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红
一年冬天,我的儿子约翰到位于芝加哥的我的母亲家玩。一天,外面特别冷,风吹在身上如刀割一般。一个小男孩站在我的店外,看着橱窗里的一件棉袄。“小家伙,你这么认真地在看什么?”我问他。
“我太冷了,我的父親没有钱给我买棉袄,我希望有好心人送我一件,可父亲说,只有上帝才会给我棉袄。”小男孩说。
“你的父亲是干什么的?”我问。“哦……你知道镇外刚修建完工的一条新公路吗?”小男孩说,“我和我的父亲都是那里的工人,可老板一直没给我们薪水,说等完成下一个工程再一起给。所以,我们今天晚上就要出发了,去附近的瓦特小镇修路。”
这个小男孩其实和约翰差不多大,顶多10岁出头,我觉得他挺可怜的,想要帮帮他,而且——橱窗里的那件棉袄只是一件样品,它后领里衬上有个硬币大小的破洞,不能卖。“你喜欢那件棉袄吗?”我问。
“喜欢。”小男孩说。我牵起他的手走进店里,把那件棉袄拿出来让他穿上,非常合身。我拍拍他的头说:“小家伙,你现在觉得暖和一些了吗?”“非常暖和!”小男孩说着就要走出店门,忽地转身问我,“你是上帝吗?”
“我不是上帝,我只是一个商人。”我告诉他。“不,你是上帝,因为我的父亲说,只有上帝才会给我棉袄。”小男孩感激地看了我一眼,向我道别离开了。
几天后,母亲打来电话,说明天天黑前她和约翰就会到家。我等了整整一个通宵,正在我急得不知所措时,他们回来了,此时已是第三天的中午。非常巧合的是,约翰身上穿的棉袄跟我送给小男孩的棉袄一样。不过,这款棉袄的生产厂商就在芝加哥,可能是我母亲买给约翰的吧。
“为什么昨天晚上没有到呢?是车子耽搁了吗?”我问母亲。
“你不知道,天快黑的时候,我们的车子在瓦特小镇旁的公路上抛锚了,只能等着第二天有人来修。我们在车上冻得发抖,幸好路边有个修路工人们住的工棚,工人们非常热心地给了我们热水。还有一个少年,他居然把自己的衣服脱了下来给约翰穿,我们对他说谢谢,你知道他对我们说了什么吗?‘不用谢,这是上帝的衣服!天哪,那个孩子太可爱了……”
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昨天晚上的事,可我却分心了,瓦特小镇?修路工?一个少年脱下的棉袄?我连忙拉过约翰,翻开衣服后领的里衬,结果,那里真有一个小小的破洞,就像是一枚硬币那样大……
(选自《生命时报》2016年5月13日,有改动)
写法出击
一件棉袄的温馨“漂流”,实际上是爱心的传递。“我”因为怜爱小男孩,把一件棉袄送给了他,小男孩因为怜爱冻得发抖的约翰,把“上帝的棉袄”送给了他,棉袄回到了原点,但其中却满溢着浓浓的爱,整个故事也因这一“巧合”而显得跌宕有致,趣味十足。作者在一些细节方面做了很多铺垫,如“约翰到位于芝加哥的我的母亲家玩”、样品棉袄“后领里衬上有个硬币大小的破洞”、小男孩要“去附近的瓦特小镇修路”等,在层层铺垫下,作者设置的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彰显了故事的精妙,也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宫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