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城
【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介入诊疗过程中辐射剂量及其防护的必要性和对策。
方法 采用临床资料查证法,选取我院2014年~2016年心脑血管科收治的80例行心血管介入术的患者,按照介入方法的不同,分为冠状动脉造影术组(研究组)32例、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组(观察组)35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组(对照组)13例,临床比较三组患者辐射程度。结果 三组患者辐射整体程度较大,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介入诊疗过程中辐射剂量不同,提高诊疗技术水平(透视实践和累积入射剂量),是减少辐射实践安全检测的根本措施。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过程;辐射剂量;防护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03..01
心血管疾病的诊疗中,心血管介入术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但是在实施该介入术的过程中,有必要通过提升操作技术,实践单位时间内,最小的辐射量,以最小限度的减少对患者的伤害。本研究为探讨不同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介入诊疗过程中辐射剂量及其防护的必要性和对策。特选取我院8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016年心脑血管科收治的80例行心血管介入术的患者,按照介入方法的不同,分为冠状动脉造影术组(研究组)32例、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组(观察组)35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组(对照组)13例。三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1.2 介入方法
严格《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的基本限值。心血管介入术治疗的患者,应用射线场监测仪器,依靠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检测装置来实施在线检测,包括透视皮肤表面累积入射剂量、透视时间和剂量面积乘积等进行记录和计算。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剂量数据以x±s表示,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三组患者辐射整体程度较大,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医用放射设备是一把双刃剑,它在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以其放射剂量构成了对受用者的健康构成了威胁。尤其是以同位素α、γ、γ、β与放射仪器装置之间产生的辐射危害,一旦技术操作不当,很有可能发生放射事故。在三组研究群体中,相关的放射辐射设备的安全应用和质量控制成为确保受诊疗者少受放射线危害的必要和有效手段,尤其值得临床医师引以为戒。
在防护设计上,要求安装装放射辐射设备的机房对最高射线输出能量进行设计,尤其要符合国家规定的基本限值,以免对从业人员和周围居民带来损害。设备设计安装以后,要进行相关调试和验收检测,并同时做好日常的保养和质量监测。
心血管疾病的介入诊疗过程是在X线透视下完成的,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同等剂量的伤害[1]。类似的研究文献里,也把心血管疾病患者介入诊疗的过程,联系到诊疗过程中对辐射的剂量分析。《接受常规心脏介入放射诊疗患者的辐射剂量分析》文献报告中,不同心脏介入诊疗的时间不同,其辐射剂量也有着显著差异,对工作人员进行辐射防护培训,可以显著降低辐射剂量[2]。宋海芳,宋海燕等的研究表明,在临床核医学诊疗过程中综合防护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放射治疗对患者全身和医护人员的辐射,综合提高了核医学治疗过程中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性[3]。
具体防护步骤包括内照射防护、外照射防护、个人防护加强、适当食用有防护功能的食品、定期检查等。
上述研究结果证实,冠状动脉造影术组(研究组)32例、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组(观察组)35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组(对照组)三组患者的辐射量整体程度不同,相应的辐射总量和体积也不同,对表辐射强度较大的通风设备做技术上的要求,尤其对操作台上的存储室进行把关。在日常保养重点上,加强对空间密度的检测,退浆使用合格的防辐射剂量以其 以及调整好透视时间,加强诊疗水平,进而保护受测者和操作者;对累积入射劑量和频次实施严格把控。
综上所述,不同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介入诊疗过程中辐射剂量不同,提高诊疗技术水平(透视实践和累积入射剂量),是减少辐射实践安全检测的根本措施。
参考文献
[1] 刘伟宾,黄连军,郭久芳,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介入诊疗过程中辐射剂量分析[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4,23(11):941-944.
[2] 张梦龙,孙 峰,杨显存,等.接受常规心脏介入放射诊疗患者的辐射剂量分析[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5,(9):670-674.
[3] 宋海芳,宋海燕.临床核医学诊疗中的辐射剂量与防护探究[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4):214,217.
本文编辑:王 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