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亚威:新四军中走出的音乐家

2017-09-08 07:15胡兆才
大江南北 2017年9期
关键词:服务团新四军敌人

□胡兆才

沈亚威:新四军中走出的音乐家

□胡兆才

沈亚威

沈亚威,是从新四军中走出的著名音乐家。有人称他是中国乐坛上一颗璀璨的巨星。许多新四军老战士会唱他创作的歌曲。有的老同志说,我们十几岁参加新四军,是唱着他的歌曲一路走过来的。新中国成立后,沈亚威仍保持了战争年代那股精神,创作了许多歌曲,如《毛主席,我们心中的太阳》《战士第二故乡》《情满中华》《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歌曲,不仅在军内传唱,还在整个中国的各个角落传唱着。

百折不挠学创作

1920年12月16日,沈亚威出生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镇。南浔镇有四多,一是商铺多,二是庙宇多,三是茶馆多,四是河里乌篷船多。沈亚威放学回家要路过一家茶馆,他经常进去听艺人说书,有时晚上还和几个同学一道去看滩簧戏。在民间戏曲陶冶下,他渐渐地对戏曲音乐产生了极大兴趣,凡是家乡流传的歌谣他都会唱。他特别喜欢戏曲《抗金兵》《生死恨》,这些戏提高了他的民族意识和保家卫国的责任感。戏中人物岳飞、梁红玉等对他影响很大。他喜爱英雄,憎恨侵略者。1938年5月,他考入了江西省青年服务团,从事救亡宣传。8月,沈亚威和几个同事结伴来到皖南参加了新四军。组织上根据沈亚威的特长,分配他到了战地服务团的歌咏组,担任歌咏指挥。音乐家何士德创作的《新四军军歌》,就是由沈亚威数次试唱修改而成的。服务团的主要任务是用歌声鼓舞部队的斗志,沈亚威曾数十次随服务团到新四军三支队、教导队等部队演出。那时抗战歌曲不多,除了《新四军军歌》《松花江上》《大刀进行曲》外,就没什么了。沈亚威感到抗战需要革命歌曲,自己能不能创作歌曲呢?他把自己的想法请教何士德。何士德对他说:“你只要有百折不挠的毅力,就一定能做到。我也没进过音乐学院,是在实践中学会的。”何士德的鼓励让沈亚威受益匪浅,便拜何士德为师,不懂就问,何士德也很有耐心,有问必答。沈亚威备了本子和笔,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来了灵感,就立即记在本子上,写成了就让何士德等老师看,请他们提意见,他再反复修改。1939年9月,沈亚威随服务团赴江北慰问部队,因第一次夜间渡江,感到十分新奇,渡江后他创作了《夜渡扬子江》。沈亚威将创作好的歌曲送给何士德看。热心的何士德拿着歌曲连哼两遍,赞扬他说:“歌词朗朗上口,好懂好记。”经服务团领导批准,沈亚威开始教服务团的同志们唱。因为词好记,曲子也美,教了两遍大家就都会唱了。

沈亚威创作的第一首歌诞生了,这增强了他创作的信心。在这年的10月,他又创作了歌曲《秋风带来了野菊花》。由于创作获得了好成绩,沈亚威被提升为服务团歌咏组组长,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0年他被调至新四军第一支队服务团,这年7月随大部队渡江北上,担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战地服务团音乐教员。同年10月,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发动了黄桥战役。沈亚威和服务团一起坚持在第一线,他们当啦啦队,用歌声鼓动战士们的斗志,并冒着炮火抢救伤员。战斗结束,又协助战士们打扫战场,收缴武器。沈亚威从战斗中目睹战士们奋勇杀敌的风采,给他创作歌曲增添了很多素材。战后,由服务团李增援、司徒扬写词,沈亚威谱曲,创作了《大红灯》表演唱,在庆祝黄桥战役胜利大会上演出,受到了指战员们的赞扬。1941年,是沈亚威创作的丰收年,在这一年中,他创作了《金牛谣》《苏中军区成立歌》《坚持苏中战场》《双灰山战斗之歌》等15首歌曲,其中《双灰山战斗之歌》节奏铿锵有力,在苏中传唱很久。

歌唱革命英雄为主旋律

翻开前线名人丛书《沈亚威音乐作品选》,便可发现沈亚威创作的歌曲,主要来自部队战斗生活。因此他创作的新歌一经问世,就被部队和老百姓广为传唱。

1946年7月13日至8月27日,粟裕指挥华中野战军发动苏中战役,连打了七个胜仗,歼敌5.3万余人,是华中乃至全国解放战争初期的开门红。军委为此向各战略区通报了苏中战役经验。各部队总结作战经验时,其中一师二团提出和实行了立功运动,激励部队士气。一师宣传部长赖少其对沈亚威说,我们的立功运动好,有功报功,论功行赏,立功经验好,并向沈亚威建议用歌曲进行歌颂,将立功运动持久开展下去。沈亚威说,立功运动赏罚分明,能鼓舞先进,推动落后,你马上写词,我来谱曲怎么样?赖少其用了一天时间,完成了歌词,沈亚威用一天时间谱好了曲,并由沈亚威试唱给政治部主任钟期光听,请他发表意见。钟期光听后,连声称赞,说立功运动是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的群众运动,要好好推广。

粟裕司令员得知他们写了歌曲,认为立功运动对鼓舞士气有巨大作用,便要求每个干部战士要学会唱这首歌,还说要学好歌,用好歌,将立功运动持久开展下去。各部队闻风而动,效果非常好。

在鲁南战役中,我军为了迷惑敌人,摆出要在南线临沂决战姿态,诱使敌人上当,陈毅写了一首《决战之歌》。他将这首诗交给了沈亚威,并讲了写这首诗的目的是唱给敌人听,让蒋介石、陈诚知道,解放军要誓死保卫临沂。沈亚威连夜挑灯夜战,将《决战之歌》谱成曲,在军中教唱,还将歌曲印成传单,设法散发到敌人阵地上。蒋介石、陈诚果然中计,集中兵力攻占了已是一座空城的临沂。正当蒋军庆祝占领临沂之际,华东野战军主力悄悄地迅速北上,一鼓作气,在莱芜歼灭了李仙洲集团的一个绥靖区指挥所、两个军部、七个师5.6万余人。

莱芜战役大胜,让沈亚威感悟到,歌曲也能配合部队打胜仗。自此,他更喜欢创作歌曲了。

华东野战军莱芜战役后,又举行了泰蒙战役、孟良崮战役和豫东战役等。孟良崮战役后,沈亚威来到一纵,司令员叶飞告诉他,一纵和兄弟部队猛攻孟良崮时,在540高地受阻,二师四团一连打退敌人数次反扑,抢占了高地。班长曹相如肚子中弹,肠子外溢,鲜血直流,他以左手将肠子塞回肚子,右手连续投手榴弹,牺牲时嘴里还咬着一根手榴弹弦。这个连的官兵为夺取战役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被纵队授予“孟良崮战役大功连”荣誉称号。沈亚威听到这些英雄事迹十分感动,就和著名作家、六纵的宣传部长吴强商量,由吴强写词,自己谱曲,创作了歌曲《歌唱革命英雄》。指战员每逢战前都要唱这首歌。部队在歌声中将唱英雄学英雄活动推向了高潮。战斗中战士们更加勇猛无畏,敢打敢拼。

边走边写边唱《淮海战役组歌》

1948年11月3日,沈亚威率领文工团刚刚为华野前委扩大会议演完话剧《前线》,就接到南下参加淮海战役的通知。4日拂晓,沈亚威带着文工团随大部队高歌向南挺进。11月6日战斗打响,此时的国民党军已如惊弓之鸟,驻守在新安镇的黄百韬兵团慌忙西撤,10万人马拥挤在一条路上。敌人逃跑,华野政治部及时下发了政治动员令,号召全军“不怕疲劳,不怕困难,不怕饥寒,不怕伤亡,不怕打乱建制,不为河流所阻,敌人跑到哪里,就坚决追到哪里,全歼黄兵团,活捉黄百韬”。一场追歼战,在战役之初就全线展开了。

沈亚威和文工团员兴奋地对战士们喊:同志们,加油啊,追上去就是胜利!沈亚威觉得光喊不过瘾,最好能唱起来,那样鼓动性会更好。他便对身边的文工团创作员韦明说,我们的部队到处在追,追上去围住敌人就是胜利。我们要把心里的话唱出来,以响亮的歌声鼓励部队前行的脚步。韦明赞同他的意见,便对沈亚威说,我俩想到一起了,我看就起个歌名叫乘胜追击怎么样?他接着提出,歌词开头就唱:追上去,追上去,不让敌人喘息!沈亚威接口编词:“追上去,追上去,不让敌人跑掉,看!敌人动摇了,敌人混乱了,敌人溃退了,敌人逃跑了!同志们快追上去,追上去,不怕困难,不怕饥寒,逢山过山,逢河过河,乘胜追击,迅速赶上,包围它,歼灭它!”

他们的歌声获得了一片叫好,大家拍手喊道:“这歌唱得太好了,太及时了,赶快唱给战士们听!”

那时,沈亚威28岁,年轻、记忆力好,他边走边谱曲,经再三斟酌,觉得满意了,便先教会文工团同志唱,然后分别到各部队唱。战士们唱着《乘胜追击》脚步变得更轻松了,情绪变得更激昂了!

11月22日,我军全歼黄百韬兵团,击毙兵团司令黄百韬,还打垮了四个兵团的增援。消息传来,沈亚威觉得胜利来之不易,对下一阶段作战会起到很大的鼓舞作用,他要创作一首歌曲来鼓舞军心、民心。于是,他放下背包,背靠着一棵大树,用背包当桌,掏出了笔和纸。他的心情十分激动,想说的话从头脑中如泉水般涌出,他决定用《捷报,捷报!》做歌名,歌词写道:“捷报,捷报!歼灭了黄百韬,这一仗打得实在好!同志们功劳真不小,真不小!嗨,你看那蒋介石军队一师一师,一军一军,整师整军,整军整师,全部歼灭,全部歼灭光……”

沈亚威将歌词读了几遍,反复推敲,他按照明朗、口语化、民族化的标准,迅速谱上曲,这首歌很快在部队传唱开了。

不久,他又创作了歌曲《狠狠地打》。歌词中唱道:“中国反动派快完蛋,中国人民心喜欢,假如它不肯投降,困死它,坚决地打!假如它不肯缴枪,揍死它,狠狠地打!”

担负围困杜聿明集团的华野八个纵队,天天唱着这首歌曲,战士们越唱越有劲,沈亚威将《乘胜追击》《捷报,捷报!》《狠狠地打》与其他歌曲集成《淮海战役》组歌,由文工团演唱,然后在部队传唱。

1949年4月20日,华东部队就是唱着《淮海战役组歌》,斗志昂扬地横渡了长江,越过原野,挺进南京,踏入上海、杭州,直至解放东南沿海城市和各个海岛。1949年7月,第三野战军文工团在北京中南海为中央首长演出《淮海战役组歌》,毛泽东伸出大拇指夸奖说:“三野仗打得好,歌也唱得好。”

新中国成立后,沈亚威长期担任文工团团长及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化部长,在此期间他为毛主席诗词《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和音乐家乔羽作词的《毛主席,我们心中的红太阳》谱曲。这两首歌曲,被选为迎接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胜利召开的宣传歌曲。那时,这两首歌同《歌唱祖国》《我们走在大路上》《全国人民团结起来》等歌曲一起唱红了全中国。

1979年,沈亚威离休后定居上海,在此期间他又创作了近30首作品,出版了《沈亚威音乐作品选》。2002年5月,沈亚威溘然长逝,他创作的优秀歌曲将永远被人们传唱。

(编辑 孙素成)

猜你喜欢
服务团新四军敌人
政治印度教的“团党平衡”:新变化与新挑战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到舞阳县开展技术服务
稀奇古怪的敌人
稀奇古怪的敌人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向百家图书馆赠送《新四军全书》弘扬正能量
我省选派第四批“博士服务团”赴基
我省启动第三批“博士服务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