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兰+都娟+刘志生
摘要:目前企业网络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云计算、大数据不仅对于网络质量提出更高的需求,而且网络移动化也让网络管理、布署变得更加复杂,于是SDN成为了下一代网络的趋势。本文简要论述了SDN技术的基本结构与原理,同时对T-SDN技术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SDN;T-SDN;OpenFlow;控制器
中图分类号:TN9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7)05-0040-01
1 SDN技术介绍
1.1 SDN的定义及网络架构
SDN是目前最新型的网络架构,是未来网络的发展方向,他的建设思路是分离数据转发和控制平面,让网络更加的开放,并且可以编程,同时具备虚拟化和自动化等特点。SDN共有三层网络架构,应用层位于网络的最上层,主要用于处理各种不同的应用和业务;控制层位于网络的第二层,将数据平面资源进行合理的编排,同时对网络拓扑进行有效快速的維护、即时更新网络状态信息等;基础设施层(OpenFlow)位于网络的最下层,主要是用于负责基于流表的数据状态收集、转发和处理。SDN网络架构图1所示。
现有网络中,网络设备实现了对流量的控制和转发,与业务特性紧耦合的操作系统和专用硬件都集成在设备当中,各个厂家将自主设计及开发这些操作系统和专用硬件。在SDN网络中,由于网络设备只负责单纯的数据转发,所以可以采用通用的硬件就可以实现SDN功能;而操作系统作为控制系统将被提炼为独立的网络操作系统,负责适配不同的业务特性,而且将通过编程来实现网络操作系统和业务特性以及硬件设备之间的通信。
1.2 SDN的特性
SDN的本质上具有三大特性,分别为“通用硬件及软件可编程”、“设备资源虚拟化”和“控制和转发分离”,它们的优势在于[1]:(1)将设备硬件变得更加简易化,设备硬件只注重转发和存储的能力,与业务特性毫无关系,所以可以采用相对便宜的架构来实现。(2)软件可以实现全部的网络智能性能,软件的配置将直接影响网络设备的功能及种类, 服务器作为网络操作系统将对网络的操作控制和运行来完成。(3)SDN可以对各种参数进行定制,对业务响应相对更加快速,,如路由、安全、策略、QoS、流量工程等,可以实时配置到网络中,具体业务的开通时间将大大的缩短。
2 T-SDN技术介绍
2.1 T-SDN的定义及网络架构
T-SDN是Transport-SDN的缩写,即传送网领域的SDN。将网络设备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分离开,从而实现了网络流量的灵活控制,为核心网络及应用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T-SDN网络架构图2所示。
2.2 T-SDN的特性
T-SDN具有以下新特性:(1)性能强大的控制器:具有高可靠性、易扩容性、安全性强、弹性化部署等特点。(2)IT模式的北向接口:基于IT模式的、集成开发环境IDE、具有更全面的环境开发。(3)灵活多变的网络网络架构:针对网络架构、站点距离、即时宽带等因素进行定制调整。(4)支持多模式的南向接口:支持PCEP、Openflow,等多类南向接口接入模式。
2.3 T-SDN的解决方案
T-SDN解决方案的目标是基于同一的平台搭建自动化的传送网。目前T-SDN面临着很多问题,由于当前各项功能部件是离散离线的,立足于解决单问题,在实时性、扩展性上不足,数据互通困难重重;未来,T-SDN将实现集中控制与协同,各工具/软件都有机连接,数据共享,互通性好,扩展性好,可实现在线解决网络的各种问题[2]。波分网络到T-SDN的演进方案图3所示。
存量网络平滑升级到T-SDN网络解决方案:(1)WDM设备仅需要通过软件升级,支持与集中控制器的通信控制协议;(2)网管系统做版本升级,通过网管对集中控制器进行基本配置(名称/IP等);(3)增加新的服务器部署Controller及NetMatrix,实现网络虚拟集中控制,并引入新的增值应用。
3 结语
总之,SDN将是未来网络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多的T-SDN已经商用,本文阐述的T-SDN解决方案的价值体现在:(1)自动化:离散,离线工具有机统一,提升运维效率,网络管理更敏捷。(2)虚拟化:末端虚拟化,降低成本,集中管理,简化运维,抽象网络业务模型,支持新业务快速上线。(3)弹性:弹性的OTN网络,软件可编程,业务灵活管理;(4)开放:标准的北向接口,丰富的APP应用,促进业务创新。北向开放接口,对第三方APP或OSS开放网络能力;IT化可编程平台,业务逻辑自定义。(5)协同:多层多域集中管理,端到端最优路径,快速提供业务,共享的数据源支持协同,业务发放更高效。
参考文献
[1]Adinan L,et al. Network Innovation using Openflow:A Survey.IEEE Communications Surveys&Tutorial,2014(1):493-512.
[2]王文东.等.软件定义网络:正在进行的网络变革[J].中兴通讯技术,2013(1):39-4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