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伟
4岁的男孩儿小楠,因咳嗽7天、发热3天到某医院就诊。询问病史得知,患儿7天前由家人陪同到商场游玩后出现咳嗽,家人认为是“感冒”,自行给予抗病毒口服液、小儿咳喘灵口服3天,未见效,并出现咯黄痰,故到某诊所就诊。医生诊断为“细菌感染”,给予羟氨苄青霉素口服和对症处理4天未见效,故转某医院进一步治療。患儿既往无特殊病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发现,患儿腋下体温38.7摄氏度,心率128次/分,呼吸27次/分。急性病容,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鼻无分泌物,唇无紫绀。咽充血,双腭扁桃体Ⅱ度大,见脓点。颈软。双肺叩诊清音,未闻干湿啰音。心律整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化验血常规,白细胞总数15.0×109/升,中性0.92,淋巴0.23。拍摄胸片,心肺未见异常。考虑存在耐青霉素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抽血送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试验后,即给予苯唑西林钠片口服及对症治疗。口服本药1天体温降至38摄氏度;2天降至37.8摄氏度,其他症状缓解;3天体温降至36.5摄氏度,咽充血、脓点消失,有少量咯痰。血培养见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对苯唑西林钠敏感。继续巩固治疗3天,随访7天未见复发。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环状软骨以上部位的感染。全身症状可见发热、呕吐、腹泻、烦躁等;年长儿可诉头痛、畏寒;也可有上腹痛。局部症状有鼻塞、流涕、喷嚏、咽痛和咳嗽,新生儿、小婴儿可因鼻塞拒哺。体查见咽充血肿胀(病毒感染);或咽明显红肿,腭扁桃体肿大充血、有黄色渗出物(细菌感染)。随病程发展分泌物由稀变稠。双肺呼吸音粗,无干湿啰音。胸片正常。病毒感染白细胞总数偏低或正常,早期中性可稍高;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和中性均高(严重时可降低)。一般3~4天自愈,否则应考虑并发细菌感染(如本例)。
由于儿童免疫力低下,血和呼吸道IgA低,故易患本病。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天气多变、护理不当等均可诱发本病。病原体主要为病毒(鼻病毒、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及肠病毒),其次为细菌(β型A组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及葡萄球菌,偶为肺炎支原体)。用抗病毒药3天无效应考虑并发细菌感染(或一开始即有细菌感染)。使用一般青霉素无效并见脓性分泌物、痰黄时,应考虑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取血行血培养后即用抗耐青霉素酶药试验性治疗(如本例)。
苯唑西林钠为半合成抗青霉素酶青霉素,其R-侧链苯基异恶唑基团形成空间位障,保护β-内酰胺环不被酶及酸破坏;在苯环上引入卤素提高血药浓度,增强抗菌活性。因耐酸耐酶,故不被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青霉素酶破坏;因活性增强,更适宜抗耐青霉素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临床上主要用于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脓胸、烧伤创面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骨髓炎和败血症等。使用时儿童每公斤体重50~100毫克/天,分4~6次口服。口服后胃肠道吸收良好,但食物可影响其吸收,故宜在饭前1~2小时服用。空腹1次服药60~90分钟血药浓度达到高峰,有效浓度维持2~3小时,血浆结合率90%~96%,约60%~70%以原形从尿排出。与主要抗革兰染色阴性菌药的氨基甙类联用可起协同作用。
本品不良反应有消化道症状、过敏症状,大剂量有神经系统症状;偶有中性粒细胞减少、转氨酶升高和出血。与青霉素有交叉过敏现象。近年发现婴儿大量使用可致血尿、蛋白尿和尿毒症,故新生儿慎用;肾功能重度异常者应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