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黄镇九月杂技庙会对当代杂技发展的价值与意义

2017-09-07 06:22孙自然吴桥县文广新局
杂技与魔术 2017年4期
关键词:黄镇庙会专业性

◎ 文︱孙自然(吴桥县文广新局)

试论黄镇九月杂技庙会对当代杂技发展的价值与意义

◎ 文︱孙自然(吴桥县文广新局)

黄镇亦名黄家镇,位于现今吴桥县与宁津县的交界处(今属山东省宁津县,该县1965年前属河北省)。黄镇九月杂技庙会始于明代崇祯年间,结束于卢沟桥事变日寇侵华之后的1940年,前后历经500余年,对中国杂技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杂技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是中国传统的专业性杂技庙会,它忠实地记录了当时中国民间杂技的繁荣与昌盛。

黄镇九月杂技庙会的形成是杂技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与当时民间杂技队伍不断壮大,杂技艺术不断提高有关,特别是当时杂技艺人长年漂流在外、因通信技术落后平时很难有机会碰面,迫切需要一个交流技艺、买卖道具的机会和场所。黄家镇是一个历史古镇,地处杂技之乡中心,这里的杂技艺人与江湖各业人士接触很多,为杂技庙会的形成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黄镇九月杂技庙会自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五开始,历时一个月。庙会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艺人,近则宁津、吴桥、陵县,远则黑龙江、吉林、福建、广东、广西,高手云集,群英荟萃。路途较远的艺人,因其农时不同,从八月就往黄镇赶,有的直奔而来,有的则边“撂地”(演出)边赶路,大都在九月上旬来到。他们或招兵买马、充实班底;或拜师访友,切磋技巧;或增置设施,一展宏图。庙会结束后,艺人们便各自出外演出,闯关东、进陕甘、下南洋、赴英美,为了生计再次踏上奔波之旅。但无论走到哪里,来年都会再来黄家镇参会。周而复始,年复一年,黄镇九月杂技庙会便由此传扬中外。在杂技艺人中曾流传这样一句话:“不赶九月会,不算生意人。”显示了对黄镇九月杂技庙会的高度评价。黄镇九月杂技庙会始于魔术、杂技行业,随着不断发展和影响的日益广泛,一些从事戏剧、曲艺、“儡子戏”(木偶戏)以及“拉洋片”的艺人也慕名前来参加,因此亦有“千台戏”的美誉。

庙会上的各种道具和演出设施品种繁多,非常丰富,杂技魔术类小到小碗、彩豆儿,大到数丈高的刀山架子;兽类从本地的鼠、狗、蛇、羊到外地来的虎、马、蟒、熊;杂技、武术兼用的器械从刀、枪、剑、戟到钩、槊、鞭、锤;演出设施从钩、杆、绳、索到棚圈、影身、网子等应有尽有,非常齐全。庙会上道具交易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固定门店式,二是临时摆摊式,三是杂技班、团、组参加交易,连同节目、道具、人员,一同签订交易合同。

黄镇九月杂技庙会总体可归纳为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历时长,时间跨度大;二是参会人员多,影响范围广;三是专业性强,在买卖交易、技艺切磋、搭班插伙、拜师收徒等一切活动的交谈中都使用杂技隐语——“春典”,“搏春”“盘道”贯穿庙会的始终。四是内容丰富,“艺人百种,戏分千台”。既是技艺比武竞技场,又是道具展示展销会,既是演出组团的交易所,又是各类艺术的大舞台。尽管当时的一些交流方式、销售渠道等已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但是研究、借鉴黄镇九月杂技庙会对现代杂技文化的发展仍具有积极意义。

目前,国内尚无如此大规模、大范围的民间杂技专业性庙会,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尤其是在黄镇九月杂技庙会的发源地,因历史原因被迫消亡后再未举办过。是现代的杂技文化艺术不再需要吗?是现在没有举办的客观条件吗? 不是的,实际上此类庙会对重塑一个地域的杂技文化氛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积极的意义,也是发展文化产业一个好的思路和突破口,当地政府可借鉴当时的积极因素,结合现代化的创意,打造新时代的杂技专业庙会。要与目前各地举办的文化博览会、展销会等相区别,要突出艺术性、交流性、平台性,更要突出基层杂技艺术工作者和群众的参与性,降低参会门槛。政府的作用就是提供平台,保障服务,综合杂技艺术工作者或杂技演出团体的需要,以及发展杂技文化艺术,壮大杂技文化产业的需求,来规划场地,配备设施,设置会期、招揽项目,加大宣传推广。

当代杂技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并向产业化方向大力发展,举办好规模化的杂技专业性庙会具有很好的时代契机,政府主管部门应借机乘势,挖掘传统杂技文化内涵,做足当代杂技文化文章,重现当年黄镇九月杂技庙会的繁盛,并赋予全新的时代特色。■

猜你喜欢
黄镇庙会专业性
气象宣传新闻性和专业性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声博雅徐兆宪 音响零售,品牌+专业性不可或缺
元宵节,逛庙会
中调协下发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专职人民调解员登记通知
中宇银太陨石鉴定有限责任公司:专业性陨石鉴定机构
回到“风”中——评《行好:乡土的逻辑与庙会》
传统庙会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建构——以绍兴舜王庙会为个案的讨论
逛庙会
中国驻美联络处主任任上的黄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