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波
对整个社会来说,90后博导不仅显示了体制据实肯定青年人的态度,也表明了这个社会还是有更多可能。
近日,浙大电气工程学院“90后博导”被刷屏,一时间其热度盖过了众多娱乐明星。
当然,90后博导们不可能一直处在网络热点上,娱乐明星们仍会一直活跃在传播的前台。毕竟作为学者,不可能三天两头在媒体上晃,终究,人们大多还是不会摆歪了娱乐与学术的社会价值。
其实,在刷屏90后博导和热追娱乐明星之间,也有共性的东西,那就是人们对成功者的追慕。90后博导和娱乐明星,在很多人的下意识里都属于“成功者”,但也仅此而已。这也是为什么人们为90后博导刷屏,又鲜少在意他们研究出了什么,人们只知道大家还在找工作时他们已经当定了“人生赢家”。
尽管关注并不深切,但90后在学术评价体制下脱颖而出,还是传达出强烈的正向信号。对学术界来说,在严格评价前提下给青年贡献者以切实的肯定,显示了不论资历论能力、不论年龄论成就的导向。
对整个社会来说,90后博导不仅显示了体制据实肯定青年人的态度,也表明了这个社会还是有更多可能。
90后博导被刷屏,对人们的社会认识会有潜在的影响,它在人们的头脑中,植入了不拼爹、不拼钱、不投机、靠实力就能够获得成功的范例。
对“90后博导”,人们几乎没有产生类似是否有什么“背景”的联想。一个人二十来岁成了“国民老公”,人们虽不奇怪,但也未必认为他是发财的天才,而可能是承认他爹有实力。一个人年纪轻轻就在官场风生水起,人们会想到后面有什么靠山,有的一查也真是那么回事。而一个人30岁不到当了博导,人们会认为他是因为具备了相应的水平。可见,人们固然对学术风气也未必特别放心,但仍然保持了对学术评价硬桥硬马的基本信任。
学术成果是否成立要一定的时间检验,学术青年不能拔苗助长,但学术共同体也有着可称完备的评价标准。学术不是一碗青春饭,可以是终身的志业,但科学史有统计证明,科学家做出其主要成果的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下,技术发明领域人才最佳创造年龄低至30岁以下。大器早成在大科学家中也比比皆是,90后博导的出现有必然性。
在中国,“教授不再白发苍苍”已是现实,但论资排辈及其带来的种种问题也远未解决。中国的学术人才数量正在大量增加,巨大的队伍基数一定会有学术青年早早冒头;诸多科技領域的革命性突破正在酝酿,青年人才的创造力能找到爆发点。
教授、博导、院士、科技奖等等,当然不能在低龄上放卫星,事实上学术评价应排除年龄因素,只是客观上来说,脱颖而出的年轻人总是有的,及时给予承认带来的社会效应也是很好的。学术职位和荣衔用于对学术能力、贡献和成果的确当评价,而非用于资历补偿和分配,学术评价恰当而及时,而不成为一种对早年成果的追认,有利于扭转人们对学术风气的观感,也将是学术界在科技成果之外对社会的一个特别贡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