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宁娟
【摘 要】通过校本教研活动可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而观课议课是常见的校本教研活动形式,因此,懂得如何观课议课,并将其运用于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课堂可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本文将从理论分析和实践操作两个维度简要阐述如何在思想品德学科课堂中观课议课,从而提高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观课议课;课堂有效性
北京四中何石明副校长认为高效课堂的标准为:一是观察学生在整节课过程中由始至终的变化程度;二是观察课堂中师生双方激发的情况;三是观察授课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程度,通过这一标准的衡量,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和效果,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同时,从这一标准中,我们作为从教者,也意识到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我们教师团队必须从传统的听课评课向观课议课过渡和改变,因为传统的听课,更多强调的是听觉器官的发挥,而且主要是听教师怎么讲,关注的焦点比较狭小,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使课堂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在此情况之下的评课也收效甚微。传统的评课最大的弊端是评课教师对授课教师某一堂课好与坏、对与错的价值判定,授课教师与评课教师之间的地位不对等,授课教师既要作出充分的授课准备,授课结束后,似乎像等待评课教师的审问和宣判一样,可想而知授课教师内心需要承担非常大的压力,对于教师的成长是不利的,通过授课体验教师幸福感更无从谈起。综合上述分析,传统的听课评课标准更适用于优质课比赛等类型的赛课中使用,而在常规的学校之间、学校内的课堂,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则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有意识地向观课议课者的角色转变。下面本人将从理论分析和实践操作两个维度简要阐述如何在思想品德学科课堂中观课议课,从而提高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课堂的有效性。
一、观课
(一)观课的准备
1.心理的准备。不管是新的年轻老师还是有一定教龄甚至是有一定资历的名师都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和理念,特别是思想品德科,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更具有鲜明的时效性,必须与时俱进,拥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心态的心理准备,观课者就自然怀着积极主动的心态观课,也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听课者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收获较好的观课效果。既然是为了学习而来,因此在观课的过程中观课者就不会带备课本备课、批改试卷等与观课无关的事情出现在观课课堂,也不会在观课的过程中开小差,与旁边的观课老师左顾右盼,窃窃私语,自觉做到专注观课。
2.搜集观课课堂信息手段的准备。
(1)录课的准备。为了能让观课教师在观课的过程中尽可能搜集到更多的课堂信息,也不影响他们的观课、记录和思考,组织者应在课前准备好录课的器材或者组织观课教师在录课室进行录制和观课。录课不仅把整堂课的课堂信息记录下来,而且方便观课教师拷贝回去学习和思考,也可作为观课之后议课的分析依据和探讨素材。
(2)观课议课记录工作手册的准备。观课教师不仅要准备好观课议课记录工作手册,而且在观课前就把观课的课题、班级、执教人、时间等基本信息填写清楚。
(3)在观课的过程中重在“观”,而不是在于对整堂课的内容的完全记录。在以往的观课教师身上我们发现,他们在观课过程中很少抬起头来观课,而是一直埋头作课堂信息记录,顾此失彼,这样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收获不到观课课堂内容的精髓。因此 ,观课教师必须明确,完全记录观课课堂内容信息,不是最好的观课效果。
(二)观课的时间和位置。在课堂开始前五分钟,观课教师应按时来到观课教室入座,这是观课教师应遵守的课堂礼仪,和应有的职业素养。观课的位置既不能影响授课教师授课,也不能影响学生听课,更不能没有得到学生允许和课前沟通的情况下,直接坐到学生中间去,随意翻动学生的课本,这样的举动不仅没有礼貌,而且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对观课的老师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因此,观课教师最好坐在观课教室后面,或者经课前与学生沟通交流同意后,可坐在最后两排学生座位旁边,并在课前主动与旁边学生进行简单的介绍,增加自身的亲和力,消除学生的紧张和不适,明确你的观课目的,形成和谐的观课氛围。
(三)观课的角度
传统的听课,顾名思义,听课教师注重听授课教师如何讲,关注度主要集中在教师身上,而在教学中,包括了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一种双边互动、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因此,为了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应从听课者转变成观课者,并在观课的过程中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观课。
1.观察学生在整节课过程中由始至终的变化程度。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学生课堂表现的变化、获得新知的变化、道德情感的变化等方面都应该是观课教师全程观察的重点,简而言之,观课教师观察的重点是学生。
2.观察课堂中师生双方激发的情况。观课教师应认真观察学生的思考和回答是否层层递进、不断深化,学习的主题得到升华并认识到以实际行动予以践行,学生在课堂中的盲点和困惑是否被授课教师敏锐地捕捉到,并给予及时的解决。在观课中,观课教师必须注意师生雙方激发的情况,并不是课堂氛围越热闹、活动越多、师生互动越多就越好的情况,学生思维的活跃才是真正的活跃,不一定是行为的参与,同时观课教师要意识到授课教师要因材施教、灵活地组织课堂,不必要求授课教师固守所谓的课堂“模式”。
3.观察授课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程度。 观课教师要注意观察授课教师是否做到只讲重点、难点、错点和盲点。学生会的不讲,不会的才讲。观察授课教师是否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方法、能力以及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和精神成长。
4.发现有讨论价值的教学故事。有讨论价值的教学故事也就是一堂课中的亮点、独特之处。例如我校邱霖昌老师在教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少年能自强》一课时,设计三关闯关游戏,即第一关寻找自强的动力、第二关战胜最大的敌人、第三关发现最好的自己。邱老师的课堂让学生充满期待,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巧妙地整合整框内容,使本课内容形成有机的统一体,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另一个亮点是从学生认知度出发,选择《疯狂动物城》主角兔子朱迪、TFboys成长经历、《超级女生》明星选秀节目等典型的贴近学生喜欢的事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时俱进的时尚素材支撑知识点。又如我校廖家焕老师在教授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灿烂的中华文化》时,让观课现场的学生作为外国学生约翰的导游,介绍我国的传统文化及习俗,以约翰问,现场学生回答,这样一问一答的方式贯穿全课,不仅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而且设计的每一个问题有连贯性、严谨,有价值,有意义,如约翰说:“汉族”人民真是伟大,只用几千年就创造了如此灿烂的中华文化。由此现场学生马上积极踊跃地予以纠正,中华文化的创造者是各族人民。解决了学生知识的易错点和易漏点,逻辑顺序清晰,内容有层次和升华。endprint
二、议课
(一)议课应是授课教师与议课教师之间建立在平等对话基础之上的校本教研活动。议课教师需要特别注意,指出课堂问题并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地是解决课堂存在的问题,大家就如何解决课堂问题集中展开深入而有意义的沟通、交流和讨论。在以往的议课中,议课教师都能针对课堂从多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地指出授课教师的问题,提出问题后就戛然而止,授课教师简单记录发表观点后就不了了之了,这样处理并没有把课堂问题从根本上集众人之力得以解决,这样本堂课的有效性也很难得到提高,所以授课教师应明白提出的问题是针对课堂而不是个人,授课教师除了需要认真倾听、作笔记之外,要有解决问题的决心和行动;议课教师也要注意提出问题的方式和语气,不是指责,而是以“假如这节课是自己上自己会怎么处理”的心态,给予授课教师最真诚的帮助和指导,并与参与研修人员交流看法,如果参与研修人员一致认为存在这一问题,那么可以就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有哪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罗列出系列的较好的解决方案,最终根据授课教师执教特点定教法、根据该校学生实际情况定学法,选择出能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授课教师课后根据最优方案作出相应的改进,修改成熟后,就本课重新发布观课议课通知,重新教授本课,参与第一次校本教研活动的观课议课教师再次观课议课。观课议课活动一定要具有连续性和反复性,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解决课堂问题,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有效课堂。
(二)议课需要教育教学理论与教学、观课议课实践相辅相成。议课教师首先要具有丰富的教学、观课议课实践经历。实践出真知,通过实践感悟教学、观课议课的经验和方法,其次需要了解一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由三部分组成,五位一体的教师角色定位,和谐课堂的三个必备要件,树立大的教材观等前沿理念。了解与思想品德学科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例如美国“学习金字塔”理论等。在这一理论中指出,教学效果好的学习方式有:第五种学习方式—“小组交流研讨”;第六种学习方式—“动手实践”;第七种学习方式—“教会别人”(“马上运用”)。这三种学习方式的课堂有效性依次递增,学生能很好地理解課堂内容,融会贯通。根据这一理论的研究价值及其所揭示的教学规律,我们就可以把这一理论作为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观课议课过程中的理论依据之一,那么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课堂,课堂效果会更科学和有效。因此,议课教师要提高议课能力,应重视教学、观课议课实践活动,多实践多感悟,成为研究型的议课者;议课教师要多阅读多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积极参加专业的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专门培训,感悟学习心得,并付诸实践。
(三)思想品德学科议课时应重点讨论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否落实到位。议课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思想品德课程不仅要达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而且应重点讨论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否落实到位。因为思想品德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不是纯粹地传授课本知识,而是承担着分量最重的德育功能的课程,在该学科全部教学过程中都要体现显性和隐性的德育功能。学生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升最终是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服务的。整个教学过程是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综上所述,掌握以上观课议课的有效策略并付诸于实践非常重要,它是提高思想品德学科课堂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陈大伟.怎样观课议课[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2]陈瑶课.堂观察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迈克·富兰.变革的力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