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湖南花鼓戏是湖湘地区重要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小戏,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特定地理环境、生活方式以及民俗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在总结湖南花鼓戏的历史发展及其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研究了影响湖南花鼓戏产生和发展的主要文化地理因素,由此更加全面和深入地认识了解湖南花鼓戏,以促进湖南花鼓戏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文化地理学;湖南;花鼓戏;文化传统
【Abstract】:Hunan Flower Drum Opera is important with profound culture of Hunan area of local opera,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affected by specific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life style and folk cultural factors.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mmary of Hunan Flower Drum Opera,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Hunan Flower Drum Opera Creation and the main factor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geography, this more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Hunan Flower Drum Opera,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Hunan flower drum opera.
【Key words】:Cultural geography;Hunan;Flower Drum;Cultural tradition
湖南花鼓戲是极富湖南文化底蕴和乡土气息的民间小戏。两百多年来,湖南花鼓戏一直流行于三湘四水的广大区域。很多学者指出,湖南花鼓戏是在湖湘地区民间歌舞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缓慢发展起来的,形成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表演艺术形式,并且已经成为影响广泛、发展成熟的地方戏种。曲牌的演奏和唱腔的伴奏均采用极富地方特色的湖南花鼓大筒,以及大唢呐、小唢呐、竹笛、扬琴、琵琶、锣鼓等民族乐器。音乐演唱曲调活泼轻快,旋律流畅明快,深受劳动人民群众的喜爱。
一、音乐文化发展中的文化地理因素
一般来说,音乐文化与地理环境、地域文化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音乐文化的发展总是受到文化地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厘清地理环境等因素与音乐文化之间的关联。
1、地理环境与地方文化
在人类的知识结构中,地理环境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但是这一概念的内涵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逐步变化的趋势。在传统的观念中,地理环境指的主要是自然环境,包括地质地貌、气候、生物以及土壤等内容。而随着人类认识的逐步深入,地理环境不仅仅包括自然环境,还包括经济地理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内容,而且这些内容之间相互重叠和渗透,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的地理环境系统。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到来,地理环境的文化意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研究人类文化与特定地域及空间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从文化的角度来说,特定的区域文化是在一定的地理条件及文化背景中逐步形成的,并且与其他地方及其文化具有迥异的语言、风俗、观念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文化是人类活动的重要产物,是人类在特定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下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必然结果。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文化是特定地区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真实反映。由于在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所以,一定区域的地方文化必然具有其特定的文化特质,这种文化特质与这一区域的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2、文化生态视角下的地理环境与音乐文化
生态学原本属于生物学范畴,强调的是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关系。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学的概念开始逐步延伸到其他学科,很多学者开始用生态学的相关思想来研究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斯图尔德等人看来,文化生态学研究的是人类的文化及其生活方式如何适应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
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是人类用于表达感情交流思想的重要方式。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存在,不仅具有特定的外在形式,而且具有深刻的内在涵义。从地理的角度来说,音乐文化的划分、风格及其传播方式等与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从某种角度来说,不同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不同的音乐风格,地理环境等因素在音乐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总之,特定的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也是滋生和推动音乐文化发展的基础。地理环境的研究对于促进各种音乐文化之间的交流,加强地域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二、湖南花鼓戏的历史发展及其特征
湖南花鼓戏是对湖南各地方小戏花鼓、灯戏等的总称。由于流行地区不同而有长沙花鼓戏、岳阳花鼓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醴陵花鼓戏等六个流派之分,其都各具不同的艺术风格。据不完全统计,各地花鼓戏的传统剧目约有八百多个,音乐曲调近千余支。湖南花鼓戏脱胎于地方民歌、民谣以及舞蹈技艺等,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与地方特色,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在我国戏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民歌以及傩腔等孕育出湖南花鼓戏
据有关资料,傩戏是湖南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小戏,其前身可追溯至春秋戰国时期《九歌》中的记载:“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是一种具有原始宗教、巫术性质的乐曲,被称为“傩戏”。同时,在湖南很多区域,还活跃着一些民间小戏,除阳花柳或花灯之外,还有所谓的民间花鼓戏,主要是深受普通人民群众喜爱的具有表演性质的小戏。在清代道光年间,湖南花鼓戏得到快速发展。在这一时期,傩戏的剧目日趋丰富,演出更加频繁,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已经明显具备后世花鼓戏的戏曲性质。
2、花鼓戏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借鉴大剧种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早期的湖南小戏主要表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尤其以追求爱情居多,所以,小戏的社会影响力比较弱。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初。在这一时期,湖南很多地方开始流行地方大戏,并且一度呈现出蓬勃兴旺的局面。这些大戏具有丰富的剧目、华丽的服饰以及热闹的场面等,引起了社会的关注。那些花鼓小戏为了拓展生存空间,开始走上依附大戏剧种的道路,积极借鉴学习大剧种的经验。很多小戏艺人开始学习大戲剧目,借鉴大戏的唱腔,甚至还有小戏艺人兼唱大戏。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湖南小戏并没有完全被大戏所同化。他们或者先唱大戏,后表演小戏;或者白天唱大戏,晚上再唱花鼓小戏。这种“半台班”的表演模式,使得两个剧种同台演出,对湖南小戏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花鼓戏的表演更加成熟,促进了花鼓戏的发展。
3、梁山调推动了湖南花鼓戏的发展
据有关资料,在湖南花鼓戏的发展过程中,川东梁山调发挥了积极作用。梁山调在四川梁平等地被称作“端公戏胖筒筒调”,是灯戏艺人在巫术法事之后进行的戏曲演唱。梁平的端公戏主要借助胡琴、无千斤、琴筒长等乐器进行伴奏乐器。在川东梁山调传入湖南等地之后,极大地推动了湖南花鼓戏的发展,使湖南花鼓小戏开始进入有主奏乐器的时代。在今天常德地区,花鼓戏主奏乐器的制与胖筒筒完全相同,而与当地汉戏以京胡作为主奏乐器之间的区别极为明显。同时,由于梁山调的传入,使川调成为湖南花鼓戏戏的主要唱腔曲调。今天邵阳花鼓戏的药川调以及衡阳花鼓戏的哭皮黄腔等明显借用川调的结构形式,同时选择当地傩腔以及民歌的素材,逐渐形成当今不断完善的湖南花鼓戏的声腔形式。
4、与地方剧目的交流促进了湖南花鼓戏的完善
梁山调入湘,推动湖南花鼓戏的发展。随着花鼓戏剧目的日趋丰富,花鼓戏开始表现更加复杂的社会生活。这就亟需与之相适应的表现手段。在这种情况下,花鼓戏开始与地方大戏积极进行深入交流,并且从表演、服饰、剧目以及音乐等方面开始借鉴和移植。一直持续到清末民初,在大戏音乐以及表演程式等的深刻影响下,湖南花鼓戏日趋完善,并最终成为具有鲜明地方特征的剧种,产生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力。
三、影响湖南花鼓戏产生和发展的主要文化地理因素
在人类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的心理及其文化的产生、形成与发展,都要受到所处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因此,应当高度重视从文化地理的视角探求湖南花鼓戏及其审美文化内蕴。湖南花鼓戏作为一种特色鲜明的民间戏曲,深受湖湘地理环境及区域文化的深刻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湖南花鼓戏起源于湖南等地的生产劳动
纵观湖南花鼓戏的产生与发展全过程,生产劳动是湖南花鼓戏产生的根本原因。在湖南地区,人们有在农耕活动中唱歌的习俗,这种生产生活方式对湖南花鼓戏的产生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有研究者指出,地花鼓是湖南花鼓戏的雏形,而地花鼓的歌舞形式及很多表演内容就是来自于当地人的耕作或采茶等劳动歌曲。
插田歌在湖南等地非常流行,主要是与当地的民俗信仰相关。当地人相信,“插田不唱歌,禾少稗子多”。也就是说,插田这项生产劳动与家庭收成密切相关,因此,插田不仅要选择好日子,而且还要唱歌,只有这样,人们认为才会获得好的收成。由于在水稻的生产过程中,在插田之后,由于还要除去水田中的杂草,这就是踩田等劳动。在踩田过程中,人们边踩田边唱歌,这是湖南很多农村地区的重要习俗。除了稻米生产外,湖南还有很多的农事活动,这些习俗及相关的歌舞表演就成为湖南花鼓戏的重要内容。例如,花鼓戏中薅草锣鼓就与湖南旱地农业生产中的薅草活动相关。湖南除洞庭湖一带之外,由于多山地、丘陵,当地人还种植有旱地作物。这些地区因为地理位置偏僻,人烟稀少,个体劳动由于面临野兽等危险,所以人们选择帮工互助,集体劳动的方式进行。在他们的劳动过程中,也逐步养成唱歌的习俗,尤其以薅草锣鼓最为有名。薅草锣鼓歌词生动,声调高亢,极富节奏感。在湖南很多地区,除了与水田与旱土生产活动相关的花鼓戏之外,采茶歌也非常流行。采茶姑娘在茶山上一边采茶,一边唱歌,非常富有生活气息。在湖南临澧等地的,人们依然传唱着这首采茶歌:“三月采茶茶发芽,姐妹提篮到山崖。东边茶多西边少,不管多少采回家。四月采茶正当春,姐在房中绣手巾。两边绣出茶花朵,中间绣出采茶人。五月采茶人更忙,喂了蚕桑又插秧。采得茶来蚕不饱,喂得蚕来秧又黄。”在湖南很多地方,还保存着很多采茶歌。湖南花鼓戏《扯萝卜菜》中有段采茶调就源于民间的采茶歌,充分显示出农业生产生活与湖南花鼓戏之间的紧密关系。
2、婚嫁习俗推动了湖南花鼓戏的发展
在人类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婚姻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被称为礼仪之邦,自古以来重视婚嫁礼仪。在湖南等地,婚嫁具有古老繁复的礼俗,包括哭嫁等习俗。据古代《道州志》记载:“嫁女之家,连夕设花筵以待,母女环坐,命戒而哭,亲邻姊妹间以歌唱,音袅袅可听,彻夜不休。”湖南地区的哭嫁歌形式多样,包括了独唱、合唱、边说边唱、边舞边唱等形式。哭嫁歌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包括哭父母养育、姐妹离别,还包括对自己少女时代的依恋以及对未来生活的迷惘等情感,也有一些哭嫁歌抒发出出嫁姑娘对故土家园及亲人的难分难舍和美好祝愿等情感。哭嫁这些风俗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据民国时期《嘉禾县志》的记载,在待嫁“前夕,女伴相聚守,……。或两两成队,各拱一小瓷盆,对歌而跳,谓之把盏。将旦,唱鸡鸣歌。”
在湖南很多地区,婚礼要唱哭嫁歌,而在丧礼上,却又有伴丧习俗。伴丧又称作唱夜歌,或打丧鼓,是由邻里或亲戚在丧家击鼓唱歌。这种习俗在湖南等地相当普遍,并且历史悠久。据清代《华容县志》记载:“俗相沿,竟有丧家殡夕通宵围唱,张金击鼓,设饮呼唱,谓之孝歌。”同样是在清代嘉庆年间的《宁远县志》也有记载:“宁俗治丧虽不习于繁文,而哀戚殊少,始喪之日,亲宾邻里毕集丧次,主人备酒馔款之,杂以巫觋,击鼓歌唱,名曰闹丧,连夜不止,直至一七,甚或经旬,主人辞止乃止。”其实,这种伴丧的习俗在明代之前已经非常盛行,《明史·陈钢传》就指出,“楚俗民丧好击鼓歌舞。”明代万历时期的《慈利县志》中同样记载:“人有丧,必择吉曰始成服,亲朋咸赍酒馔以娱其哀情。”可见,在湖南等地,亲朋好友会选择歌舞等方式来消解丧家亲人的悲伤情感。婚嫁以及丧礼等歌舞活动,对湖南花鼓戏发展产生出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3、巫术民俗对湖南花鼓戏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古代湘楚地区,巫风盛行。据《汉书》记载:“楚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鱼猎山伐为业。……信巫鬼,重淫祀。”湖南等地巫风之所以非常流行,既与古代人们的认识水平有关,由于湖湘之地的生活发展状况有关。巫术主要产生于人类的蒙昧时期,是早期人类重要也是最普遍的信仰之一,是人類在思想认识以及生产力极为低下时期重要的精神支柱。同时,湖湘地区由于开发较晚,生产力比较落后,生产发展较为缓慢。在这种情况下,当地人信奉超自然的力量,对神灵极为崇拜。
湖南等地人们对于鬼神的信仰以及对自然的崇拜还与当地独特的自然状况密切有关。由于古代湖南等地自然条件恶劣,山林密布,怪兽出没,气候多变,使古代人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感受到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些情感经过长期的积淀与传承,形成具有悠久传统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巫术民俗。而这些巫术等民俗对当地的戏曲歌舞等产生出深刻影响。根据明代嘉靖时期《衡州府志》的记载,早在七百多年前,巫师傩舞等“百戏之舞,击鼓吹笛谰斑而前,或蒙倛焉,极其俚野以为乐。……当是时,舞者如傩之奔狂之呼,不知其亵也。”到了明代中期,巫傩活动甚至被看作是“正俗”。发展到清代中期,作为戏曲形态的傩堂戏已经产生出重要影响。据清代乾隆年间的《永顺县志 》记载:“永俗酬神,必迎辰郡师巫唱演傩戏。……至晚,演傩戏,敲锣击鼓,人各纸面,有女装者,曰孟姜女,男扮者曰范七郎。”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傩戏的演出节目增多,场面更为阔大。同时,傩堂戏已经逐渐摆脱宗教色彩,开始成为具有表演性质的节目,巫师也逐渐由神职人员转变为专业的演职人员。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巫术等民俗活动中的歌舞表演不仅提高了艺人的表演技巧,而且使广大民众从对宗教情感的体验转化为对审美情感的体验,这种转变极大地推动了湖南花鼓戏等世俗艺术的发展。
4、节日民俗表演是对湖南花鼓戏的进一步丰富和拓展
在人类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出特定的节日民俗,而节日歌舞表演进一步丰富了湖南花鼓戏,促进了湖南花鼓戏的发展。根据古代史志记载,湖南等地的节日民俗等活动很多,不但丰富了当地人的精神生活,而且为湖南花鼓戏等歌舞活动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据清代嘉庆时期的《祁阳县志》记载:“上元,城市自初十日至十五日,每夜张灯大门,有鱼、龙、狻猊、采茶诸戏,金鼓爆竹喧闹,午夜不禁。”而《浏阳县志》记载的是元宵节的民俗活动:“剪纸为灯,县之庭户……又以童子妆丑、旦剧唱。金鼓喧闹,自初旬起至是夜止。”在湖南的节日民俗活动中,比较盛行花灯、地花鼓等歌舞演唱,而地花鼓等正是湖南花鼓戏的最早形态之一。节日民俗活动不仅丰富了湖南花鼓戏,而且由于节日便于集结观众,经常性开展规模宏大的民俗歌舞活动营造出良好的文化环境和艺术氛围,易于激发起人们对于艺术的兴趣。据清代乾隆时期《辰州府志》记载,当时湖南等地的节日民俗歌舞的盛况:“……农人有以松针作秧插田中,击鼓群歌,以相贺春。元宵前数日,……十岁以下童子扮演采茶、秧歌诸故事。至十五夜,笙歌鼎沸,盈街达旦,士女聚观,统曰闹元宵。……舞灯之后,又各聚资唱梨园,名曰灯戏。”这些节日民俗活动都与戏曲表演密切相关,成为花鼓戏诞生与发展的重要土壤。有学者指出,花鼓戏中的《林英观花》、《看牛对花》等就来源于花灯戏。可见,节日民俗等艺术表演是对湖南花鼓戏的进一步丰富和拓展。
四、结语
独特的地理及文化环境,对艺术风格的形成、发展以及人们的审美心理等产生了重要影响。湖湘地带的特殊山水、气候等地理环境以及人们独有的情感体验,逐渐塑造出湖南花鼓戏独特的艺术样态,而湖南花鼓戏的文化传统及其艺术内涵又深刻地影响着当地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赵辉.楚辞文化背景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2]郭世偲,莫琳.论邵阳花鼓戏的艺术特征[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9,(1).
[3]梁琼.花鼓戏润腔行腔与民族唱法[J].艺海,2010,(6).
[4]蔡际洲.文化地理学视野中的中国音乐家研究[J].中国音乐学,2005,(2).
[5]王月明.湖南花鼓戏艺术特色探析[J].戏剧文学,2007,(9).
[6]李清.花鼓灯的农耕文化视野[J]. 中国音乐学,2009,(2).
[7]谭真明.论湖湘民俗文化对湖南花鼓戏的影响[J]. 船山学刊,2010,(4).
[8]湯芳.浅析湖南“花鼓戏”的创作特点[J].民族音乐,2010,(5).
[9]陈曦泽.浅论湖南民歌与花鼓戏的关系[J].经济研究导刊,2010,(26).
作者简介:何宁波,男,1976年5月出生,湖南省株洲市人,湖南工业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合唱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