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沂东《二妮的红盖头》

2017-09-10 06:11崔莹
西江文艺 2017年15期

崔莹

【摘要】:王沂东1955年出生于山东蓬莱县,随后来到山东临沂。山东临沂是一个民风浓厚、清秀灵气的好地方,是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王沂东从小受到故乡人文风情的熏陶,所以他的大部分作品的灵感都来自临沂沂蒙山区的质朴纯真的人物与景色。他的作品关注平凡民众的向上情怀,洋溢平凡民众的向善性格,体现平凡民众的向美追求。他的绘画造型写实淳朴,技法生动自然、挥洒灵秀、不拘束呆板,内涵醇厚凝重,发人深省,展现了王沂东尊敬日常生活中平凡的人物、事物,热爱社会国家的不平凡情怀,因此,他的画会被社会广泛接受与关注。

【关键词】:王沂东;向上;向善;向美

在山东省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中,山东美术馆二楼展出了中国当代优秀的作品展,其中王沂东的油画《二妮的红盖头》就在此展出,一经展出,画作前面人头攒动,只增不减,夺人眼球。王沂东在山东沂蒙山区的政治文化与红色沃土的大背景下,以家乡的风土人情为作品的表现题材,不仅展现沂蒙精神,将质朴浓郁的乡土韵味展现的淋漓尽致,同时通过精湛的绘画技法展现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以古朴凝重而又俏丽灵动的艺术魅力扣人心弦,影响了一代人雅俗共赏的审美趣味。

一、关注平凡民众的向上情怀

《二妮的红盖头》是一幅将中国民族文化的审美意蕴与西方古典绘画气韵完美结合的写实作品,具有一种含蓄而动人的内在美。这幅作品展现的内容是一位平凡而端庄的朴素青春女子,紧张而又期待着完成出嫁的那一刻,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同时也隐喻着身逢盛世的幸福。女孩的眼睛看向前方,似乎正对着镜头,而镜头后是画家的观察与观者的揣度。这让画里画外平添了一丝情感的交流。她的眼神是如此丰富,却又难以诠释。微微上翘的嘴角,给面容增添了似笑非笑的表情。手里拿着红盖头,显出了些许紧张和局促。是一点羞涩,一点游疑,一点期待,待嫁女孩面临生活重大改变时共有的那种无措,被刻画得十分微妙感人。他的绘画造型写实淳朴,静态中展现动态;技法生动自然、稳重中挥洒灵秀;内涵醇厚凝重,发人深省;色彩以红色、黑色、白色等为主要色调,几种颜色在画面中对比、渗透,表现出相比较强烈而又不生硬的艺术效果;画面层次自然、丰富、细腻,主次分明。王沂东的作品总是吸人眼球,让观赏者任意的游走于画面的造型多样、技法生动、内涵丰富、色彩灵动、层次分明所构成的艺术性真实之中。

除了《二妮的红盖头》这幅作品,他的画作中有很多美丽的乡村女子,无论是朴实无华的《王玉贞》、情感炽热的《农家母女》,还是披红重彩下的新娘,都给人一种不敢触摸的纯洁感。王沂东的作品大多都是含蓄而动人的内在美,唤起了人们崇高的理想与一种恒久的生命力。王沂东将情感的自然流露与“向上”的情怀作为自己最高的艺术准则,同时,绘画作者的人文精神也决定绘画作品的精神价值。

二、洋溢平凡民众的向善性格

《二妮的红盖头》的题材、形象、表现手法、传达方式是“向善”的,同时它的内容、情感、审美品位、价值取向也是“向善”的。向善性是王沂东作品的特点之一,也是人文精神的重要标志。向善性是王沂东艺术作品的核心,失去了向善性也就失去了艺术作品的生命力与魅力。在王沂东的艺术作品中向善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情感的向善性,王沂东非常熟悉和热爱家乡的农民,他所塑造的农民形象,展现了乡野质朴、纯真的生活一面,更加注重容易被忽视的精神层面的东西,走进人们的内心,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审美意蕴;二是社会的向善性,王沂东艺术作品的内容真实反映了社会的向善性,他从优秀的沂蒙文化中汲取了向善性的优良品质,展现了健康积极的艺术精神风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正是因为《二妮的红盖头》的内容是向善的、真实的,艺术品质是高尚的,所以能够达到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故乡的水土孕育了他浓郁的乡土情怀和内涵深刻的精神气质,淳朴的民风为他的艺术创作实践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资源和情感资源,他也深深地热爱着那片熱土,他把现实物象作为主题,借以追求绘画本体结构的永恒性和美感,从而主要指向对精神和心灵的关注。

三、体现平凡民众的向美追求

王沂东笔下的一个个形象鲜明的平凡女子,在质朴中蕴含着俊丽,在普通中蕴含着尊贵,刻画出了一个个尽善尽美的“向美”的艺术形象。给观赏者一种含蓄而动人的内在美,把欣赏者们带入一个善美的精神家园,就是孔子所谓的“尽美矣,又尽善也”。《二妮的红盖头》前人头攒动说明了作品“向美”的自然流露,是画家审美价值观的具体体现,而且这种由“向善”到“向美”对人类文化精神特征的精炼归纳,也进一步引导了大众的审美趣味和精神品格及道德信念。

从齐鲁文化到中华文化中,孔子是对我们文化与文明影响力最大的人物之一。孔子美学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后来不断被历代学者所补充,其意在探讨审美和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孔子认为艺术在社会生活中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在艺术创作的角度出发,“善”与“美”是辩证统一关系,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王沂东早期对绘画题材的采用是比较有情节性的,而到了后期对绘画题材的选取则多以沂蒙山区的女性形象为描绘对象,通过题材的选取采用从而将自己的情感和绘画审美功能得以抒发,展现给大众。而真实的现实生活与王沂东的绘画作品还是有一定距离的,然而正是通过这种距离,表现出了王沂东对沂蒙山区的热爱,对山川秀丽、民风质朴的家乡选择性的精炼提取与升华。王沂东较多的选取相貌青春靓丽、富有活力的年轻女性作为绘画对形象,有意削弱了日益劳作等因素在女性身上留下的痕迹,通过绘画技巧自然适度的美化了沂蒙山区人们保留下来的淳朴善良的性格特征,强化了这种“接地气”的气质,塑造出一种模糊了时代和文化背景的普遍的女性美。这是一种健康、自然的美。这正是王沂东绘画作品中“向美”的追求:由“向美”的题材、形象、表现手法、传达方式到“向美”的內容、情感、审美品位、价值取向的升华。

四、结语

王沂东用中国民族文化的审美意蕴与西方古典绘画气韵完美结合,既打破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思想意识,也探索了油画语言的新风格,创造出了中国式的意境美。他的绘画造型写实淳朴,技法生动自然,内涵醇厚凝重,成功地把高雅艺术与大众文化结合起来,展现了王沂东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热爱,因此,他的画会被社会广泛接受与关注,并且对指导文艺实践活动,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