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辛红梅 张成东
党旗引领合作社 助推百姓奔小康
——陕西省靖边县鸿丰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纪实
■ 文 / 辛红梅 张成东
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鸿丰蔬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现有成员208户,带动周边农户522户,种植设施蔬菜1100亩,大田蔬菜1.2万亩。2012年,合作社被评为陕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百强示范社,2014年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合作社商标“鸿丰”被评为“陕西省著名商标”,生产基地通过了无公害认定,并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15年,合作社成员人均纯收入3.05万元。
发展合作组织,服务区域经济。为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按照“支部牵头、合作社服务、群众受益”的原则,榆林市靖边县黄家峁村村支书闫志奇成立了以村党支部班子成员为骨干、以蔬菜种植户为主体的鸿丰蔬菜专业合作社,并被选为理事长。合作社狠抓物资、技术、销售服务,实现了统一管理,为农户解决了“决策难、技术难、资金难、销售难”四大难题;积极探索“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助推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致富。为了便于对外合作,2010年,理事长闫志奇创办了靖边县鸿丰农产品有限公司,并加入合作社,专门负责合作社市场营销,公司创办以来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农产品销售额达亿元,提高了合作社及周边村民的收益。
胡萝卜加工车间
强化示范引领,转变村民观念。2007年,闫志奇率先种植了10亩拱棚蔬菜,并给农民们讲解、分析设施农业的优势、收益,聘请专家讲座宣传,组织种植大户外出参观,增强村民发展意识。鸿丰蔬菜专业合作社成立后,采取种植大户带多户、多户带一组、一组带一村的办法,突出连片开发和建设,大力发展大棚设施蔬菜产业。同时,闫志奇带领合作社成员摸索全国蔬菜市场,了解蔬菜生产销售市场规律,充分利用全国7月—9月市场胡萝卜销售空档期,合作社确立了发展胡萝卜产业的思路。2008年至今,已形成了胡萝卜、设施果菜、大田杂菜等“精、专、新、特”的产业格局,为合作社及村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15年,胡萝卜销售市场异常火爆,合作社成员销售收入超100万元的有2户,50万—100万元的有99户,10万—50万元的有203户。
整合农村资源,科学谋划产业。合作社以发展蔬菜产业为核心,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理念,调整产业结构。一是设定“三个1”发展目标,即人均1亩高产玉米、1亩大田蔬菜、1亩设施蔬菜。二是按照“小规模、大群体”的思路,积极发展家庭养殖业,为特色蔬菜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有机肥,形成畜多、肥多、菜多、效益高的家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三是规划设施拱棚种植基地和大田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等“两大基地”。四是确立8个示范组,以点带面,发展种植大户。
狠抓技术培训,发展订单农业。在技术方面,合作社摸索出“拜师洋专家,培育党员土专家,农民发展自己的小专家”模式,“洋土”结合,成效显著。一方面,从山东、陕西等地聘请专家对成员进行培训指导。另一方面,培养当地党员土专家,发展农民小专家,将土专家和小专家作为合作社的骨干,为成员的生产提供技术服务。同时,合作社还提供了“三包一条龙服务”,实行党员包户,一人包16户,产前包指导、产中包服务、产后包销售。在蔬菜的销售方面,靖边县鸿丰农产品有限公司基本实现了订单农业模式,帮助合作社将胡萝卜等蔬菜远销山东、武汉、广州、成都等地,并通过山东客商出口韩国、越南等国家。销售体系的建立,保证了产品在市场行情不好时也能销售出去。
加大投入力度,夯实发展基础。合作社以蔬菜产业为重点,逐步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增强了产业发展后劲。一是大力推广名、特、优主导品种和高效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控等农业主推技术,并通过科普赶集、现场会、组织技术人员到村等方式开展技术培训。二是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实施新打机井、架设高低压线路、铺设通村组道路、平整土地、新建设施水果大棚、新建蔬菜加工车间、蔬菜展厅、修缮蔬菜交易场所等工程,为设施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近10年的生产经营实践,合作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调动了农民发展蔬菜产业的积极性。合作社带动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08年的6400元提升到2015年的3.05万元,几乎实现了八年翻五番,极大地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
二是发展了循环农业。合作社带动黄家峁村形成了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现有养羊专业户150多个、温棚养猪户300多个,羊存栏7840只,生猪存栏3900头,家禽存栏3000只,养殖业年产值达到600多万元;生产的蔬菜绿色、无公害,“鸿丰”蔬菜商标被评为“陕西省著名商标”。
三是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投资500多万元,打井、改造农电、铺设地下管道、修建乡村道路、改造中低产田、建沼气池,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合作社现有办公及培训基地一处,占地2000平方米冷藏保鲜库、蔬菜加工车间各一处,7000平方米蔬菜交易市场一处,蔬菜展厅一处。
四是培育了一批职业农民。合作社2011年成立了“鸿丰”农民培训学校,常年从山东、北京等地聘请专家对农民进行培训,使种养大户转变了观念,提升了技能,发展了特色产业,成为了职业农民。2015年开展实用技术培训80场次,累计培训村民达1800人次,发放资料1万多份。
市场引领是合作社成功的先决条件。有准确的行情信息和稳定的销售市场,以市场为引领,开展订单农业,实现了产销无缝对接,是现代农业成功的先决条件。
技术服务到位是合作社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蔬菜产业尤其是设施产业发展对技术的要求特别高,从目前的实践看,凡效益好的合作社则技术支撑能力强,凡效益差的则技术支撑能力普遍不足。所以要推进设施产业发展,政府必须重视骨干技术人才、乡村人才和农民专家的培育,探索建立技术服务保障机制,为合作社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合作社是产业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合作社引领的“小规模、大群体”种植养殖方式,体现了适度规模经营、良种化、标准化、市场化等经营理念,解决了其他组织形式下劳动密集型农业生产低效率的问题。同时,在自然条件差、集体经济弱的农村,探索实行村社协作、共谋发展的管理机制,可有效加强互助协作,发展本地优势产业,实现共同富裕。
(作者单位:辛红梅,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岔河则区域农业技术推广站;张成东,陕西省榆林市农业局经营管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