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宇宏
华商后裔:成则暹罗王,则被灭族
◎段宇宏
后来的暹罗(泰国古称)王郑信祖籍中国广东澄海县,父亲郑镛是个破产农民。雍正年间,郑镛移居暹罗贩卖水果,后娶暹罗女子为妻。郑信从小被暹罗国封建王朝大城王朝的财政大臣收为义子,接受良好的文武教育,胆识非凡,很早便跻身于暹罗贵族阶层。
1767年,缅甸军进攻暹罗首都大城,已成为达府(泰国西部的府)太守的郑信率兵进京勤王。不料,缅甸军很快攻陷了暹罗首都,大城王朝覆灭,郑信只好带领残兵突出重围,一路南下,攻占了一个华商云集的东南海滨城市。
很快,战胜了大城王朝的缅甸军主力被调回国抗清,仅留下少数军队驻守暹罗。群龙无首加上驻守的士兵较少,因此暹罗大部分地区无人管理,全国陷入混乱,在缅军未占地区相继出现多个割据政权。
在战争的摧残下,暹罗粮食短缺,物价飞涨,哀鸿遍野。郑信委托华人海商集团从事贸易,获取巨额利润,用高于市价数倍的价格购买粮食赈济灾民,各国商人听闻来此地售粮可赚大钱,纷纷把粮食运到暹罗兜售,既解决了粮食短缺问题,也能逐渐平抑物价。各处难民获悉郑信所辖之地开仓放粮,于是纷纷赶来乞食,郑信把他们组织起来从军、种田、做工,有力地解决了人力资源短缺问题。
凭借着雄厚的财力和军事实力,郑信首先统一了东南沿海地区,之后收复首都大城。因为大城破败已极,郑信迁都到吞武里,再逐步吞并多个割据政权,使得暹罗重归统一,建立了吞武里王朝。
但郑信在暹罗的社会根基太浅,多少有点“暴发”的意味,正因如此,他比较多疑,与很多贵族、僧侣关系紧张。郑信企图完全控制佛教,要求僧侣们尊自己为佛陀,不从者施以酷刑,因此深深开罪了宗教界。除此外,郑信驱逐缅军后,对外战争太过频繁,而疏于巩固政权和经济建设,这为他的政权埋下了隐患。
1782年,郑信命大将昭披耶·却克里领大军与安南决一雌雄。不料在大军出征期间,大城出现了叛乱。
当年大城被缅军攻陷,城中有些居民把财物埋藏在地下,后来财物的主人不是死于战火,便是不知所终。暹罗复国后,挖宝藏成了热门职业,大城太守以抽成方式把挖宝的垄断权授予一位官员,但此官员名声很坏。因此当地豪强公然叛乱,大城太守只好逃到吞武里求救。郑信立即派大将披耶讪率京城卫戍部队前往征讨,却没想到披耶讪与豪强合兵一处反戈回击吞武里。此时,郑信的手中只剩下王宫卫队,自然难以抵挡,便与披耶讪协商,愿意退位,并在皇寺剃度出家。
接着,披耶讪向在前线的却克里发出邀请,请他回来接管吞武里。于是,却克里与安南签署和平协议,把主管大军后勤的郑信之子抓起来,迅速班师回国。却克里回到吞武里的第二天,郑信和他的子孙均被处死。
按暹罗传统,郑信贵为国王,人神合一,因此一般人不能触碰其身体,所以郑信是被装入天鹅绒口袋,遭檀香木棍击毙的。
编 辑/灯 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