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半岛电视台9月3日报道,原题:伊斯兰堡的一个中国生活片段坐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一个繁忙购物中心的露天厨房里,徐章琰(音)似乎并不拘谨。这名魁梧的厨师不时拿自己无法与顾客交流的现实取乐。“不准说英语”,他笑容满面地说,“不准说乌尔都语。”他身后,妻子正为楼下的顾客包饺子。他们的主要客人是在巴越来越多的中国人。
如今巴基斯坦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大量中国餐馆、杂货店、宾馆和语言中心,徐氏夫妇开办的拉面馆就是其中一个。投资高达560亿美元的中巴经济走廊正为这股热潮推波助澜,中资企业正在巴各地修建道路、发电厂和工业园。
如今该走廊的首批“早期收成”基础设施项目正逐渐完工。“我们把今年称为早期收成年”,中国驻巴大使馆临时代办赵立坚说,该走廊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巴发展经济……加快工业化进程。”
数据显示,中巴经济走廊规划建设的43个项目已使在巴中国公民人数增加两倍,达到3万多人。此外,路透社报道称,去年7.1万中国公民曾持短期签证赴巴。随着更多中国工程师、管理和工作人员涌入,巴出现大量专门迎合中国人需求的超市、宾馆和其他商家。
赵立坚表示,他经常光顾这些新开的中国杂货店,购买中国传统食材。“大多数食品和调料都从中国进口”,伊斯兰堡某商店经理宋彰(音)说,“除(食用)油外,其他都来自中国。大部分顾客也都是中国人。”几公里外的另一家商店亦是如此,店内堆满印有中文标签的产品。“许多(当地人)走进来都大吃一惊,以为到了北京呢”,该店经理哈桑说90%的客户是中国人,“我们开这家店是因为经济走廊正吸引众多公司和投资者纷至沓来。”
一些中资企业正每周向巴各大城市和有关项目工地发行巴首份中文报纸,还推出中文快递服务和便于中国人订餐的智能手机App等。这些意在成为中巴之间的桥梁。
为确保在巴中国人的安全,巴已宣布加强签证管理并组建安全部队保护中国公民和经济走廊项目。但对徐章琰来说,安全问题似乎很遥远,他正与妻子为下午忙碌的生意做准备。在生意火爆的小店里,当地清洁员伊波拉尔已被迅速提拔为收银员兼“首席翻译”。▲
(作者阿萨德·哈希姆,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