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峰伟
摘 要 本文介绍了液晶电视实现高色域的各种方案技术,并对各种方案技术的原理、优缺点等进行了对比,可供实际工程应用参考。
关键词 液晶电视;高色域;方案对比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93-0033-02
随着液晶电视的推广及液晶背光模组技术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液晶电视的画质要求越来越高,其中涉及到亮度、视角、色域等关键性指标,对消费者选择电视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
从技术角度来分析,实现高色域有很多方案,每种方案也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1 液晶电视色域的概念
色域又称为色彩空间,在液晶显示系统中能够产生的颜色的总和,在CIE色域空间图中通常定义为三基色构成三角形面积。
色域覆盖率:表现显示系统色彩还原能力;在CIE 1976 UCS 均匀色空间u′v′坐标系色度图上,三基色(R、G、B)色度点组成的三角形色域面积,或多元色显示器各元色色度点组成的多边形色域面积,占(u′v′)色度空间全部光谱(从380nm~780nm)面积(0.1952)的百
分比。
液晶电视领域色域、色域覆盖率常用标准:
NTSC标准:1953年,美国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简称NTSC),基于CIE1931色度图制定的标准;
sRGB标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数字影像的色域标准;
DCI标准:数字电影倡导联盟(DCI)制定的数字电影标准;
Adobe RGB标准:由Adobe公司提出,主要用于印刷出版、图片处理等。
2 液晶电视高色域实现方式
见图2。
3 LED背光各种提升色域方案比较
见表1。
4 结论
本文介绍了液晶电视实现高色域各种技术方案及优缺点对比。
由于成文时间仓促及作者水平有限,文中难免有不当之处,恳请读者及同行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徐洋,郭冬霄,程安宇,等.基于CIE1931的顏色识别方法研究[J].电视技术,2012,36(5):12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