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凯,魏源
中学生体重指数与体脂率的差异性评价比较
张凯,魏源
目的探讨体重质量指数(BMI)、体脂率(RBF)判别中学生肥胖的差异及其与中学生体质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以佛山市某中学584名中学生(男生301名,女生283名)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身高、体重、RBF、50米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和肺活量测试。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卡方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BMI判定学生的肥胖率为男7.0%,女4.6%;RBF判定学生的肥胖率为男9.0%,女14.8%;基于BMI、RBF与中学生各体质指标的对比,肺活量、50米跑、立定跳远和坐位体前屈均产生了积极影响,且这4项指标在RBF的贡献率远大于BMI。结论BMI与RBF划分的中学生肥胖率不一致;与各体质指标的对比也存在差异性。
肥胖;体重质量指数;体脂率
超重和肥胖是心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压、某些癌症和其他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体重指数(BMI)、体脂肪率(BF%)以及腰围(WC)是3种最为常用的检测肥胖发生率的指标[2],近年来许多国内外研究发现BMI并不能全面反映肥胖程度[3],划分肥胖时应该考虑体内脂肪的过度堆积,而BMI作为划分肥胖的标准时却忽略了人体的体内脂肪以及腰围这两个指标,如一些不经常进行运动健身的女性,他们的BMI值在正常范围内,但体内脂肪可能超标。Gavin Sandercock等人的研究更认为BMI所划分的“超重”分类层次本身并不是一个健康问题[4-5]。本研究基于BMI与BF%划分肥胖的标准,对中学生肥胖的判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考察身体素质、身体机能在BMI与BF%分类标准中的差异,进而为人们客观、真实的检测与评定中学生的整体健康水平提供依据。
1.1 研究对象以佛山市某中学的58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男301人,女
283 人),其年龄跨度为12岁至17岁,平均年龄为(13.94±
1.29 )。
1.2 测量方法
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测试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各指标的测试,包括身高、体重、50米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肺活量采用常用的仪器进行测量,BMI由公式体重(kg)/身高(m2)计算得出,BF%采用韩国生产的INBODY3.0身体成分测试仪在赤足空腹的情况下进行测量。
1.3 统计方法
测试的所有数据均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数据储存于Excel,并运用SPSS16.0对储存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性别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肥胖评定差异对比采用卡方检验,回归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2],差异存在显著性为P<0.05。
2.1 男女生各体质指标的测试结果
从表1的数据可以表明,男女生各指标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BMI分类标准中男生的平均值要大于女生,而在BF%分类标准中男生的平均值比女生小。
2.2 BM I与BF%判定男女生肥胖的差异
以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研制的BMI标准作为筛选标准,即24≤BMI<28为超重,28≤BMI为肥胖,INBODY3.0推荐的BF%判定肥胖的标准为:男:20≤BF%为肥胖,女:28≤BF%为肥胖。从表2的数据可以表明,男、女生的肥胖率分别为:7.0%(21人)、4.6%(13人)、9.0%(27人)、14.8%(42人)。在男生中,BMI标准界定的肥胖率与BF%标准界定的基本一致,通过卡方检验,2个标准肥胖检出率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67)。但在女生中BMI标准界定的肥胖率要明显低于BF%,2个标准肥胖检出率所构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2.3 BM I与BF%不同体质指标影响的对比
表3数据表明,基于BMI与BF%的分类,肺活量、50米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P<0.05),在BMI中的标准系数分别为:0.283、0.130、﹣0.188、﹣0.149,贡献率为9.7%;在BF%中的标准系数分别为:0.149、0.116、﹣0.572、0.165,贡献率为42.4%,在BF%中的贡献率远大于BMI,立定跳远在BMI与BF%中均成负相关,但坐位体前屈与BMI成负相关与BF%成正相关。
表1 男女学生各体征指标对比一览
表2 BMI与BF%评定学生肥胖的对比
表3 BMI、BF%与学生各体质指标回归系数一览
3.1 BM I与BF%界定中学生肥胖的差异性分析
BMI作为筛选肥胖的指标只考虑到了身高和体重,却忽略了人体体内脂肪的堆积。BMI与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6],在一些医疗领域常被作为筛选肥胖的指标。BF%能够准确的反映体内脂肪的含量,可区分是由肌肉增多还是脂肪增加造成的体重增加[7]。本研究中表明用BMI与BF%来界定男生的肥胖率为7.0%、9.0%,2个标准检出的肥胖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367),但2个标准界定女生的肥胖率为4.6%、14.8%,检出的肥胖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00)。由此可以表明BMI与BF%界定肥胖时,男生的一致性尚好,女生则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一些不经常进行运动健身的女生,她们的体重虽处于正常范围内,但去脂体重相对较少,体内脂肪却超出了正常范围,有研究表明,BMI作为肥胖筛选指标分性别时诊断性能更好,国内现有的BMI肥胖判定界值可能偏高,尤其对于女性和体力活动水平较低的人群,可能造成大量“隐匿型肥胖”者的误判和人群肥胖水平的低估[6]。Wang等人的研究也表明,BMI与BF%成高度的相关性,但定义的肥胖诊断一致性差[8]。
3.2 建立青少年BF%分类标准的探析
青少年处于快速发育阶段,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以及体成分等都在快速变化,在制定BMI分类标准时,不能以统一的标准去衡量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人群,应该充分考虑到青少年的年龄、性别及发育程度等。此外还应该考虑其运动健身水平。有研究通过对6到21岁阶段受试者检验发现,年龄和性别因素不仅对体脂含量具有独立性效应,而且交互作用也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说明在体脂肪的绝对值方面,年龄和性别因素的作用具有不一致性[9]。
3.3 BM I、BF%分类标准下各体质指标产生影响的分析
本研究中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结果表明,肺活量、50m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在BMI与BF%分类标准下均产生了影响(P<0.05),4个指标在BMI分类标准下的贡献率(R2= 0.097)远小于在BF%分类标准下的贡献率(R2=0.424),差异性明显。立定跳远成绩与BMI、BF%值均成负相关,结果与杨梦利、娄晓民[10]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即BMI或BF%的值越大,立定跳远的成绩越差。立定跳远属于下肢爆发力项目,体脂超标或肥胖的学生向心力较大,相比正常的学生肌肉收缩速度和爆发力更小。坐位体前屈与BMI值成负相关,但与BF%值成正相关,坐位体前屈反应的是学生的柔韧性素质,学生的柔韧性素质是否与肥胖相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BMI与BF%界定中学生的肥胖率不一致;2)中学生的各体质指标与BMI、BF%的对比差异性明显。
[1]张志坤,张晓慧,刘丹,等.农村女性超重肥胖体质指数与体脂率法评价比较[J].中国公共卫生,2016,32(3):270-272.
[2]郭强,龚建华,尹小俭.儿童体质健康:从BMI与体脂肪率的差异性谈起[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6,35(3):200-241.
[3]马楚虹.健身中年女性身体成分与BMI等相关指数关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5):321-004.
[4]Gavin Sandercock.Poor fitness is a bigger threat to child health than obesity[EQ/OL].[2016-03-12].http://theconversation.com/-43653. 2015-06.
[5]Babu AS,Veluswamy SK,Myers J,et al.Metabolically healthy obese cardiorespiratory fit obese:is it time to bring them together?[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2014,64(11): 1183-1184.
[6]李红娟,杨柳,张楠.身体质量指数作为肥胖筛查标准的判别准确性评价[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4,15(6):571-575.
[7]陈玉容,孙晓,彭莉.不同肥胖判定指标的比较分析[J].体育学刊,2010,17(7):400-715.
[8]Wang CH,Hou XH,Zhang ML,et al.Comparison of body mass index with body fat percentage in the evaluation of obesity in Chinese[J]. Biomed Environ Sci,2010,23(3):173-179.
[9]杨建雄,王健.6-21岁学生体成分的性别特点与年龄规律[J].体育科学,2005,25(8):67-60.
[10]杨梦利,娄晓民,王瑞娟,等.大学生BMI与身体素质指标的相关性[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9):75-77+80.
Middle School Student's Body Mass Index and Body Fat Rate Difference Evaluation
ZHANG Kai,WEI Yuan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weight and body mass index(BMI)and body fat rate(BF%)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obesity,and its relationahip with their physical fitness indexes.MethodsA total sample of 584 middle school students(301 boys and 283 girls)from a middle school in Foshan provided informed conset.Participated performed a series of seven tests:height,weight,BF%,50 meter race,standing long jump,sit-and-reach and,vital capacity test.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measured by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d chi-square test.Results The obesity rate of students,according to BMI was 7%for men and 4.6%for women,but on the basis of BF%,was 9%for men and 14.8%for women.Based on the contrast of BMI,BF%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physical indexes,there were indexes have positive and their contribution rate in BF%was much larger than BMI which inclued vital capacity,50 meter race,standing long jump and sit-and-reach.Conclusion The obesity rat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divided by BMI and BF%was inconsistent,and there was also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and other physical indexes.
Obesity;BMI;BF%
G80-05
:A
:1003-983X(2017)08-0700-03
2017-03-21
张凯(1992~),男,湖南益阳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体能训练与体质健康.
广州体育学院运动技战术诊断与机能评定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500
Key Laboratory of Motor Technology Diagnosis and Functional Evaluation,GuangzhouSportsUniversity,Guangzhou 510500,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