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体脾动脉在成人肝移植肝动脉重建中的应用(附1例报告)

2017-09-08 08:16:54郭庆军王洪海崔玉军李江蒋文涛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天津300192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端端供体肝移植

郭庆军,王洪海,崔玉军,李江,蒋文涛(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天津300192)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方法[1-2]。移植肝的功能与肝动脉重建的成功与否直接相关,根据供、受体肝动脉的不同条件,肝动脉重建有多种方式,但总的原则是力争一次吻合成功,使移植肝获得足够的动脉血供[3]。一般情况下,由供肝带腹腔动脉的喇叭形口末端同受体肝固有动脉与胃十二指肠动脉交通处整形后的喇叭口作端端吻合[4]。如果受体动脉因为纤细、内膜损伤等导致血流不好,常用的重建方式是通过髂动脉搭桥与供体腹腔动脉吻合,也可将供体腹腔动脉与受体脾动脉吻合[5]。近年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应用受体脾动脉施行了1例动脉吻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为男性,67岁,因为“乙型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行原位肝移植术,术前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多次。术中发现患者肝总动脉出现夹层,血流欠佳,继续游离肝总动脉至其与脾动脉汇合处,显露脾动脉近心端约4 cm;远端双重丝线结扎,近端与供体腹腔动脉端端吻合,术中应用B超测其血流量为390 ml/min。随访3个月,移植肝功能恢复良好,肝动脉血流正常,术后未见胰腺炎和脾梗死。

2 讨 论

在肝移植临床操作中,由于受体年龄、伴随疾病、既往手术史及局部放疗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受体肝动脉游离过程中内膜损伤、动脉夹层或动脉游离困难;这时不得不将肝动脉与受体其他动脉吻合,常用的肝动脉解重建方式是将供者腹腔干动脉直接吻合于受者腹腔干上方的腹主动脉,这种吻合方式在儿童肝移植中更常见。在成人受体中,常用的方式是将供体髂动脉搭桥与供体腹腔动脉吻合;搭桥血管的另一端穿过横结肠,走形于胃后、胰腺前到达肝门部,与供体腹腔动脉行端端吻合。这种术式需要供体髂动脉搭桥,增加了术后发生血栓的风险;另一方面腹膜后位置较深,曲张静脉较多,既往手术导致腹腔粘连等因素使游离肾下腹主动脉风险较大。

Katz等[5]于1991年报道了应用受体脾动脉与供体腹腔动脉重建肝动脉的术式,后来又有几组类似的报道,多数吻合方式为端端吻合,少数为端侧吻合。因为脾动脉结扎可能导致的脾梗死、胰腺炎等并发症极为少见[6-8]。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保留胃短动脉的代偿性供血。

对于晚期肝病的患者来说,大多合并脾功能亢进和脾动脉直径代偿性增大,适宜于进行动脉吻合;但需要术前、术中仔细评估脾动脉,具体条件为脾动脉直径大于4 mm,术中超声探测脾动脉血流≥ 250 ml/min[8]。

从腹腔干起始部游离脾动脉3~4 cm,远端双重结扎,近心端与腹腔动脉以5-0的Prolene 缝线行端端吻合(图1),或者供体腹腔动脉与脾动脉行端侧吻合;后者可能引起供体腹腔干内膜增生导致动脉狭窄,应用较少[6]。由于胃短动脉代偿性供血等原因,脾梗死、胰腺炎的发生率很低。

图1 供体腹腔干与受体脾动脉端端吻合

总之,对于受体肝动脉条件不好的患者而言,应用患者脾动脉与腹腔干吻合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避免了血管搭桥,同时脾梗死、胰腺炎的发生率很低,临床效果良好。

猜你喜欢
端端供体肝移植
端端:我在端午节过生日
我的“监护人”
爱你(2018年28期)2018-10-12 11:53:46
宠物相伴,成就小小男子汉
家教世界(2017年14期)2017-03-25 06:17:37
宠物相伴,成就小小男子汉
家庭百事通(2017年2期)2017-02-10 19:08:11
不同氢供体对碳纳米管负载钯催化剂催化溴苯脱溴加氢反应的影响
高龄供体的肝移植受者生存分析
终末热灌注对心脏移植术中猪供体心脏的保护作用
终末热灌注对心脏移植术中猪供体心脏的保护作用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研究现状
肝移植术后患者的健康之路
肝博士(2015年2期)2015-02-27 10:4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