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教学中如何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2017-09-10 12:41王烨
西江文艺 2017年15期
关键词:理念新课程物理

王烨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要求,这就是说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教育艺术的探索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学校制度建设的参与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者,而且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成功,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教师。照此要求,作为物理教师的我们应更新理念,物理教学要与时俱进。适应新课程,理解新课程,不断探索求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搞好物理教学。下面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一、应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使自己彻底从旧的教学理念中解放出来

物理教学作为理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全体发展。而传统的教学由于过分强调学科本位,过于强调学科知识的严密性、独立性,使教学内容“偏、繁、旧”,结果是严重挫败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使大多数学生对理科特别是物理“望而生畏”,于是物理便成了少数尖子生的“专利”,学物理对大多数人来说成了一种负担,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所以,教师应当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还物理以本色,让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物理,学物理。学生惧怕物理大多都是因为过去物理太偏、太难、太繁,认为物理就是要钻牛角尖。为了改变学生认识的误区,在实践中教师可使物理学教学形式多样化,着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所谓多样化也即从多角度、多方面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萌发对物理的兴趣,同时,在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的时候不要过分强调知识的严密性与结论的唯一性。习题的形式要形象、生动、结合实际,以免再将学生引入误区。采用多种形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从多方面掌握知识,可使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其它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培养,达到学生全面发展,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目的。

二、教学要密切联系实际

从日常生活中收集素材,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保持学生对自然现象和规律的兴趣,真正体现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物理即万物之理,学物理就是要探索万物之理,然后再用这些抽象出来的理论、真理去指导、服务于生产、生活。过去的教育片面强调理论,也就是只注重从万物中抽象理论而忽视了理论在实践的应用,其直接的结果便是学生死啃书、死记书、硬背公式定理,被束缚在纯理论的圈套里,从没有也不敢在实际生活中大胆加以应用,也不会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这就使学生错误地认为学物理毫无用处,不仅难度大更缺乏意义。物理来源于现实生活,脱离现实生活而谈物理如“纸上谈兵”毫无意义。物理研究的对象是非常广泛的,身边的任何一件东西都可作为研究对象,一把剪刀、一个热水瓶、一盏灯等等。同时,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也在应用着物理规律。教学中教师如能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感到物理是如此亲近,如此有用。任何我们所要学的知识都是因为它有用,物理更是这样。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也就是要“从物理走向生活”。

三、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采用探究式教学,并且多种教学方式结合运用

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知识的严密性、系统性,于是许多的知识点都是很生硬灌输给学生,学生只知道“是什么”而不知道“为什么”,实验课也是让学生按老师规定的方法步骤来证明结果而不是学生亲自动手得出结果。这样使得学生处在非常被动的地位,就像机器一样听人使唤。中学生正处身心发育的特殊阶段,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有很大的好奇心,且内心蕴含着科学探索的原动力,渴望体验成功的喜悦。如果能充分利用他们的这种生理和心理特征、挖掘他们的潜能将会大大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自主、自觉地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发现科学概念、规律,体验探索过程的曲折和乐趣。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获得的知识、规律,将会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更深刻持久的印象。例如,在“电阻”这一节的教学中,对于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如果只是将结论直接给学生,学生往往很难记住或者搞不清长度、粗细、材料三者与电阻的比例关系是正比还是反比。如果采用探究式教學,让学生分别在三种情况下(材料、长度相同,粗细不同;材料、粗细相同,长度不同;长度、粗细相同,材料不同)进行探究,通过自己的实验得出结论,将会使他们对三个因素的影响理解得更透彻,比例关系也不会搞错。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还可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就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交换意见,寻求解决的方法,有的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就发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实验中导体的温度都要保持一致呢?难道温度也是一个影响因素?于是学生动手设计方案,动手做实验,终于发现导体温度越高电阻越小,即温度也是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一个因素。

四、教师要改变旧的评价标准,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由于受传统的教育理念、思想的影响制约,使得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都采用唯一的标准,这样往往就犯了“一棍子打死”的错误,严重地挫败了学生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更压制了他们的创新思想。由于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他们在实践中往往会萌发出一些富于创造性的想法,这是最难能可贵的,可是这么可贵的思想却经常被教师以“与标准答案不符”加以否定,学生本想得到老师的表扬、认可,没想到却遭到否定、批评,他心里所受的创伤是不言而喻的。有的学生创新思想的火花从此被熄灭,甚至怀疑自己并失去自信。

社會的发展需要的是富于创造精神的人才,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的教育必须而且只能走改革的道路。按照新的教育理念,教师应该从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评价,应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特别是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而不能只是看学生的答案是否符合标准,或是否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例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有的学生不能够将特点概括出来或者概括得不全面。但是他们在探究过程中却善于发现问题并与其他同学讨论。例如,有些同学结合实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远处的人在镜中的像很小,而走近时像却很大,难道像的大小会随着人与镜的距离的改变而改变吗?接着周围的同学便一起探究这个问题,最终他们还是解决不了,因为这涉及到人的视角问题,学生有疑问并不表明他们做实验做得不好,程度差,相反的这反映了他们是认真地探究,积极地思考的,这种精神、态度更值得肯定,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交流合作的思想、能力得到培养。

猜你喜欢
理念新课程物理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留言板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用心处事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
现代陶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