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点亮童年
——以共读《草房子》一书为例

2017-09-03 09:23:04胡旺洪
湖南教育 2017年30期
关键词:桑桑草房子原著

文︳胡旺洪

阅读点亮童年
——以共读《草房子》一书为例

文︳胡旺洪

如何引领学生阅读整本书?我在新教育整本书共读理念的引领下不断探索与实践,走出了一条阅读之路。我们班每周开设一节共读课,师生每月共同精读一本经典,形成了整本书共读的“导读—推进—延伸”模式。

第一步,导读——形成阅读期待

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等,激起学生体验和探究的欲望。在导读环节,老师可从书中选取一个美好的场景、几个鲜明的形象,或讲讲作者和相关书评,或概述书中精彩的内容、情节等,激起学生对新书的关注,形成一种期盼。

如《草房子》导读课:第一板块,闪亮在《草房子》上的光环(名家大师对此书的高度评价);第二板块,掀开《草房子》的面纱,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此书的目录、脉络;第三板块,细数《草房子》的魅力,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篇章段落读一读。观看视频《夏日桑桑穿棉袄》,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对照视频和原著中的文字,你更喜欢看电影还是阅读原著?为什么?这样几个环节下来,学生对此书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

第二步,推进——开掘共读深度

整本书阅读的推进可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风格、文学意蕴等方面展开,可以是分章节的讨论,也可以是通读全书后围绕若干小主题讨论。此时的共读讨论需要有一定的指向性。教师要提出一些重要话题,让学生带着话题阅读,围绕话题对话,也可以鼓励学生梳理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或想要交流的话题。如阅读《草房子》后,我给学生提出了两个问题:1.为什么油麻地的人都说秦大奶奶是个“可恶的老婆子”?请用笔画出她“可恶”的地方。2.听老师读关于桑桑和秃鹤的一段文字,说说你特别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语言文字和有特点的片段,感受书中人物的悲欢离合。

第三步,延伸——拓展共读广度

一本书读完并不意味着阅读的结束。相反,共读中,观点的碰撞、心得的交流将激起学生新一轮的阅读热情。此时,应把握时机,巧妙整合资源,拓展延伸,将阅读活动引向更为广阔的时空。读完《草房子》后,可以引导学生去读曹文轩的其他作品,如《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红瓦》等;可以共看电影《草房子》,再来交流、对比,别有一番滋味;可以引导学生排演书本剧,演书中大家印象深刻的精彩片段。这样的延伸活动能使学生对书中的情节、人物、内涵的了解更深入全面,感受更具体。

(作者单位:宁乡市玉潭街道学庵小学)

猜你喜欢
桑桑草房子原著
读原著学英语(三)
英语世界(2023年11期)2023-11-17 09:25:06
漂流瓶
拔牙
《草房子》第三章 白雀(七)
当代作家(2019年2期)2019-02-26 02:44:26
从《草房子》探讨儿童文学里“中国故事”的讲述
新闻传播(2018年4期)2018-12-07 01:09:26
想飞的草房子
水家乡
连环画报(2016年6期)2016-06-16 06:09:08
独有的精灵——读《草房子》有感
小主人报(2016年4期)2016-02-28 20:49:17
草房子(节选)
爱着草房子
中国诗歌(2015年6期)2015-06-27 09:4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