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禾
火热的虚拟货币,其实是一个彻底的金融泡沫。最核心的原因在于虚拟货币本身并没有任何价值,而其供应也没有任何实际限制。
从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泡沫、18世纪英国的南海股票泡沫和法国密西西比泡沫、1910年代的清朝橡胶泡沫、1970年代美国股市漂亮50泡沫、1980年年底台股大泡沫、同期的日本股市大泡沫、1989年日本地产泡沫、2000年美国科技股泡沫、2007年A股泡沫、2008年美国/全球衍生品泡沫、2015年A股创业板泡沫一路走来,人类对金融市场的认知一直存在漏洞与偏差,而金融泡沫也从未远离。
在这些金融泡沫褪去以后,留下的往往是一地狼藉。现在,以比特币为首的虚拟货币泡沫,披着这个时代特有的高科技外衣,再次走进我们的生活。
虽然伴随着算法、计算机技术、区块链的各种名词,虚拟货币看起来是一种十分高大上的东西,但是,从本质上仔细剖析之后,我们就会发现,火热的虚拟货币,其实是一个彻底的金融泡沫。
最核心的原因在于虚拟货币本身并没有任何价值,而其供应也没有任何实际限制。
尽管绝大多数虚拟货币都宣称,发行数量有限、不会无限扩张,但是关键的问题在于,到底有多少种虚拟货币,却是没有一点限制的。而不同虚拟货币之间,又存在极强的替代性。
也就是说,虽然某种虚拟货币A可能宣称自己只有2000万枚,但是隔壁的虚拟货币B可能又有3000万枚,过了两个月可能又有C、D、E、F、G等等各种虚拟货币,各有几千万、几亿枚。而这些虚拟货币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所以,尽管单个虚拟货币的供应可能的确是有限的,但是作为一个整体,虚拟货币的供应却是无限的。
就好比当你去吃早点的时候,可能每天只卖100个包子、却有1000个人要吃饭,但是包子的价格却不会无限上涨,因为隔壁还有烧麦、油条、馄饨、大饼等等。而如果烧麦、大饼的供应是无限的,而且是廉价、甚至免费的,那么包子的价格绝对贵不到哪里去,甚至也被迫以近乎免费的价格甩卖,即使包子的供应只是有限的100个。
看看现在的虚拟货币供应,在最著名的比特币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币种,以及一些找不到中文译名的虚拟货币。
这些货币的发行有法律法规的限制吗?并没有。制造一个和这些货币类似的新币,会受到任何阻碍吗?完全不会。那么,这些没有任何实际价值的虚拟货币,其供应量难道不是在实际意义上无限的吗?
事实上,几乎任何一个虚拟货币,都会宣称自己比其他的虚拟货币还要先进、还要优秀。来看看互联网上对狗狗币(Dogecoin)的介绍:由于没有预挖,狗币分发公平;基于Scrypt算法(我不相信有多少虚拟货币的投资者真懂得Scrypt算法到底是什么),交易过程比比特币更加便捷,狗狗币一个确认时间只要1分钟,比特币要10分钟;狗狗币并不像比特币那样,人们并不是为了投机才参与其中,这是一种表达分享和感谢的方式;未来狗狗币的通涨率比比特币还低,等等等等。
问题是,当这些虚拟货币每一个都宣称自己“更优秀”的时候,当越来越多的虚拟货币出现的时候,我们如何相信,这种“优秀”是真正有价值的呢?我们如何能阻止新的、更“优越”的虚拟货币的产生呢?这种“更优秀的虚拟货币”,它们的供应难道不也是无限的吗?
虚拟货币不是真正的货币
事实上,对于真正的货币、或者有货币属性的东西来说,其价值的保障无外乎来自于两个方面:或是强大的国家政权的保障与背书,或是普遍的民众使用性与难以替代性。人民币、美元、欧元、英镑属于前一种,复制这类货币、或者类似的货币会遭受法律制裁,黄金、白银、宝石属于后一种,它们要么光彩夺目、要么数量稀少并且有不可替代的使用价值、要么两者兼而有之。
虚拟货币具备以上的任何一种资质吗?从第一个角度来说,抄袭一种虚拟货币、做出一个极为类似的虚拟货币,不会遭到任何法律的懲罚,而复制人民币、美元的代价举世皆知。
从第二个角度来说,虚拟货币有哪怕任何一丁点的实际使用价值吗?究竟怎样才能把一串代码带在脖子上、手腕上,用来炫耀财富、装点外表、吸引注意?
而在现代工业里,贵金属也有巨大的使用价值,白银的导电性和稳定性就使其成为高端电子仪器中不可缺少的部件,可是又怎样用一串并无任何实际意义的代码,去帮助一架发射往太空的卫星?
既无国家力量背书、也无实际使用价值、更无实际供应限制,虚拟货币的价格只能通过一种方式来体现,就是下一个接盘者愿意出的价格。而价格高低完全由下一个接盘者的出价来决定的金融现象,可以用两个字来清晰的描述:泡沫。
那些所有的价格基础都由下一个接盘者愿意出的价格决定的东西,一旦击鼓传花结束、不再有投资者接盘,它们就会回归自己的本源、甚至变得一钱不值(如果它实际上就是一钱不值的话)。也就是说,郁金香泡沫破裂以后,投资者就会只剩下一盆花;股票市场泡沫破裂以后,投资者会剩下只有原来价格几分之一的公司股权(如果没有因为杠杆交易而爆仓的话);房地产泡沫破裂以后,投资者就会剩下一堆水泥房子;而虚拟货币泡沫一旦破裂,投资者也就只会剩下一大段代码。
不同之处在于,花好歹还可以闻香,公司好歹还能继续经营(如果没破产的话),房子好歹还能住人,而一大段代码除了占据存储空间,什么都做不了。
虚拟货币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
有人也许会问,虚拟货币不是解决了很多现实社会欠缺的东西、给了人们更好的金融手段吗?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解决”做的究竟如何。
虚拟货币去中心化,特别安全。计算系系统里到底有多少漏洞,连最好的电脑专家都没完全搞清楚(否则怎么会有2017年的WannaCry病毒大泛滥)。一句“去中心化所以特别安全”,普通投资者们,又如何有能力鉴别这句话的真伪?
事实上,最近几年,虚拟货币被盗、交易平台被黑的新闻屡见报端,那么,这种安全由何而来?为什么“去中心化”没有保障这些投资者和投资平台的安全?漏洞究竟出在哪里。endprint
虚拟货币可以在全球自由流通。难道美元、英镑、欧元不可以在全球流通吗?人民币不是也在开始国际化进程吗?一种新的全球流通手段,究竟有多少意义呢?而正如沃伦·巴菲特所说,为什么一种财富的支付手段需要有价值呢?人们用支票支付账款,难道支票就应该因此有价值吗?
虚拟货币可以匿名、不接受监管。和安全性的问题一样,投资者真的懂虚拟货币为什么完全无法追踪吗?如果它实际上可以追踪呢?退一步来说,就算我们需要匿名、不需要监管,虚拟货币的匿名性难道能比黄金和钻石更好?
而且,为什么那些来源正当的钱,需要规避监管?有多少人又需要规避监管、又是什么样的人最需要规避监管呢?
最近几年,我们看到国际上形形色色的犯罪,地下军火交易、人口买卖、计算机病毒勒索,有多少是通过新兴的虚拟货币进行的?为什么一个健康的社会,需要发展这种规避监管的交易手段呢?而又有多少负责任的政府,会长期容忍不受监管的地下金钱交易呢?
这不是科技,是盲目与从众
据媒体报导,作为虚拟货币中最主要的比特币,其60%到90%的交易量来自中国,而中国投资者持有虚拟货币的数量,却只有全球水平的10%上下。这也就是说,当中国投资者认为火爆的虚拟货币可能代表了全球最新的科技趋势、最具革命性的支付手段时,其真正代表的,可能只是中国投资者的盲目投资与从众心理。
对于虚拟货币的价值,沃伦·巴菲特曾经直言不讳地指出,投资者离它们越远越好,这只不过是一场海市蜃楼而已。不过,巴菲特的警告向来不太被狂热的投资者所重视,还记得2000年美国科技股泡沫之前他的警告嗎?《巴伦周刊》当年可是用了一个封面来抨击老先生的言论。
没有实际使用价值、实际总量无限且无人控制、价格的全部决定因素既不来自供需、也不来自政府法规规定、而只是来自下一个投资者出价高低的虚拟货币,从长期来看,只可能成为下一个经典的金融泡沫。而任何一个金融泡沫,都一定有破裂的一天。
当然,长期的泡沫属性并不会决定短期的价格波动,金融泡沫的长期必然破裂性,也完全无法解释它自己的短期价格涨跌。虚拟货币之火还能烧多久,谁也无法预测。
但是话说回来,任何没有长期意义的短期投机行为,都无异于剜肉补疮、饮鸩止渴。也许有一天,当虚拟货币泡沫完全破裂之日,投资者真正剩下的,只是一串计算机里毫无用处的代码。
而这,才是虚拟货币的真实本质。
作者为信达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研发中心执行总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