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毓海
有一种文学教育主张:文学必须远离或独立于政治,但是,我看到的却是:今天的作家们往往喜欢担任或兼任某种职务,以使自己成为一个干部,最好能使自己成为几级干部,能够经常坐在主席台上出头露脸。但如果我说,有这样一位作家,他放弃了自己的行政九级而走向高天厚土的农民,最终和农民群众打成了一片,自己也成为了农民中的一员。这位作家,就是《中国青年报》的创办者、团中央的高级干部,他的名字叫刘蕴华,柳青则是他的笔名。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发表讲话。他说:文艺与从政虽然“隔行如隔山”,但是也有一些通行的规律。比如,王愿堅跟我讲到柳青。他说,柳青是一个陕西作家,1952年曾经任陕西长安县县委副书记,后来辞去了县委副书记职务、保留常委职务,并定居在那儿的皇甫村,蹲点14年,他的《创业史》很多素材就是从那儿得来的。王愿坚说,我为什么要跟你说这一条呢?你们这些人都是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人,柳青可以做到中央或者陕西省的一个文件发下来,他会知道他的房东老大娘是哭还是笑。如果你们对人民的心声能了解到这个程度,那对施政是不是很有帮助呢?我说,你说得太好了,我一定谨记这句话。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回忆,并说王愿坚帮助了他,柳青帮助了他,而且是帮助很大。在这里,总书记告诉我们:为文与为政的尺度和准则在哪里,什么叫“深入人民的心中”,什么叫“倾听人民的心声”,什么叫“我心即是民心,我心即是众人之心”,什么叫“我心光明”,什么叫“不忘初心”。
(来源:《学习与研究》2017年第7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