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华
《英雄葬礼曲》
1848年,一场席卷欧洲的大革命全面爆发。3月15日,布达佩斯发动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掀起了匈牙利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的高潮。哈布斯堡王朝为了镇压革命运动,1849年5月,出动11万奥匈帝国军队加入战争,沙皇俄国也纠集14万军队两面夹击,匈牙利人们的武装遭到了惨重的失败,大批起义将士、仁人志士惨遭杀害。
李斯特始终关心祖国的战况,每天从报纸上获取战斗的消息。不利的战况接踵而至,每一个失败的消息对他来说,都是一个又一个沉重的打击。
一天,李斯特从报纸上读到一首诗,这是他的朋友、著名诗人海涅发表的诗:“李斯特来了,还是那么高雅;原来在匈牙利的战场上,俄罗斯的武器未曾伤害他。自由变成了瓦砾,匈牙利到处都是血洼;可李斯特还是那么健壮,马车也没有被炸。”
李斯特读后,肺都气炸了,他怒不可遏,把报纸撕个粉碎。但转念一想:是啊,我为了祖国的民族解放又做了些什么呢?
想到无数战死的同胞,想到血流成河的布达佩斯,他胸中就像压着一块沉沉的石碑。他推开眼前正在创作的东西,开始把葬礼上沉重的脚步声写进乐谱。
几天后,李斯特放下厚厚的一叠乐谱,长吁一口气。现在,他觉得心情好多了,他不能为祖国的民族解放事业浴血沙场,却能把压在人民心头的巨大悲痛化成一个个音符。几天里,他完成了那部著名的交响诗—《英雄葬礼曲》。
《前奏曲》
1844年,李斯特根据法国诗人奥特朗所作的诗《四元素》(水、火、风、土)写了一部男声合唱曲。 当年,在马赛的一场音乐会上进行了首演。但演出效果很是一般,之后,李斯特便产生了将这首合唱曲改编成管弦乐曲的念头。
6年后,另一位作曲家乔吉姆·拉夫也看上了《四元素》,创作了一部管弦乐曲。
李斯特欣赏完这部作品,他的创作之火重新燃起。1851年,他给奥特朗写了一封信,表示将重新改写《四元素》序曲,并打算把它命名为《交响冥想曲》。其后几年间,李斯特反反复复,不断修改重写,但似乎一直没能达到满意。
1854年,李斯特偶尔读到法国浪漫主义诗人拉马丁的诗集《诗的冥想》,其中的一首诗《前奏曲》让李斯特大开眼界。诗中写道:“人生是什么呢?只不过是死亡之歌的前奏曲罢了。每一个美好的生命都是从爱而来的,但是,没有人能够避开暴风雨的袭击……”
读到这里,正值与卡罗琳的结婚请求多次被教皇拒绝,李斯特百感交集且忧怨交加。一时间,他的灵感迸发出来,沉积在内心深处多年的乐思流水般汨汨涌出,汇聚成一条新的音乐长河。
当饱含激情和忧虑而谱写的最后一个音符尘埃落定时,李斯特拿起书桌上的一支鹅毛管笔,提笔写下3个大字—《前奏曲》。
会晤瓦格纳
早在1841年时,瓦格纳曾经到巴黎拜见过李斯特,但那时瓦格纳还是一个无名小卒,李斯特已是威震四方的大师,瓦格纳在李斯特眼里并没有留下印象。
1849年3月,李斯特发现瓦格纳歌剧《唐豪塞》的谱本,决定将它在魏玛排练演出。瓦格纳闻讯,大喜过望,他毫不犹豫地给李斯特写信:“世界上没有一家剧院愿意上演我的歌剧……而您接受了它。这意味着,这部作品将得见天日。”
遗憾的是,瓦格纳因陷牢狱之灾,未能参加作品的首演。
后來,李斯特陆续将《罗恩格林》《飘泊的荷兰人》《尼伯龙根的指环》等相继推出,李斯特成了瓦格纳音乐的忠实捍卫者,瓦格纳从李斯特身上步步为营地登上歌剧界的顶峰。
经历8年轰轰烈烈的日子,李斯特和瓦格纳两位音乐界大家终于见面了。
1856年10月22日,为祝贺李斯特45岁生日,卡罗琳特意在苏黎世最豪华的旅馆—湖边博尔包租了整整一层。当瓦格纳见到李斯特时,几乎泣不成声:“你看,你已经把我变成了一个什么人啦?”
当晚,在苏黎世剧院举行的一场别具一格的音乐会上,李斯特用瓦格纳歌剧《女武神》的曲谱草稿上演钢琴伴奏,瓦格纳亲自演唱了其中的一大段唱段。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