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彼得·富尔曼王岩松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日前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的指导意见》,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指明了长期投资的战略方向和国际化发展蓝图。
该新规来得正是时候。在此之前,中国投资人和美国硅谷科技公司的关系已迅速降温。除了中国从去年开始着力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之外,更具杀伤力的原因在于美国政府对中国企业在美投资展开了“最严厉”的审查,否决多项中国企业的并购和投资项目,并将更多项目放在“审查中”的烈火上炙烤。
这让很多坚信中美应合作共赢的人深感沮丧。一个更好的世界需要中美在芯片、机器人、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等关乎人类未来的重要领域开展更深入、更广泛的合作。但这些前沿领域的中国投资却在美国屡吃闭门羹。
我们该怎么办?其实可以“请进来”。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一直鼓励的吸引外商投资的扩大升级版。我们现在有家底来自己投资了,那就不妨用大方的政策、广阔的市场和完善的生产能力吸引美国、欧洲、以色列等地区和国家的早期高科技公司搬来中国。
对于亟需发展资金、应用市场的国外初创企业和亟需前沿创新技术、人才的中国来说,这将带来双赢局面。现在中国拥有齐备的助力初创公司成长壮大的核心要素:资金、市场、高素质的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在很多行业,比如高端制造、机器人和新型电池技术等,中国可为企业提供较之美国更好的机会和更大发展空间。对于那些发展良好的初创企业,中国资本市场也会给予它们比在美国更容易的上市机会和更慷慨的估值。对中国来说,国外初创企业落地发展也将创造工作岗位,贡献税收,提升本地研发实力等等。这样“本土化”的收益,远比万里迢迢跑到硅谷投资来得实在。
中国已经吸引很多华裔和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那么合乎逻辑的下一步,就是吸引美国和其他国家早期创业企业来华扎根发展。这也正好能弥补之前大多美国高科技企业的一个重大战略失策:它们通常把中国市场作为企业成熟后的“增长点”,而事实是中国更应成为高科技企业的“起跑点”。▲(作者分别是中国首创投资公司董事长和首席运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