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之风

2017-09-03 05:41徐尉源
做人与处世 2017年16期
关键词:梅贻琦蔡元培弟子

徐尉源

在黑暗的近代社会,无数仁人志士探索救国之路均告失败,给人们带来曙光的则是先生们,是他们用润物无声的谆谆教诲感化每一个弟子,培养了国家的栋梁,用行动诠释了爱和包容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

爱和包容,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氛围。

民国初年,北大仍是纨绔子弟的聚集地。蔡元培不顾北大腐败的名声,毅然接受任命。进校的第一天,他面对校役和师生们的庄重行礼,自己也脱下帽子鞠躬还礼,给北大吹进一股清新强劲的民主之风。民主是博爱精神的象征,也是包容的大化体现。

蔡元培聘用教师没有政治立场和学术风格的壁垒,无论是胡适、鲁迅等具有革新思想的新派人物,还是黄侃、辜鸿铭这样的传统学人,都同样录用。在北大的讲堂上,学生们可以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两派讲师各执一词,甚至开骂。蔡元培用民主和包容去对待师生,使北大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景象,也为后来这座高等学府的腾飞奠定了基石。爱让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和充足的干劲,从而自觉地肩负起历史的使命,去开创属于年轻一代的未来;而包容则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生发出自己新的见解,从而为所学的科目注入新的活力。

爱和包容,也是先生们对弟子春风化雨般的悉心指导。

“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而有大师之谓也。”一句话震惊了中国教育界的梅贻琦为人温文尔雅,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他也从不厉声呵斥,而是和蔼可亲地与之交谈。西南联大刚成立时,学生为各自的学校争得头破血流,偏激的领头学生被带到校长室训话,梅贻琦没有板起面孔,而是一直保持着儒雅的微笑,整个过程听不到一声训斥,只有平和的语调。学生们被校长“训”得泪流满面,梅贻琦送他们出门的时候还拍拍他们的肩膀,就像多年的铁哥们一样。以至于后来闹学潮时,学生们游行喊的口号第一句是“拥护梅校长”,第二句才是“打倒某某某”。有一顆爱心,才能生体人之情、谅人之怀,从而以学生为本,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有一颗包容之心,才能让学生从心底里敬重师长,于耳濡目染中见贤思齐,将先生的光风霁月薪火相传。

耶鲁大学是世界上著名的高校,而就在这座高等学府里有一只猫每天准时来听课,不跳不叫,乖巧伶俐。学校应学生请求,为它办了“学生证”和“毕业证书”。面对各界人士的批评,理查德校长曾做过解释,其中一句就是“这是对任何一个坚持者的尊重与爱,哪怕那只是一只猫”。这是一位有着爱心的校长才能放出的眼光,这是一所有着包容之心的高校才能作出的抉择。

教育乃立国之本,而先生们则是教育的身体力行者。先生们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教育事业,用尊重和爱去感化每一位弟子,把精神的火炬传给下一代。千百年前,范仲淹曾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在此致敬所有奋斗在教育事业上的先生们,你们为今日中国的教育立镜一面,呼喊千声!

江苏省阜宁县第一高级中学姜有荣老师点评

本文的亮色在于“大气”。作者把“北京大学”“西南联大”“耶鲁大学”放在一个文化维度上加以观照,洞察其对思想、学术、学生的胸怀和情怀,从而烛照其作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文化内核和气派,乃大手笔也。本文带给我们的写作启迪是,厚积才能薄发,作者正是在饱览了《先生》《民国风度》等有着一定厚度和深度的书籍之后,才历练出如此高远的眼界和境界。

猜你喜欢
梅贻琦蔡元培弟子
蔡元培美育思想之我见
蔡元培的气度
梅贻琦的“落荒而逃”
落荒而逃的梅贻琦
扫净心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