等用人单位的角度来反思当前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且相关研究以静态描述为主,而对影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深刻剖析及相关因素的剖析较为缺乏。

进入21世纪,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境外先进的学前教师教育培养计划和课程方案,并将其与我国的高校学前教师教育课程计划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望为提高我国学前教师教育水平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何敏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学前教师教育课程方案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发达国家比较注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通识教育及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薄利南将中美两国部分高校的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方案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两国普通教育课程数量相当,但内容差异较大,与中国相比较而言,美国本料学前教育专业的普通课程内容更为广泛,且学生选择自由度大;专业课程的类型基本相同,但美国更注重学科领域课程,我国则更为重视教育基本理论课程和艺术技能课程。彭海蕾、刘董进行了中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比较研究,研究表明,与美国相比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存在着“全才”目标取向,评价标准重结果轻过程等问题。建议借鉴美国经验,建构兼顾“社会实用”与“个人发展”的课程目标,完善相关配套标准建设,从制度层面保障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有效性。吴振东等人选取台湾地区和福建省五所高校为样本,研究发现台湾地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结构较为合理,建议福建省高校应将“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于课程设计,使课程设计更具专业性、开放性和前瞻性。综上所述,目前的学前教师教育课程比较研究集中于国内与国外的比较,但国内外社会与文化背景差异较大,如不能有效运用便容易成为空谈。

我国研究者能对国外先进的学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及其改革经验保持密切的关注状态,并重视及时借鉴与吸收其先进经验。但现有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研究内容上,介绍国外已有的课程设置模式或经验居多,深入剖析国外学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及其经验本土化的成果相对较少,而只有通过对后者的深入研究,才能为国外先进学前教师教育课程理念在我国的本土化提供切实的支持。

我国关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体说来,实践研究多于理论探讨,研究成果相对还缺乏理论深度。有些研究太过空泛或琐碎,仅仅是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简单描化,仅仅停留于专业目标、课程设置现状的静态描写和比较,并没有能够很好地结合我国学前教师教育发展的特点进行探讨与实践,明晰学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重要性、影响课程设置的因素为何,进而提出改革学前教师教育课程的建议和措施。

参考文献:

[1]顾荣芳,张世义.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过程研究——问题关注视角[J].幼儿教育,2013(Z2).

[2]顾荣芳.论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本质[J].幼儿教育,2005(5).

[3]郭良菁."系统"思路解决学前教育质量的保障与提升问题[J].学前教育研究,2013(9).

[4]刘络.对我国学前教育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一一兼谈我国学前教育未来发展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9(8).

[5]刘晶波.我国学前教育研究状况分析与评价(1996-2006)"课题的设计与实施[J].学前教育研究2007(9).

[6]刘建银,于兴国.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改革的新进展与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0(2).

[7]庞丽娟.《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研制背景、指导思想与基本特点[J].学前教育研究,2012 (7)

[8]邱学青.中国化幼稚园课程的发展历程[J].西南师范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

[9]王海英.“顺应”与“引领”——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要之间关系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7 (7-8).

[10]虞永平.《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专业化理论基础[J].学前教育研究,2012(7).

[11]薄利南.中美学前教师教育裸程比较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09.

基金项目:此文为贵州省2017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高等本科学前教育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以贵州师范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为例”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设置专业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立德树人”理念下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变电站五防系统临时接地桩的设置
ControlUWP 让Windows 10的设置更方便
浮窗手势让手机操控更轻松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