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限于丘陵为主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滞后和其他因素的制约,南充市农机化发展水平不高,造成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农机农艺结合不够紧密是其中主要的原因。农机农艺融合,相互促进,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要加快南充市现代农业发展,就必须强化农机与农艺结合的方式、发展方向和促进措施等问题。
关键词: 现代农业;农机;农艺;研究
雖然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发展,但是限于丘陵为主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滞后和其它因素的制约,南充市农机化发展水平不高,如:水稻机械插秧、玉米、花生机械化收获刚刚起步,油菜机播、机收水平处于起步阶段,胡萝卜、黄豆、红薯、辣椒等收获环节的装备尚处于试验试制阶段,畜牧水产养殖业、林果业、农产品初加工和设施农业等机械化发展也滞后于实际需求。造成的原因固然很多,但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农机与农艺结合不够紧密是其中主要的原因。
农艺的内涵是指农业生产工艺过程及其相应的操作技术,农机的内涵则是指为实现农艺过程而设计制造的相应农机具及其应用技术。农艺技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和手段,农机是农艺技术应用的载体;农艺农机都是为农业生产服务,是以取得农业生产效益最大化为目的的。如一套凸凹模具,相互依托、相互制约。厘清农机与农艺紧密的内在联系,是农机与农艺协调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
1. 理顺农机与农艺的关系
1.1农机、农艺都服务于农业生产
农艺农机是现代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农业的优质、高产、高效。农艺的深层涵义是生物学理论与实践,是获得农作物产量的生产过程;农机的深层内涵是机械学原理与技术,是人类为了获得农作物经济产量在生产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手段。农艺为农业生产服务,农机为农艺服务;先有农艺,再有农机,它们都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
1.2农机与农艺相互制约, 相辅相成
农机是农艺技术实施和实现的载体,农机与农艺的最终结合点是为农作物生长和生产创造优良的环境和条件。农机适应于农艺的需要进行研发,因为农作物有特定的生长环境和生理需要,农机根据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种植环境、种植制度、地形地貌等要求,为达到农艺技术实施效果进行研发,实现农机与农艺的密切配合。
1.3南充市农机与农艺现状
在过去三十多年中,南充市有条件的一部分土地是由原中、小型机械翻耕地,后逐渐变为微耕机旋耕灭茬耕整地的耕作方式。化肥使用和连年灭茬免耕,导致土壤耕层只有12~15cm左右,土壤板结严重。全市以顺庆区、嘉陵区和西充县为代表的近十年来的现代产业农业、观光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和设施农业(如大棚化农业)等现代农业的迅猛发展,又产生了许多新农艺及其配套的新农机(具)需求。
2. 农机与农艺在现代农业实施中的作用
2.1现代农业对农艺有了更高要求
农艺技术的发展总是围绕“操作简便、降低成本、稳产高产 ”等生产目标来进行的。降低生产成本,对现代农业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纵观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快、机械化水平高的重要原因是农机与农艺结合越来越完美:不光强调农机一定要适应当地农艺的要求,而且从生物学角度、农艺角度科研力度大,研发有利于农业机械化作业的新品种、新农艺等。新农艺为机械化作业创造条件,促进农机化的发展。现代农艺向着基础性作用和系统性并操作实用性方向发展,促进农民提高文化素质,推动农民就新农艺相应地带动农机进行变革提出要求:比如保护性耕作逐步替代了传统的铧式犁翻耕机,普及旋耕机耕作技术。
2.2农机与农艺有机结合的要求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过程中,农机与农艺的结合通常有五点:首先是做到农业制度区域化、最优化和规范化,减少工业对机具的重复研制和开发;其次是按照因地制宜,用养结合、便于农机作业等需求,确定耕作制度;再就是农机设计时注意一机多用,功能复合和高可靠性等性能要求,以适应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多样性和工作条件的恶劣性;四是因农机投资大,研发周期长,农艺变化不宜频繁;五是政府部门必须加强组织与协调农艺、农机工作者的配合,把现代农业生产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长远经济效益结合起来。
2.3 农机是现代农业应用新的耕作技术的基础条件
结合南充市农业生产的现状,包括:免耕播种施肥技术;秸秆残茬与表土处理技术;杂草及病虫害控制技术;深松翻土技术这些农艺要求的实施都必须通过与农业机械的有效融合才能实现。近这些农业生产新举措,经济效益显著。比如一台免耕播种机可以一次性完成破茬开沟、深施肥、播种、覆土、镇压全过程,据我们检测使用免耕播种机每亩节约作业成本30~40元左右。
2.4 农机与农艺协调发展是劳动力转移的根本保证
根据调查,由于这几年采用了先进技术、先进机械从事水旱田作业,不仅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节约了农业生产成本,也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为我市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一台小型免耕播种机作业效率在2~3亩每小时,比人工作业可提高二十倍以上。
2.5 农机与农艺结合的科学方式
一是农机服从农艺,但农机发展被动;二是农艺服从农机,这样农艺又受制于农机的特性;三是农机农艺共同协调发展,也就是相互妥协,相互适应。第三条路才是一条健康的发展之路,才是科学的结合方式。
3. 农机与农艺协调发展是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
3.1现代农业的内涵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标志就是要使农业劳动生产率有一个巨大增长,是各国农业现代化的首要特征。农业设施装备发达、生产技术先进,组织经营高效,服务体系完善,这几条是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
3.2 农机与农艺的矛盾
农机和农艺之间矛盾主要表现是:农机与作物品种之间的矛盾,农机与耕作制度之间的矛盾,适宜机械化操作的农机与适宜手工操作的农艺之间的矛盾,农机的单一性与农艺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等等。
3.3 农机与农艺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农机既服务于农艺要求,又促进农艺的变革。这几年南充市大力提倡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机械化收获技术,这就要求育秧必须符合机械化插秧要求,再用传统小棚育秧,人工插秧方式种植就落后了。因此,农机必须为农艺服务。反过来农机实行深松深翻,保护性耕作也必须符合农艺要求,根据农艺要求进行技术操作。把机械化生产水平建设成为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才能稳步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不但有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而且对于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明确促进农机农艺协调发展的目标任务
根据南充市的农业发展现状,加强管理部门相互协调、科研单位联合攻关、推广机构相互协作,建立农机农艺协调机制,推动栽培和养殖方式的改进和作物品种的选育,形成农艺农机相适应的技术体系,并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为农机化作业创造条件。各级农业、农机部门要结合各地实际,分析研究十三五期间农机化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农机农艺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制定推进方案。针对农机农艺融合的关键环节,争取政府的专项财政资金,保证农机农艺技术研究、新技术推广、新机具研发、试验示范工作的开展,组织农机和农业科研推广单位、生产企业联合攻关。
农机农艺紧密协调发展是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吉林农业》2016.2 期《加强农机农艺融合 推进农机化发展》.
[2]《农业与技术》2016.22期《加强农机农艺融合 促进农机化快速发展》.
[3]《农机科技推广》2004.6《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影响因素及对策》.
[4]《农业技术与装备》2011.13期《农机与农艺融合的思考》.
作者简介:罗城, 1963.11~,男,汉族,籍贯西充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机械设计与制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