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如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2017-09-07 00:38翁淮南刘文韬王碧薇
党建 2017年9期
关键词:总书记特色习近平

翁淮南+刘文韬+王碧薇

编者按: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为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把向定调。深入学习讲话,对于进一步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力量,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为加深对讲话精神的学习理解,我们邀请部分参加过研讨班、现场聆听了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围绕“今天,我们如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一话题,畅谈学习体会,推进贯彻落实。

江苏省委书记 李强——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江苏新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重要政治宣言,是我们党继往开来的纲领性文献。在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学习总书记“7·26”重要讲话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历史的再回顾、形势的再把握、未来的再展望。

总书记的讲话有一个重大的历史背景,就是十八大以来的这五年,党和国家发展取得历史性的伟大成就和变革。从历史纵深看,我们党做了很多具有开创性的事情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特别是确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净化和重塑政治生态,为党和国家事业的永续发展奠定了决定性的基础。从全球视野看,我国前所未有地走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倡导和推动形成新的全球世界观。从人心向背看,我们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自我革新,不但坚定了初心,更进一步凝聚了民心。更重要的是,我们党形成了两大政治成果,这也是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政治保证:一个是在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形成习近平总书记这个核心,一个是在波澜壮阔的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照这样的背景,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的时代意义,既总结过去,更引领未来。

从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到这次的“7·26”讲话,都贯穿着一个鲜明的主线,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次讲话中,总书记提出一个重大论断,“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这一论断准确定位了我国发展所处的时代坐标,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要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总书记都在讲话中给出了明确答案。可以说,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把握,都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对江苏来说,这也赋予了我们一个新的时代命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江苏应当有什么样的担当作为?过去五年江苏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江苏有基础和条件在新的发展阶段承担更大责任,作出更大贡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苏工作的主题就是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我们勾画的“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新江苏蓝图,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聚力创新”是提升发展水平的核心战略,“聚焦富民”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根本要求。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江苏新实践,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江苏新篇章。

湖北省委书记 蒋超良——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四个意识”开启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新征程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我们深刻体会到,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践行“四个意识”的自觉性,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时的殷殷囑托,奋力开启“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新征程。

五年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启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四个意识”。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大大增强,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五年来,湖北省委自觉对标看齐,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政治生态持续优化,全省上下形成了团结拼搏、砥砺奋进的良好局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群众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征,我们的基本国情、奋斗目标和发展方略呈现鲜明的时代特点。只有不断增强政治意识,才能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政治清醒和政治定力,在应对复杂局面的过程中不迷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只有不断增强大局意识,才能牢记使命、胸怀大局,自觉在大局下定位、思考和行动,兑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踏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只有不断增强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才能使全党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凝聚力量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才能更好地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树立和践行“四个意识”,必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湖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开启“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新征程,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湖北的历史使命,也是湖北践行“四个意识”的具体行动。我们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理论武装,坚定“四个自信”,从思想信念上强化“四个意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湖北落地生根,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上强化“四个意识”;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营造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从责任担当上强化“四个意识”;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扎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以实际行动和成效检验“四个意识”,以新的精神状态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甘肃省委书记 林铎——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强调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攻方向和发力重点,阐明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一致、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的重要方法论。甘肃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去年底全省有贫困人口227万人、贫困发生率为10.9%,分别排全国第8和第4位。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是甘肃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持用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实施精细精确精微的“绣花”式扶贫,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攻克深度贫困地区堡垒。脱贫攻坚推进到今天,深度贫困地区已成为困中之困、难中之难。目前,甘肃摸排出了23个特困县、40个特困乡镇、3720个特困村,贫困人口占到全省贫困人口的61%,贫困发生率比全省平均水平高6个百分点,且大都分布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干旱和高寒阴湿地区,是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突出抓重点”的重要指示,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攻坚,加大政策、资源和力量倾斜力度,坚决打好打赢这场“硬仗中的硬仗”,破除全面小康路上的“拦路虎”。

补齐贫困地区发展短板。实践证明,惟有补齐短板,才能实现平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富民产业支撑不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低等问题,是甘肃贫困地区脱贫奔小康的突出短板。我们将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在确保今年底完成建制村通畅工程和10.18万户农村D级危房改造任务的基础上,积极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进一步改善路水电房等基础设施条件;通过实施1000亿元产业扶贫专项贷款工程,培育发展可持续致富产业;完善和落实基本医疗、大病保险等健康扶贫政策,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增强贫困地区的发展后劲。

健全脱贫攻坚保障体系。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四梁八柱顶层设计,就是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坚强保障。我们将继续巩固五级书记一起抓的工作格局,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强化村级基层党组织建设,实现基层党建与精准脱贫同向发力。加强联系帮扶工作,实行省级领导联县包乡抓村制度,强化省市县三级单位的帮扶责任,充分发挥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和大学生村官的作用,以强有力的帮扶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深化拓展与天津、福州、厦门、青岛等市的东西扶贫协作,切实开展好“携手奔小康行动”。加强扶贫资金监督管理,严格脱贫攻坚考核评估,坚决防止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形式主义问题,确保脱贫成果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外交部部长 王毅——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奋力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是一篇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彰显了我们党所坚持的“四个自信”,为党的十九大召开作了政治、思想、理论动员和准备。我的体会是,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要做到六个“深刻理解”。

一是深刻理解党的十九大召开的特殊历史意义。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大会,既要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战略部署,更要为如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描绘宏伟蓝图,向世界明确宣示我们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

二是深刻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在新中国发展史上、在党的前进道路上、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过去5年是成就最突出、变革最深入的时期之一。党中央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和方针政策,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这些成就的取得,关键在于有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领导是我们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最大政治优势。把这个优势发挥好了,中国就能无往而不胜。

三是深刻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进展。过去5年也是新中国外交史上成就最辉煌的5年,真正体现了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积极有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建设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建设“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带领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议程设置权、规则制定权以及国际话语权显著增强。在波澜壮阔的外交实践中形成的习近平总书记外交思想,成为指导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强大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四是深刻理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当前,世界之乱和中国之治形成鲜明对比。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是适合中国自身发展的正确道路,使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而且为人类社会探索更好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

五是深刻理解加强党的理论建设的重要意义。我党从建党伊始就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强调理论同实践的相辅相成,知与行的辩证统一,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我们期待并相信,党的十九大将在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上实现新的理论突破。

六是深刻理解加强党的建设的极端重要性。5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坚定的历史担当,带领全党展开了史無前例的反腐败斗争,使我党焕发了生命力,保持了先进性,增强了纯洁性,成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力量。只要我们近9000万党员团结一心,任何人都无法阻挡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步伐。

外交部全体同志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扎实做好本职工作,奋力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 何立峰——强化理论武装 推动发展改革工作迈上新台阶

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和指导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顺应时代大势,符合党心民心,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科学理论和行动指南。

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一是学好用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深入梳理总结5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发展改革工作的新探索新进展新成效,不断深化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经验的理解和把握,紧紧围绕新形势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和推动发展改革工作,不断破解经济发展难题,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

二是积极应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更加重视世情分析,跟踪研判国际形势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时研究提出应对之策。深刻洞察国情变化,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密切关注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新期待,敏锐把握经济运行中的苗头性倾向性趋势性变化,提前做好政策预研储备。

三是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担当作为。对照“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宏伟蓝图,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创新完善宏观调控,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兜住民生保障底线,积极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是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更大的气力抓紧抓好党的建设,持续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定不移地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统一领导,真正把“四个意识”贯穿体现到起草文件、制定政策、推进改革、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等发展和改革的实际工作中,持之以恒推动党风政风作风建设,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发展改革干部队伍。

民政部党组书记、部长 黄树贤——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开创民政事业改革发展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从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谋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系统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科学回答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等重大问题,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为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奠定了重要政治基础、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讲话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光芒,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对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力量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思想深邃、给人启发、使人鼓舞、催人奋进。讲话实事求是论述我国发展重大历史性成就,坚定了我们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与自觉;准确判断世情国情党情、正确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为我们正确研判形势、准确把握发展定位和思路提供了科学指南;高度重视理论建设,不断在理论上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为我们自觉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作出新部署,为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确保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提供了根本遵循。

民政部門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紧密结合,不断加深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学习领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要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狠抓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强力推进民政事业改革创新,坚定扎实做好各项民政工作,更好发挥民政在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积极作用。要加强基层民政工作,深入开展基层蹲点调研,把党中央民政政策措施真正落实到群众身上。要加强机关基础工作,健全制度措施,提高机关运转和管理服务效能。要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民政系统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民政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

国务院法制办党组书记 袁曙宏——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气势磅礴、内涵丰富、论述深刻、催人奋进,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非凡的理论勇气、高超的政治智慧、强烈的使命担当、赤诚的为民情怀,进一步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和行动、凝聚了全党的意志和力量,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政治和理论基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讲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旗帜引领方向,道路决定命运。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强调必须高举这一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四个自信”,明确宣示了我们党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强大定力。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富强中国、才能复兴中国。

讲话是指引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的科学指南。思想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民族的灵魂。伟大的时代变革需要产生划时代的思想,而伟大的划时代思想又深刻影响和作用于伟大的时代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之所以能取得伟大的历史性成就,最根本的是我们党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正确引领。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必将引领我们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讲话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行动纲领。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行动纲领,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及其从事的伟大事业至关重要。现在,我们正处在即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节点和交汇点,亟须确立立足现在、面向未来的行动纲领。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准确把握我国发展所处历史方位,深刻阐明了未来较长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军令,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凝聚起8900万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共同意志,汇集成13亿中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创辉煌的磅礴伟力。

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 曲青山——新的历史起点 新的发展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我认为,这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判断。认真学习领会这个政治判断,对于我们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并以此指导和推动各项工作,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抓好各项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文化实力、军事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不断提升。历史性的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这份实实在在的成绩单,会极大地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继续奋勇前进。

历史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党的坚强领导和党的创新理论的正确指引。具体地讲,就是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正确指引。

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领导核心。习近平总书记以一个无产阶级政治家的胸襟和气魄,以一个大国领袖的气度和风范,以爱民为民的历史责任担当,以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在重要的时刻担负了重要责任,在关键的时候起了关键作用,展示了治国理政的雄才大略。邓小平同志说:“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恩格斯在《论权威》中曾深刻形象地论述过这个问题。他认为,航行在汪洋大海上的船,在危险关头,大家的生命能否得救,就要看所有的人能否立即绝对服从一个人的意志。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眾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杰出的领袖人物也对历史产生着重要作用。这个作用的具体表现就是顺应时代潮流、代表人民意愿,对历史发展起着加速的推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当今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正是起了这样一个不可替代的重大关键作用。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我们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的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党和国家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五年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继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科学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新华社党组书记、社长 蔡名照——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总揽全局,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新的部署,描绘了党和国家发展新的蓝图,深化了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辟了党的创新理论新境界,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是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政治宣言,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理论基础,为全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从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他高超的政治智慧、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历史担当,深切感受到讲话中洋溢着的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信念追求,令人感动,令人崇敬。我们由衷地為我们党有这样的核心、这样的领袖感到骄傲。我们相信,讲话必将极大振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信心和斗志,为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凝聚起无往而不胜的磅礴力量。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新华社的首要政治任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结束后,新华社党组立即召开党组扩大会认真学习,并向全社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7·26”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讲话的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抓好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要以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谋划全社新闻报道和改革发展,围绕关键领域、重点工作,加强调查研究,做好政策设计,制订工作方案,着力提升履行职责能力水平,使之与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变革相适应,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发展阶段相适应。

随着党的十九大日益临近,作为党中央“喉舌”“耳目”,新华社要根据中央要求和中宣部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好迎接党的十九大报道,深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宣传报道,加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历史性变革宣传报道,统筹重要节点和重大活动宣传报道,稳妥做好社会热点问题舆论引导,强化导向管理和阵地管控,把握好报道时度效,大力营造团结奋进的主流舆论强势,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中国社科院院长、党组书记 王伟光——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

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发表的一篇极端重要的讲话,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前的一次思想总动员、十八大以来党的创新理论的最重要的思想理论阐述,是党的十九大的最全面的思想理论准备。

“7·26”重要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讲话在科学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深刻阐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全面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治党治军治国理政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深刻回答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采取什么样的战略策略、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等重大问题,极大推进了党的理论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高度概括,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为开好党的十九大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

“7·26”重要讲话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作出重大战略判断。讲话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准确把握我国发展所处的时代坐标、所面对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对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和新的历史特征作出科学概括,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为我们党制定新阶段的大政方针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我们坚定“四个自信”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为我们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

“7·26”重要讲话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巨大理论勇气和卓绝担当,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极富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党治国理政新境界、管党治党新境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是我们党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贡献。

中国社科院作为党中央直接领导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作为党的重要理论阵地和意识形态重镇,要把学习好、研究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抓实。我们要把学习贯彻“7·26”重要讲话精神,与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5·17”重要讲话和致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40周年贺信精神结合起来,认真做好讲话精神的研究阐释和主题宣传,深入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建设,深入推进国家级综合性新型高端智库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认真做好党的十九大的思想理论、学习研究和宣传舆论准备,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求是》杂志社社长 李捷——以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创发展新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实现了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新的发展阶段,必然具有新特点。这个特点,可以用三个“前所未有”来形容。我们民族大踏步地前进,前所未有地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我们党勇敢地自我革命,前所未有地坚强团结巩固;我们国家迈上新高峰,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这个特点,还可以用“四个自信”来概括。这就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种自信,既来自于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更来自于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的鲜明对比。这个特点,还可以用三个“意味着”作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这个特点,还突出地体现在发展与需求的阶段性变化上。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新的发展阶段,必然要有新要求。这个新要求就是,我们要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这个新要求还包括: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的结合上进行思考,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来思考,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进行思考;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更准确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解决我国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好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更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为人民托付给我们党的庄严历史使命。

新的发展阶段,必然要有新思路。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就是我们保持政治明白、理论清醒、实践坚定的指路明灯,就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有了科学理论为指导,我们就能做到,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牢牢占据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实现人类美好理想的道義制高点。

猜你喜欢
总书记特色习近平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时局图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标题党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