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文渊, 阮 坚, 王小燕
(广东金融学院 a.教务处,b.金融系 广州 510521)
·文经管类实验室·
以“互联网+实验教学”深化校企协同育人的路径探索
熊文渊a, 阮 坚b, 王小燕a
(广东金融学院 a.教务处,b.金融系 广州 510521)
实验教学是深化校企协同育人的有效途径,是校企协同育人的服务器、交换机与转换器。广东金融学院在多年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中探索出以“互联网+实验教学”深化校企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包括构建全景仿真实验教学体系,打造“互联网+”现代金融服务产教融合实验实训中心,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等3个重要内容,实现了实验教学与企业人才需求的精准无缝对接。
实验教学; 互联网+; 校企协同
实验教学与校企协同是大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1-3]。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列出的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十四条主要任务中,其中一大任务就是建立行业企业合作发展平台。建立学校、地方、行业、企业和社区共同参与的合作办学、合作治理机制[4]。另有一大任务就是要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要求高校根据生产、服务的真实技术和流程构建知识教育体系、技术技能训练体系和实验实训实习环境,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验实训实习中心[5]。一个功能集约、资源共享、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专业类或跨专业类实验教学平台、科学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以及丰富的实验教学资源对校企协同具有重要的深化作用。学院多年来一直深入探讨实验教学对深化校企协同育人的重要作用,逐渐形成以“互联网+实验教学”深化校企协同育人路径,这对打通产教融合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最后“一里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虽然实验教学与校企协同都是促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多数学者都把校企协同作为促进实验教学的重要变量加以研究,但实验教学对校企协同的促进作用研究甚少。实际上,实验教学是深化校企协同的有效形式。就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而言,深化校企协同与加强实验都是主任务,从这个角度看两者都是作为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重要手段,是一种平等关系。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显然不能反映出两者的地位平等关系。在绝大多数学者的研究中,校企协同被认为是促进高校实验教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实验教学被看成一个目标,校企协同被看成这一目标的实现手段[6-7]。从具体研究内容来看,校企协同在实验教学中的重要作用:① 体现在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中;② 体现在实验教学资源的建设中;③ 体现在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中。不过即使把两者的地位颠倒过来,上述同样研究内容一样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也就说如果把校企协同作为目标,把实验教学作为手段,实验教学为校企协同提供了载体或平台。一个功能完备的实验教学平台、完善的教学实验实训体系与灵活的实验实训管理体制机制可以大大地增强校企协同的效能。有学者指出当前校企协同存在的主要问题:① 协同深度与广度不足;② 协同关系“松散化”;③ 缺乏校企协同的长效机制。因此扎实推进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有利于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体制机制,促使校企协同全程化、深度化和长期化[8]。可见,实验教学与校企协同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两者互为手段与目标,互为因果,就像一个硬币之两面,统一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过程中。
实验教学作为一种手段在校企协同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具体来说,实验教学在深化校企协同中的作用的主要体现在其作为校企协同服务器、交换机与转化器的功能上。
2.1 实验教学是校企协同育人的服务器
实验教学的服务器功能主要指实验教学为校企协同提供一个行业大数据与资源的处理与存储中心,并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校企协同资源平台,如实验室,案例分析室和研究室,孵化基地等物理载体及其承载的大量原始行业特色资源或经过加工的教学与企业应用资源。目前校企合作呈现“企业一头冷”、“高校一头热”的状况。从组织社会学的角度看,出现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缺乏企业发展必须的资源。校企协同的本质是资源的交换与流动[9-13],但多数高校并没有掌握企业发展的关键资源,特别是培养的人才缺乏专用特性,在高校毕业生与企业需求错配的状态下,企业在人才需求上一直扮演买方市场的角色。而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关键资源如行业发展动态资源、企业师资、毕业生就业的岗位资源以及实习资源等等,都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关键资源。这种掌握关键资源的不平等性导致高校特别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对企业的依赖性要远高于企业对高校的依赖性。在外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高校能否与企业展开有效合作很大程度上与两者相互依赖性密切相关。当相互依赖性越高,校企协同的广度、深度与持续性就越明显。而当双方的资源依赖结构呈现较为严重的非对称状况时,无论是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企业的资源依赖性很强而企业对学校的资源依赖性却较低时,或者是企业对高校的资源依赖性很强而高校对企业的资源依赖性却较低时,校企协同的广度、深度与持续性较差。高校要深化校企协同,就必须提升其对企业的资源吸引力,这就需要对高校的已有资源进行高效整合,或者说不断开发企业需要的资源[14]。而实验教学依托的综合实验平台及其承载的丰富资源就为深化校企协同提供了基础。有的高校已经建立起整合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等学科资源的综合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平台,实现各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并通过大数据云平台,将校企双方更多资源、更多专家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实现深化校企深度协同育人目的[15]。
2.2 实验教学是校企协同育人的交换机
实验教学的交换机功能主要指通过综合实验教学平台实现校企协同育人的集中交互。深度的校企协同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与共享性。目前许多高校的校企协同育人基本上是采用“一对一”、“一对多”的模式,即一个院系或专业对应一个企业或者几个企业的“中心—边缘”模式,这种模式的共享性与开放性显然不足。从校企协同的网络结构来看,学校的院系或专业处于中心地位,企业处于边缘,学校内的各个院系或与之相对应的企业之间,没有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交互的网络结构(见图1)。实际上除了极少数的企业以外,多数的企业都能对接多个专业的人才需求。这就需要在学校层面对校内的各专业与协同企业进行整合。整合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建立资源互联、共享的综合性实验中心,其功能类似于交换机。而专业与企业地位相同,类似于客户端。通过综合实验中心的集中交互功能,实现专业与企业,专业与专业、校企与企业的资源集中与交互,形成一个庞大的校企协同关系网络,每个协同主体(企业或学校院系、专业)均可从关系网络中获取自身发展所需的资源,从而实现校企深度融合(见图2)。如前所述,校企协同的深度与广度与企业对学校的资源依赖程度具有密切关系,而校企集中交互协同模式恰恰可以“几何乘数”的方式增加校企协同的关系网络资源,从而提升学校对优质企业的吸引力。校企协同不是简单的学校与企业的关系叠加,而是通过不同关系的建立并通过综合实验实训中心类似的载体固定下来,共建“校企命运共同体”,发挥综合实验中心在校企协同中的“倍增器”作用,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图1 中心——边缘模式的校企协同关系结构其中X代表院系或专业,Y代表企业
图2 集中交互模式的校企协同关系结构
2.3 实验教学是校企协同育人的转换器
实验教学的转换器功能主要指实验教学具有把企业资源转化为教学科研资源,或者把教学科研资源转化为企业资源的功能。校企协同育人需要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引入并发挥企业的作用,并实现5个精准对接:专业对接产业与岗位、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学历证书对接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对接终身教育[15]。然而,学校与企业的资源可能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就算是同样形式的资源,其转换效果也受到相应方式与手段的影响。企业的资源是一种原始资源,虽然具有教学价值但需要经过一定的加工与改造之后才能应用于学校教学。如企业的管理案例,需要经过一定程度的改造之后才能成为教学案例。学校老师的发明创造,同样需要在通过实验进行培养、完善与成熟之后再向企业推广。这就需要一种途径来实现这种学校资源与企业资源的转换。高校实验教学的本质是利用实验教学法进行教学发现和验证知识,并在实验中养成某种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过程。与传统的纯理论传授方式不同,实验教学是一种理论与实践想结合的教学方法,提倡在做中学,特别有利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显然,实验教学的先天优势使其成为实现联结学校与企业“最后一里路”的有效途径。
3.1 精准对接,构建全景仿真实验教学体系
(1) 对接学校办学定位,精准实现育人目标。在“金融为根、育人为本、应用为先、创新为范”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学校探索出“以实验教学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地方应用型高校发展路径,以金融学科、管理学科两个学科为依托,针对高素质创新型金融人才培养的需要,将实验教学全面引入金融人才培养过程,集成了集实验教学研发、建设、教学与管理为一体的实验教学育人新模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2) 对接行业人才需求,构建实验教学体系。学校以金融行业需求为导向,构建由单项实验、课程实验、专业综合实验、跨学科专业综合实验组成的“递阶式”实验教学模式,全面、系统地提升学生综合知识应用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实现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用友金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州银行电子结算中心、深圳国泰安科技有限公司等,研发共建了包括银行、证券、保险、担保公司、金融市场等多层次、多类型、多功能的金融全景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实现对金融机构多业务、多品种、多方式的交叉经营和混业经营模拟,开展从金融企业认知、专业综合实验、校内综合仿真实习等3个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环节。
(3) 对接职业岗位标准,开发特色教学资源。根据社会对金融专业人才的要求,将金融机构职业岗位标准引入实验教学体系设计,建立了与之对接的实验课程设计标准。与协同企业协共同开发了与金融机构工作情景、工作流程、工作岗位、工作任务等高度匹配的实验项目、实验流程、实验内容、实验规则,制定了符合金融行业人才能力需求的实验教学效果评价办法,形成了具有金融特色的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等多层次、多功能实验项目。
3.2 打造“互联网+”现代金融ERP实验教学平台
依托“智慧校园”建设项目,重点打造基于“互联网+”的现代金融ERP实验教学平台。平台建设中充分体现 “三性”:① 先进性。设计理念先进,坚持开放、跨界、共享的互联网思维,平台在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教学管理建设上充分体现学科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合、现代教育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的理念。开发技术先进,将J2EE、Eclipse等开放技术引入平台设计,通过采用先进的SOA架构和JavaBean 标准构建多用户、多层次、多角色的实验环境,结合最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实现翻转课堂、资源开放与共享。② 高仿真性。平台基于“源于现行系统,而高于现行系统”的设计目标,按现代商业银行总、分、支行3级组织结构进行设计,引入“流程银行”管理模式,打造了高度逼真的金融企业、金融环境及外部相关机构,实现了对金融企业主要管理流程与业务流程、管理岗位与业务岗位的模拟。通过在平台上的学习,能使学生零距离体验涵盖金融企业战略层、管理层和业务层3个层级以及价值管理、资本管理、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五大经营管理主题活动,实现对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实务操作能力、管理决策能力、宏观思维能力及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③ 创新性。平台功能创新,金融ERP实验教学平台所模拟机构之全面,模拟部门之广泛,模拟岗位层次之高、数量之多等特点,是国内当前的金融实验教学软件无法比拟的。教学模式创新,以跨学科实验项目设计为主线,重构实验教学内容,教学中打破学科、专业限制,所有实验项目均由“跨专业团队”协同完成,切实解决培养复合型金融人才中存在的“痛点”。教学方法手段创新,搭建了包括E-Learning学习平台、微信公众平台,QQ平台等基于互联网+的金融ERP立体化开放教学资源平台,将实验指导书、知识库、案例库、习题库、微视频等课程资源的全部开放,实验教学突破时间、空间限制,从实验室延伸到虚拟网络,通过开展O2O教学,实现翻转课堂,提高实验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依托该平台,学校获得了“国家级金融学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金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第七届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金融教育优秀研究成果远程教育类三等奖”。
3.3 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创新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金融人才培养生态系统。 构建“校企协同、共赢驱动”的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新模式,将金融机构、教育软件科技公司、同类高等院校、广大教师与学生融入。其中,诸多主体各展才能,合作共赢、融入发展、互利互益,形成了校企产学研一体化金融人才培养生态系统。打造高端协同育人平台。学校致力于产学研合一的高端协同育人平台建设,目前已有两个被认定为省级协同育人平台。协同育人平台建立起组织结构完善、职责分工严密的产学研协同育人体系,协同单位涵盖金融产业链的各个层次,有利于整合金融产业链的各种资源,提高协同创新与协同育人的效能。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①协同研发,师生通过直接参与协同企业金融产品研发,与企业人员合作将金融产品转化为实验教学产品与教学资源。②协同育人,企业输出行业岗位人才培养标准,利用实验教学平台组成“双导师型”教学团队,参与校内学生的教学与评价;学校输出教师与相关教学资源,承担对协同企业用户培训。③协同推广,协同企业直接吸收或推荐学校毕业生就业,以及促进校内先进产业技术成果的转化;学校通过各种媒介或毕业生向社会推广协同企业或其产品。
实践证明,实验教学是深化校企协同育人的有效途径,是校企协同育人的服务器、交换机与转换器。广东金融学院以“互联网+实验教学”引领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具有显著成效。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熟悉企业运作,在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得到提升的同时,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未来在职场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了实验教学与企业人才需求的精准无缝对接。
[1] 王小燕.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示范效应评价[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4):132-135.
[2] 余 魅,习友宝, 刘 韵. 建设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构建创新人才培养平台[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6(12): 10-12.
[3] 吴庆宪,樊泽恒.多维度谋求创新人才培养新突破[J].中国大学教学,2012(2):77-79.
[4] 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EB/OL]. http://www.moe.edu.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511/t20151113_218942.htm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15-10-23.
[5] 夏有为. 建设教学实验室的“国家队”——读《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3):335-38.
[6] 欧阳玉祝,蒋剑波,王广成.协同创新背景下的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1):173-175,205.
[7] 施章清,罗建林,昝 辉.基于协同创新视角的大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实践研究——以浙江师范大学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为例[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4):5-7,11.
[8] 白 非 ,万 圆.校企协同实践教学体系:内涵、路径与关键问题[J].现代教育管理,2014(10):85-90.
[9] 饶燕婷.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要求与政策构想[J].高教探索,2012(4):29-32.
[10] 陈 劲,阳银娟. 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 2012,20(2):161-164.
[11] 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4-25(2) .
[12] 索凯峰,盛 玮.校企合作育人困境分析:基于组织社会学的阐释[J].高校教育管理,2014,8(1):54-58.
[13] 李张珍.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研用对接机制探析——基于美国北卡三角协同创新网络发展实践的考察[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34-38.
[14] 杨 晓,施於人.新校企协同型经管中心综合实验与科研创新云平台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11):104-108.
[15] 职业教育“五个对接”[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811/201209/141507.htm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12-09-03.
Deepening the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ve Education Path Based on “Internet + Experimental Teaching” Mode
XIONG Wenyuana, RUAN Jianb, WANG Xiaoyana
(a. Dean’s Office, b. Department of Financ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Guangzhou 510521, China)
Experimental teaching is an effective way to deepen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ve education. It plays the roles of server, switch and converter in the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ve education.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explores the path of deepening the university-enterpris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base on the “Internet + experimental teaching” mode. This path includes three important contents: building panorama simulation teaching system, creating “Internet +” modern financial services producing fusion experiments teach training center, and innovating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ve education mode.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ternet +;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2016-11-25
广东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一纵三横: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与实路”(粤教高函[2015]173号-467)
熊文渊(1983-),男,广东河源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金融ERP实验教学工作和教育组织变革与领导研究工作。
Tel.:13751843486;E-mail:xiongwenyuan2007@126.com
G 642.0
A
1006-7167(2017)08-027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