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助学贷款:一把刀,一座山

2017-09-08 07:36杨玄章
大学生 2017年9期
关键词:学费助学毕业

杨玄章

今年7月,美国的一则新闻又把特朗普政府推到了一个风口浪尖上。

来自美国18个州及哥伦比亚特区的民主党检察官联合起来,状告联邦教育部长Betsy Devos。

事情的起因是Devos暂缓实行奥巴马政府时期制定的旨在保护学生的对牟利大学的监管规定。

在这项暂缓的规定中,政府允许持有学生贷款的学生在证实被营利性大学欺骗时,可以有机会申请豁免助学贷款。他们在起诉书中写到,Devos的这项决定是“背叛了她的责任并且违反联邦法律”。

刚刚看到这则新闻时,有些中国的学生们也许会不理解:

助学贷款看起来并不多啊,毕业后没多久就还清了,为什么他们还会为这点钱“大动干戈”?

笔者带着这个问题,详查了各国的助学贷款情况,

结果却是让人感到相当“意外”,原来国外的助学贷款还真是“一座大山”呢。

政府头上“一把刀”

曾几何时,除了美国以外的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公立高等教育还是免费的。后来,一轮又一轮的经济危机使得一个接一个的国家政府财政扛不住了,各国政府开始逐渐拿教育预算开刀,大家的免费“蛋糕”渐渐都没了。西方国家的年轻人们可没有东方国家年轻人的那种“好运气”,高中毕业后很多人都要自食其力,如果要接受高等教育,就只有自己去申请国家的助学贷款。

在教育开始收费后的一段日子,大家总的来说还是相安无事的。学费不高,学生们也不用借很多的助学贷款,毕业后还贷的压力不算大,国家助学贷款的偿还率总体来说还是可以接受。好日子总是短暂的,全球经济疲软似乎没有停止的意思,政府没钱补贴教育,各大学为了生存也就不得不涨学费。比如说,英国的高校从1997年开始收费,开始时学费一年只有1000英镑,到了2010年时,这个数额已经上涨到一年5000镑左右了。2011年时,国会通过决议允许大学将学费涨到9000英镑,还引起了伦敦街头的学生暴乱。这之后,学费仍然以每年5~15%的速度增长,如今这个数目已经涨到10000英镑以上一年了。学生们为了完成学业需要借的钱也就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经济疲软带来的就业市场不景气,也使得很多学生在毕业后的很多年里无力偿还助学贷款,这个“黑洞”就越来越大了。

在英国,助学贷款这个大窟窿已经上涨至1千亿英镑,平均每个英格兰学生毕业时身上背的贷款高达三万两千英镑。有的英国报纸嘲笑政府说:“我们不是老嘲笑美国的助学贷款是个笑话么?我们的大学生的平均助学贷款债务比美国学生高多了!”

无独有偶,其他的英联邦国家也陷入了助学贷款危机。澳大利亚在2009年取消了大学招生人数限制后,助学贷款也跟着大学生数量一起暴增,已经形成了上百亿澳元的黑洞。

谨小慎微的新西兰政府也没逃过这个泥潭,助学贷款总额在几年内暴涨了37%,每个借钱上学的学生在毕业时平均背21000新西兰元的助学贷款。另一方面,贷款偿还情况却非常不理想,政府每发放1新西兰元的助学贷款,就有0.4元收不回来。助学贷款已经逼得新西兰政府这个“小庙”苦不堪言,国会辩论中,这已经成为了一个“日经贴”。

再来来看美国,助学贷款这个麻烦在2015年已经超过了信用卡贷款和汽车贷款,成为美国社会仅次于房屋按揭贷款的第二大全民债务。这个数字如今已经涨到1.4万亿,占GDP的7.5%,是每年联邦政府军费的两倍多。为了缓解政府财政负担,美国很早就引入民间资本来运作相当一部分助学贷款。结果,那些华尔街的银行家们可不是省油的灯,看到助学贷款这种肥肉,自然是使劲倒买倒卖,不停地吹泡泡,把更多的钱借给信用较差的学生群体。如今,有很多财经专家和媒体已经发出警告说:助学贷款的泡沫可能已经超过了当年引起次贷危机的房地产泡沫了。

学生身上“一座大山”

面对助学贷款,最苦的还是借钱上学的学生。面对日益高涨的学费和生活费,以及不容乐观的就业市场,很多学生已经不敢上大学了。调查显示,美国53%的年轻人表示助学贷款是左右其选择大学教育的最大因素。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年轻人们高中毕业后选择上大学的比例不超过40%,这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只是拿一个职业资格证书而不拿学位,之后就赶快去找工作了。

借钱读完学位的很多学生在毕业后很多年都还不完助学贷款。在英国,只有44%的人可以在毕业后的13年内还清助学贷款。随着学费水涨船高,如今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大学毕业生表示:这辈子可能永远还不起助学贷款了。Twitter上有的人在感叹:我每个月除去基本生活开销剩下的钱,连助学贷款的利息都不够。也有人说:我把助学贷款的还款期放在30年了,多年后我可能会和我的孩子一起还各自的助学贷款。

有的年轻人为了逃避助学贷款,不得不跑到国外待好多年。新西兰有位老先生就是这么干的。毕业多年后,在他50岁的时候返回新西兰,发现他身上的助学贷款已经从16000新西兰元涨到近90000新西兰元,足足涨了4倍多。面对记者的镜头,他很无奈地说:“我这些年没什么积蓄,如今就一辆破车也没有房子,这个助学贷款已经不可能还清了。”

有的学生在Facebook上说:“我钱包里就剩下3块钱了,银行账上就几十块了,每周还完助学贷款就赤贫,除了逃跑我还有什么选择?”还有人说:“我欠了57000英镑的助学贷款,每年利息就有6000多镑,可我每个月就只能剩下200镑啊!”一个中年人在Twitter上说:“我曾经的美国梦是有个大house和两辆车,结婚生三个孩子。如今,我的实际情况是:我这周是该吃饭还是还助学贷款!”

即使像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这样的法律和政界精英,在毕业后很多年都在还贷,直到其40多岁才还清他们夫妇两个在本科和法学院研究生阶段欠下的助学贷款。美国佛罗里达州参议员Marco Rubio在毕业后欠了15万美元的助学贷款,花了很多年才还清。马里兰州前州长Martin O`Malley为了女儿上大学,不得不去借“父母助学贷款”(Parent PLUS loans)。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Jane Lynch也是到了“30多岁才还完上学时欠下的钱”。

面對如此高昂的助学贷款,有些人干脆做起了“老赖”,一个子儿都不还了。由于助学贷款在有些国家具有一定的福利性质,只有收入超过一定程度才会开始偿还,不想还贷款的人干脆就不找正常的工作了。这当中有的人只做“发现金”的工作,有的干脆躺倒不干和父母住在一起。

逃到天涯海角也有招让你还钱

面对持续攀升的助学贷款坏账率,各国政府也坐不住了,拿出各种手段来追讨债务。新西兰有相当一部分“老赖”为了逃避还贷跑到国外去了,很多年后才回来。政府就把这些人登记到黑名单,有专人在国际机场蹲守,一看到他们回国就立刻逮起来,先说清楚怎么还钱。负责助学贷款追偿的国税局(IRD)还监控从国外回来的欠债人的银行账户,一旦发现有钱进来就直接收钱。

澳大利亚政府正在商讨将助学贷款绑定家庭收入。这项规定如果实行的话,以后就算个人收入没到偿还贷款的额度,如果其家庭收入超过一定水平也要开始还钱。澳洲税务局(ATO)日前宣布,已着手准备向在全球各国生活工作的澳洲毕业生及曾接受培训的学员追讨他们此前未还清的高等教育贷款及职业培训贷款。

英国有近8万外籍学生(其中大部分为欧盟学生)借了政府12亿镑助学贷款后溜之大吉,政府则委托英国学生贷款公司(SLC)去追债,可是效果欠佳。也许这也是英国人投票退出欧盟的原因之一吧。对于其国内的欠债人,事情就好操作得多,只要他们的薪酬超过一定门槛,SLC催债专员就会开始每月从其账户里扣钱,直到还完债为止。

美国在奥巴马政府时期曾经出台了一些免除或者缓解学生贷款的措施。

特朗普上台后,商人对于收债可是从来不手软,直接搁置了其中某些政策的实行,一下子又把很多欠债人“打入深渊”。

要知道,美国的很多助学贷款都是商业贷款性质,利息非常高。

在2013年,65岁及以上的退休人群中,仍然有70多万人没还清助学贷款,总额近200亿美元。

在美国那个信用大过天的社会,助学贷款很有可能成为终身债务。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费助学毕业
我们今天毕业了
我的兴趣班学费
毕业季
“孔子曰”之孔子的学费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关爱·帮扶·助学
为助学一诺千金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
大学学费“涨声”背后
The Value of a University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