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向来,张晓青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山东济南250358)
生态文明
中国绿色化测度及差异评价
尹向来,张晓青*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山东济南250358)
绿色化是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所在,对绿色化进行测度评价有利于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政策,从而推动国家整体绿色化发展。基于绿色化的概念,以中国30省市为研究对象,以2015年各省市数据为基础,构建包含绿色财富、绿色压力、绿色治理的绿色化评价指标体系,对其绿色化水平进行测度和差异评价。结果表明:中国绿色化发展水平较低,区域间差异较大;北京、上海、海南等的绿色化水平处于前列;中国省市的绿色化与经济水平、资源的分布具有相似性,呈现出沿海—内陆的空间性差异格局。
绿色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熵权法;中国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对生态环境的非友好性,导致各国家和地区逐渐出现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1]。发展是社会和人类永久追求的主题,但是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性条件,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承载和制约性的作用[2]。随着经济社会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绿色化和生态文明逐渐成为各国家和地区的共同选择,并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3]。在国际上,环境规划署于2008年公布了“全球绿色新政及绿色经济计划”,于2011年指出未来世界经济的全新增长引擎将是绿色经济[4]。2012年,可持续发展大会的主题是“绿色经济”。可以看出,绿色发展逐渐成为各国的发展战略[5-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作用越来越大,现已成为世界经济不可或缺的推动力,但是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原有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带来高能耗和高排放的普遍性问题,国内各区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人地关系恶化情况。针对生态环境出现的问题,政府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到两型社会,再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文明,国家层面一直关注和努力实施绿色发展。“绿色化”概念的首次提出使“四化”升级到“新五化”,并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体现了政府对绿色经济和绿色发展的高度重视。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使绿色发展的理念上升到全局层面。“绿色化”和“绿色”发展理念,体现了国家对绿色经济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是重大的国家决策和部署,高度体现和展示了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任务和新要求。
伴随联合国相关机构对绿色经济的推动,经济发展水平、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以及科技发展等因素,绿色化的相关研究成为热点,并逐渐增多。“绿色经济”概念[9]提出以来,Reardon将“绿色经济”概念延伸为“资源、生态限制下的人类幸福最大化”[10],Barbier指出世界经济改善在于绿色新政[11]。从国内文献来看,学者们奠定了绿色化的理论基础,研究角度主要集中于:绿色化发展的概念与内涵[12-13]、发展模式[14-15]、战略及影响因素[16-17]、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18-19]等。但相关的研究及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
在阅读绿色化概念及解析的基础上,本研究建立了包括绿色财富、绿色压力、绿色治理的中国省域绿色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绝对、相对差异分析法对2015年中国省市的绿色化水平进行测度和差异评价,最后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定量测度,以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
1.1 研究方法
1.1.1 熵权法
熵权法由于其客观性,在众多文献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是计算数据信息熵,再依据数据相对变化程度对整个体系的作用程度来计算指标权重的一种方法,是相对于专家打分法和AHP法的相对客观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具有高可信度。参考相关文献的计算,运算过程如下:首先对数据进行正、反向处理,再计算指标熵Dj=-(1/lnm)计算第i年综合评价值
1.1.2 变异系数
样本的标准差和均值之比,公式如下:
式中:yi为省市i的绿色化水平得分,y¯为其平均值;n为省市个数。
1.2 指标构建
根据已有的相关文献[20],通过对政策、文献的解读,依据选取指标的科学、客观、层次性,建立包括绿色财富、绿色压力、绿色治理3个二级指标的绿色化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选取指标如下:
表1 绿色化水平指标体系
1.3 数据来源
本研究选取我国30省市2015年的年度数据,30省市是除西藏外(数据部分短缺,未统计)的中国大陆地区,指标数据来源于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2.1 绿色化得分评价
通过熵权法,得出2015年中国省域绿色化水平(见表2),结合各二级指标和总指标得分,可以看出:(1)2015年,中国的绿色化发展水平不高,总体发展程度不均匀,上升潜力较大。其中,绿色化水平前三位为北京、海南、上海,绿色化水平最低的为山西、甘肃、河南。(2)中国各省市的绿色化发展水平为0.330,表明各省市的绿色化水平较低,距离高程度的绿色化水平差距较大。(3)中国各省市绿色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近,而且与地区间资源和工业污染程度有明显的关系。(4)中国绿色化发展水平呈现一定程度的集聚分布,经济水平及城市建设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一带以及资源比较丰富、环境与自然开发程度较低的青海、内蒙古等西部地区的绿色化水平较高。
通过SPSS22.0,建立基于邻近距离的欧式平方距离,按四类分类法将中国省域的绿色化水平分类,可以看出:高水平的绿色化的省市有北京、上海,较高水平的省市有江苏、浙江、广东等,大多数的省市处于较低水平的绿色化,低水平的省市有甘肃、山西、河南等。从系统聚类的结果来看,中国的省市绿色化水平大致为纺锤形,但是大部分的水平处于较低水平的绿色化,再一次验证了中国省市绿色化水平较低。
表22015 年各地区绿色化水平
2.2 区域间差异及空间布局分析
从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两方面对2015年中国各省市的绿色化发展水平进行差异分析,可以得出:(1)绿色化得分的极差值为0.281,说明各省市间绿色化发展程度差距较大,各省市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发展水平不同,导致相互间的绿色化水平差距较大。各省市的绿色化水平的标准差为0.070,说明各省市在发展的同时,区域间绿色化程度差异较大,各省市距离平均值较远,说明中国各省市的两极化绿色发展较为明显。(2)绿色化得分的相对极差为2.249,说明中国绿色化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市是最低水平的2.24倍,各省市间变异系数为0.214,说明2015年中国各省市的绿色化发展程度差异为较显著的差异状态。二者均说明2015年各省市间绿色化水平差异程度较大。
从绿色化的空间分布格局(见图1)来看,2015年中国绿色化的省域分布呈现明显的沿海—内陆分布格局,且层次明显,差异明显。同时,可以看出,南方由于森林、湿地等资源丰度,绿色化程度相应高于北方地区。另外,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其绿色化水平也相应较高,这得益于经济发展和城市治理的投入。东北三省由于主要发展重工业,对环境的破坏及污染程度较高,绿色化水平处于中等水平。西南的云贵地区以及中部地区由于地形、经济发展水平等,绿色化水平相对较弱,绿色化发展水平位于平均值以下。
图1 2015年中国省域绿色化水平空间分布
3.1 原因
基于已有文献,对绿色化因素进行计量测度。基于多元回归分析,以计算得出的绿色化水平(y)为因变量,选取人均GDP(x1)、工业化率(x2)、城镇化率(x3)、教育财政投入占总财政投入比例(x4)、单位GDP能耗(x5)、环保系统工作人员数量(x6)、环保治理投资占GDP比重(x7)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方程:
由拟合优度和各变量的显著性,可以分析出:经济发展对区域绿色化发展具有较为明显的意义,但是绿色化水平的提高更需要发展方式的转变。进入新常态后,中高速增长的转变以及国家对创新驱动的推动都将更加有利于绿色化的发展。工业化不利于绿色化的发展,主要由于我国现行重工业程度较高,环境污染较为严重,钢铁产能过剩,资源利用率不高。我国现有的城镇化方式,由于转移人口的融入性较低,土地城镇化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无论是圈地和过度占地浪费资源,还是城市建设中对环境的破坏,都对中国的绿色化进程造成了负面影响。教育与科研的投入可以明显地增加对绿色化的支持力度,教育的投入进而转化为新产品和新技术,对资本存量、科技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各省市的绿色化进程。提高资源利用水平,降低生产能耗,是我国一直追求的目标,这可以使得在有限的资源存量下,解决资源紧张与环境污染的问题。环境规制的政策有利于绿色化水平提高,但是效果不明显,主要是因为现有的政策偏于强制性,在实施过程中,效果出现折扣。环保治理的投入明显有利于加快绿色化的进程,随着环保治理投入资金的增加,对控制污染和治理水平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作用。
3.2 对策
3.2.1 需要科学的规划
应依据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相关建议,推进总体规划的布局与实施,落实好顶层设计,将相关建议切实落实到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环境治理的具体政策中,强化刚性约束作用。重点落实好主体功能区规划,按照国土空间规划的相关规定,分区依据具体情况,做到区域化的合理规划。
3.2.2 需要生产、消费等的绿色化发展与转型
在生产上,推进低碳、循环经济的构造与实施拓展,对产业结构进行绿色化升级,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推动自主创新企业的发展。在消费上,引导大众的消费观念,推进绿色低碳消费理念的宣传,使生态文明的主流价值观在社会和日常生活中深入人心,引导人民的绿色化发展理念培养,形成尊重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浓厚文化氛围。
3.2.3 需要体制机制的创新改革
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需要科学的决策机构,从程序、环节进行精简,标准的制定需要严格的贯彻。从耕地、水、森林、湿地资源的管理制度到环境保护、生态追责制度,确保制度体制的完整性。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3.2.4 法治保障不可或缺
相应的环境保护制度与法律法规的完善与规整,必须保障高效的法治保障体系,同时加强法制法规的监督体系建立,加强资源环境的司法保护,严惩非法环境生态污染破坏行为。
[1]LI X.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a new green deal[J].China Finance and Economic Review,2014,2(1):1-8.
[2]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2015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区域比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刘凯,任建兰,王成新.中国绿色化的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城市问题,2016(4):11-17.
[4]UNEP.Towards a Green Economy:Pathways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Poverty Eradication[N/OL].[2015-09-22].http:// www.Unep.org/greeneconomy/greeneconomyreport/tabid/29846/default.aspx.
[5]P KRUGMAN.Building a Green Economy[N/OL].[2010-04-12]. http://www.nytimes.com/2010/04/11/Magazine/11Economy-T.html.
[6]WEBSTER A,AYATAKSHIS.The effect of fossil energy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taxes on profit incentives for change in an open economy:evidence from the UK[J].Energy Policy,2013(61):1422-1431.
[7]FELIPE N L,TREVISANM,FIQUEIROPS,et al.PET bottle recycling chain:opportunities for the generation of employment and income[J].Greener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Issue,2010(56):43-56.
[8]OLIVEIRALB,OSALP.Brazilian waste potential:energy,environmenta,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J].Energy Policy,2003(14):1481-1491.
[9][英]大卫·皮尔斯,等.绿色经济的蓝图[M].初兆丰,张绪军,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0]JACK REARDON.Comments on Green economics:Setting the Scene.Aims,Context,and Philosophical Underpinnings of the Distinctive New Solutions Offered By Green Economics[J].Green Economics,2007(3):103-107.
[11]EDWARD B.BARBIER.Low carbon revolution[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12]胡鞍钢.中国:创新绿色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13]李伟.同心协力共同促进全球绿色可持续发展[N].中国经济时报,2015-06-29(001).
[14]孙毅,景普秋.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模式及其路径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2(12):152-161.
[15]王勇,刘厚莲.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的减排效应及污染治理投入的影响[J].经济评论,2015(4):17-30,44.
[16]邓德胜,尹少华.对湖南绿色城市发展战略的探讨[J].经济地理,2004,24(4):499-501,519.
[17]张亮.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绿色转型的政策优化设计[J].发展研究,2012(4):43-47.
[18]纪山山,徐天祥.江苏省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评价[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26(5):33-36,74.
[19]向书坚,郑瑞坤.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指数研究[J].统计研究,2013,30(3):72-77.
[20]孙才志,童艳丽,刘文新.中国绿色化发展水平测度及动态演化规律[J].经济地理,2017(2):15-22.
(编辑:周利海)
Assessment of Green Development Level and Its Difference in China
Yin Xianglai,Zhang Xiaoqing*
(College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Jinan Shandong 250358,China)
Greening is the trend of future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evaluation of greening is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argeted policies,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s green process.Based on the concept of greening,this paper made a greening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ncluding green wealth,green pressure,green governance.What's more,this paper made 30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China as the research object.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vel of greening in China is not high,and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are large.The greening level of Beijing,Shanghai and Hainan is the forefront.The greening and economic level of China's provinces and cities are similar,showing a coastal—inland pattern.
green development,evaluation index system,entropy method,China
X196
A
1008-813X(2017)04-0023-05
10.13358 /j.issn.1008-813x.2017.04.07
2017-06-1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20年国际生育率新变动的空间分异研究》(15BRK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西部经济隆起带承接产业转移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机制及调控研究》(ZR2014DM001)
尹向来(1994-),男,山东栖霞人,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人文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从事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
*通讯作者:张晓青(1971-),女,山东泰安人,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发展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