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策略探究

2017-09-04 05:35徐建良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17年8期
关键词:小丑剪纸艺术

徐建良

剪纸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是广受大众所喜爱的艺术形式,也是小学艺术、美术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它制作材料、工具极其普通,制作方法方便简单,不仅有着审美价值,还有其实用价值,深受学生的欢迎。我校注重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艺术的教育与熏陶,在课程设置中加入了剪纸教学课,在美术课堂中加入和丰富了民间剪纸教学的内容。我们学校还被评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教学特色学校”。由于历史文化的影响,以及传统教学模式长期的作用下,很多小学剪纸教学还是以临摹范作或教师剪一笔学生练习一笔的模式,学生学的比较被动,主动性不够,一节课下来,往往全班完成了同一幅作品。这样一成不变的教学,学生怎么可能学的主动,作品怎么可能有灵气呢?小学生与生俱来的爱美之心与剪纸的热情以及由此引导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就会被扼杀。

现在教育心理研究表明,知识的获得与智力发展应以学生学会学习为保证。因此,如何在剪纸教学中运用自主学习的方式把过去的临摹同一张作品,剪同一张作业转变为学生自己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材质创作不同的作品就尤为的重要。在这几年我的剪纸教学中,就“提高学生剪纸的主动性”做了以下一些小小的尝试。

一、培养学习主动性,转变思想是前提

布鲁纳说过:“自主探索是学习的生命线,这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一)、兴趣引导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中的学生与民间的剪纸爱好者之间在学习的背景、组织与兴趣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再加以剪纸的技术性强、实践性高,在实施中往往使人忽视了对学生情感需要的关注,而教学一旦离开了人的情感参与,艺术只会让人索然无味,学生也会对它失去兴趣。所以,调动学生情感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对激发内部学习动力,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如我在教《滑稽的小丑》一课,首先是让学生观看小丑表演的图片或让学生观看小丑表演的动作等,让学生喜欢上这些小丑,接着就有了想剪小丑的冲动。同时,在学生了解了有关小丑的特点后讨论怎样用剪纸的形式来处理。再让学生分析小丑的滑稽之处,或者讲述小丑有关的动画片等,最后把自己所想表现的形象以及周围环境作进一步的练习,并且完成一幅作品,这样学生有一个自由发挥的余地,学生创作的兴趣更浓厚,创作的空间也更大,自主性也得到了发展。

(二)、和谐气氛促进自主学习。良好的剪纸学习氛围为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提供了较好的环境保障,运用剪纸知识本身的魅力吸引感染影响学生。对于一些有了较好的剪纸功底的学生来说,自主学习,自己动手剪纸比较简单,这些同学往往能剪出很优秀的作品。但对于一些剪纸比较薄弱的学生,我想老师就要多鼓励,给他们信心,给他们一些宽松和开放的气氛,让他们渐渐的喜欢上剪纸这门艺术。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常常允许学生把没完成的作业带回家里去剪,也允许他们剪出一些不理想的作品,只有学生觉得剪纸不是一种压力,而是一种享受时他们才会真真的爱上剪纸,才能剪出好的作品。

(三)、利用多种感观和途径,体验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运用多种方式参与剪纸活动,探究剪纸的规律,让学生体验剪纸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如可以在班级和学校多举行一些剪纸作品的展示和比赛,这样既提高了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剪纸积极性。再如让他们去生活中找剪纸艺术,学习多种剪纸的风格很有好处。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剪纸的活动,如过年贴窗花、去养老院送剪纸等等。

二、培养学习主动性,改进方法是关键

改进教法,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合作自主探究,在参与中表现,使学习活动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在融洽、宽松的氛围中培养学生敢剪、敢说、敢问、敢创造的精神,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适宜的气候土壤。

(一)、全班合作,相互学习。

传统的教学中是以教师传授技法为主,学生间的联系较少,缺少互相比较共同进步的机会。我在教学《快乐的学校生活》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图片,再分析同学活动时的姿势以及线条和块面的处理,通过示范,学生对剪法了解后,再让学生进行分析自己如何来完成一幅有趣的作品,通过练习,最后要求全班同学在一张长卷上共同完成一幅作品。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这时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挥,同学间的协助精神得到培养。通过共同剪纸完成作品,学生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剪纸的水平得到提高,学习的自主性也越来越浓。

(二)、方法更新,发挥想象。

受到传统剪纸的影响,学生头脑中剪纸的材料是剪刀和紙。而我在教学中允许学生用小刀刻,用手撕,能加入色彩的元素,能用学生想用的一切方法。这样学生乐意利用其它各种材料和方法来进行剪纸,效果也较理想、兴趣很高。如:“撕纸联想法”。将撕碎的纸片,在不同角度观看或拼摆图形,再展开想象,完成剪纸作品。这种撕纸、剪纸重在奇思妙想,这类剪纸构图新颖,自然巧合,形象生动,造型夸张,在“再创造”的过程中,会让人或惊或喜,学生能从中获得极大的满足与快乐,体验艺术创作的喜悦。在教学《小鸡》时,我就选用了撕的方法,使作品更能体现小鸡的毛茸茸的感觉。如:“添加法”。这种方法可以使作品更具有形式美感,在动物、人物或空白之处添加背景,使其更美,在形象外侧加上各种外框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我在教学《小女孩》一课时是这样安排的,学生之间或师生间共同讨论如何完成一幅作品,在用剪纸表现了小女孩以后,背景的处理可让学生各抒已见,进行讨论,教师尊重学生的选择,这样学生能够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作品。有的同学加了公园;有的加了学校;有的加了大街,甚至有的加了太空……还有的同学加了长方形的外框、波浪型的外框、心型的外框等。如“游戏法”。它是一种适合于学生并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如教学《剪影子》一课中,学生在欣赏了各式各样的剪影后,探究剪影的方法,明确了实物剪和影子剪这两种方法后,我请他们在太阳光下摆出各种各样的动作,再根据影子描绘剪制出自己的剪影,让学生在游戏中探究剪纸秘密,自主地学习知识。还有各种阳刻法、阴刻法、阴阳结合法,粘贴法等等。这样学生既掌握了剪纸的方法,又使作品富有变化,培养了自主意识。

三、培养学习主动性,融入生活是乐趣

《艺术课程标准》指出:“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学生通过艺术和日常生活的连接,可以丰富自己的艺术体验和感受,提高艺术感知能力,并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用艺术化的方式表现生活、美化生活、提高生活的质量。”因此,我们要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之中,更好地服务于生活,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知识活用后才能体验到自主学习的快乐。

(一)、将课堂的触角延伸到室外

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开展的教学活动,总是特别受学生的欢迎。毋庸置疑,新的环境激发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无限的猜想,它使得教学更丰富更生动。所以,我们提倡带领学生走出室外,来到操场里、教学楼前,植物园中写生,以身边的景和事作为素材创作剪纸,这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具挑战性,也使创作出的作品更贴近生活,童趣更浓厚。可以说每一幅作品都是学生的原创,每一次课外的活动都是自主学习最好的体验。

(二)、学以致用,融入生活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为艺术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剪纸既可欣赏,又有实用功能,可直接应用到生活中,它与生活联系的很紧密,很亲近,对学生能产生很强的吸引力。例如将剪纸张贴在窗户上就成为了窗花,也可以用它来装饰墙面、版面,作为礼花、礼品、藏书票等,每一种形式和学以致用的实用性都将有力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创作冲动,从而更加自主的去学习剪纸。如:教学完《剪窗花》后让学生“玩一玩”把窗花贴在自己教室的玻璃窗上,过一个快乐的六一节等。

埃德加富尔在其所著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并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让我们用剪纸这种形式,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加强剪纸教育的主动性,让剪纸所特有的艺术感染力,把孩子们培养成热爱美,创造美的新一代。

(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 浙江宁波)

猜你喜欢
小丑剪纸艺术
剪纸
幽默的小丑
纸的艺术
小丑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剪纸
勇敢的小丑
我像一个小丑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