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研培 走出家门天地宽

2017-09-03 09:36受访者提供
藏天下 2017年8期
关键词:李群蜡染手工

文/ 赵 毫 图/ 受访者提供

非遗研培 走出家门天地宽

文/ 赵 毫 图/ 受访者提供

◎学员进行刺绣培训

没读过几年书的蜡染传承人李群感叹,要不是在今年4月参加了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班,一生从事蜡画的自己还不知道,这一针一线、一图一布的背后,文化上竟然有那么丰富的内涵,用料上竟然有那么多的讲究,而市场竟然有那么大的需求。通过培训,她深感自己开阔了眼界,对蜡染的技术、市场等更加了解,也更有信心了。

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简称“研培计划”)提供了制度保障。实际上,早在2015年,该计划就由文化部和教育部在贵州进行试点,并被纳入2016年贵州省十大民生实事。过去两年,借助“研培计划”,贵州二万余名非遗传承人群走进培训班。而贵州在这一领域,也为全国非遗工作提交了一份特殊的样本。

不出来,就不知道天地有多宽

晚上十一点,多彩贵州文创园各个窗口的灯光渐次熄灭,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开始进入梦乡。这时,省非遗博览馆蜡染传承人李群还想再画几笔,绣几针,争取让自己正在赶制作品尽早完工。她的忧虑是有道理的,因为再过一个月,她就要作为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一份子前往台湾参加展览,那可不仅仅是个人作品的展示,更是贵州非遗工作的展示。

李群心态的改变是从今年4月17日开始的。彼时,她在贵州省文化厅的组织的下,与其他15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同到上海东华大学,开始为期半个月的研修培训。在大学一部分时间听课学习非遗文化背景、行业发展、市场前景等理论知识,一部分时间则由学员们自己设计作品,然后相互点评。“要是我呆在家里,不出来参加培训,就不知道天地有多大多宽,也不了解产品可以应用在什么方面,以及用在哪种布料上。”采访中,读书不多的李群兴奋地说,尽管自己形容不出来,但却是学习和了解到很多知识。

50岁的李群是六盘水人,12岁就喜欢上了苗族的蜡染和刺绣。早些年,远近的苗族同胞迎亲嫁娶,都会请她制作蜡染,有些零星的收入。2011年,她在六盘水钟山区创办自己的公司,慢慢对巨大的非遗市场有所了解。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开馆后,李群以非遗传承人的身份入驻,在这里蜡染蜡花、挑花刺绣,订单总是很多,供不应求,这让她深切感受到市场对蜡画的需求。特别是几个月前到上海参加“研培计划”,更让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也更有信心了。

同样的信心,也来自李群在上海东华大学的“同学”、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

◎偷师学艺

◎学员现场制作纸灯笼

◎一针一线仔细绣

◎学员观看优秀作品展

马尾绣传承人韦应丽。参加“研培计划”后,她对自己的公司、合作社和协会的前景更有把握,决心让这个700余人的协会发展得更好,帮助乡亲们早日实现小康。除了产品设计,韦应丽还负责市场对接和财务管理,实在有些忙不过来。因市场前景看好,她的两个儿子、两个女儿都加入其中。下一步,韦应丽打算建立专门的马尾绣网站,利用现代营销理念来助力马尾绣发展。“我们是贫困地方,应该带动妇女发展经济,共同致富。”采访中,她信心十足地说。

贵州率先实施 文化传承助力脱贫

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有3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使得中国跻身非遗大国。同时,中国的非遗保护经验也日益受关注。令人瞩目的是,作为中国30多个省市(区)之一的贵州,就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5项(140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61项(708处)。若说中国是名副其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那贵州就是货真价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若说世界非遗保护工作得看中国,那中国的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则不能不看贵州。

“‘研培计划’的提出在中央,但实践在贵州。”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龙佑铭告诉记者,“研培计划”自2015年由文化部提出,率先在贵州实施,该项培训成为贵州传统工艺振兴的有力实践,起到了助推脱贫的作用,被纳入2016年贵州省十大民生实事。2016年,在落实文化部、教育部提出开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时,贵州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贵州省传统手工技艺助推脱贫培训计划(2016—2020年)》,旨在让广大手工艺人充分享受文化传承脱贫福利。

据龙佑铭介绍,贵州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群培训计划由省文化厅牵头,省人社厅、省经信委、省民宗委、省妇联共同推进,仅2016年,受委托的12所高(职)院校和3个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龙头企业,就共同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班23期约3000人,共计投入经费965万元。相较而言,全国性的非遗“研培计划”今年3月才启动,培训人数也仅为几百人。因此可以说,贵州无论是在时间还是规模上,都远远居于全国前列。

“从培训方案到课程设置,从招生工作到师资遴选,从理论授课到实践操作,从课堂学习到实地考察,从组织落实到后勤保障,从作品设计到优秀作品展览,我们在方方面面都精心设计,用心安排,争取涵盖传统手工技艺学习的各个方面。”龙佑铭表示,通过15个培训基地的积极配合和认真落实,非遗传承人群不仅完成了美术、设计、民族图案、民间工艺美学、摄影、知识产权保护等基础课程的学习,还掌握了绘画、构图、营销、色彩搭配和产品设计的方法,使学员了解到未曾了解的传统手工艺品的文化内涵,了解到民族文化的特色与价值,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非遗传承人群的整体素养。

◎李群忙着赶制作品

◎李群作品

龙佑铭说:“通过组织开展这样传统手工技艺培训,一方面使得传统手工技艺得到有效的保护、利用和传承,有力地推动了非遗技艺的传播和发展;另一方面通过15个基地的培训,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手工技艺人才,带动了数千个传统手工技艺传承骨干和数万名传统村落贫困农户参与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实现了贫困地区群众自主奔小康能力的有效提升,帮助数万名传统村落贫困农户传承人脱贫。”

责任编辑 陈 艺

猜你喜欢
李群蜡染手工
寻迹儒风
蜡染的纹饰探讨
贵州蜡染的审美特征及其创新应用
做手工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马丽蜡染作品
蜡染手绢寄深情
手工DIY
渔翁收藏:李群
达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