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向东:让康美农庄成为健康美好生活的代言
师向东是一个很有故事的人,他的人生经历不用改编就是一部本色励志版的电视剧,这个外表温和的西北汉子做起事来却是铿锵有力,用十余年的责任和坚持,创造了西部肉牛产业的一个又一个传奇。
20世纪60年代,师向东出生于临洮县新添镇师家湾村。同那个年代出生的所有孩子一样,贫困和劳动成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堂课。贫困的家庭练就了师向东坚韧而不甘平庸的性格。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卖过瓜子、蔬菜,通过勤工俭学自己挣学费。生活在农村且耳闻目睹了周围农民困难的生活后,他幼小的心灵便产生了一种想法:长大后要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改变乡亲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要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师向东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1992年,师向东高中毕业后开始走向了社会。因为有过经商经验,创业便成为他人生的第一堂课,凭着他的聪明和勤奋,先后办起了养鸡场、畜禽设备制造厂和花卉公司。经过数年的拼搏,师向东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农民企业家。2002年,师向东迎来了创业史上的又一次重要抉择。对当时已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师向东来说,投资建材、建筑等高利润的行业应该是最佳选择。可是他却不这么想,他把目光毅然决然地投向了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的农业。师向东认为,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来说,农业是重中之重,农民致富增收是造福国家、造福人民的大事。为此,他拒绝了暴利的诱惑,选择在与临洮毗邻的具有养殖传统的临夏州康乐县投资创业。当年9月,在康乐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甘肃康美牛业有限责任公司动工建设。
康美牛业公司成立后,有两个突出问题摆在了师向东面前,那就是技术和资金。当地虽然有养牛的传统,但大都是役用牛,品种良种化程度很低,制约着养牛业的发展。为此,师向东高薪聘请专业人员和技术部门合作,进行黄牛冻配改良。到目前,累计改良黄牛20多万头,使当地肉牛的良种化程度由55%提高到85%以上。为解决育肥牛的饲料安全问题,康美公司与农民签订饲草收购合同,免费提供饲用玉米良种,积极引导农民种植有机饲用玉米,并进行玉米全株青贮,以解决肉牛育肥粗饲料短缺的问题。之后,师向东在其他地区建设的基地都采用这种订单饲用玉米来解决饲草料问题。这不仅保证了饲料的安全,也为甘肃农业结构的调整创出了一条新思路。康乐玉米种植面积由以前的2万亩增加到5万亩,秋收季节,临洮等周边地区的玉米秸秆源源不断运往康乐,成了康乐肉牛产业发展的“香饽饽”。
为了解决农民发展养牛资金缺少问题,康美公司与康乐县政府共同出资成立了金牛资产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康美公司为最大股东。目前,已给养殖基地和养殖户累计提供3.2亿元的担保贷款,在保金额1.8亿元。为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为广大养殖户服务,更好地解决农民融资难的问题,师向东多次往返省建行,协调解决资金问题。在肉牛育肥基地建设过程中,师向东严格按照制定的“标准化设计、规范化建设、制度化管理、精准化养殖、科学化防疫、无害化处理”的六化技术操作,而且他本人还亲自免费为各肉牛养殖场设计标准化图纸。2009年3月,师向东正在家中陪伴身患癌症的父亲,定西市通渭县有一家即将开工建设的牛场因为设计图纸找上门来。师向东二话不说,一边陪伴父亲,一边设计图纸,整整一个晚上没有合眼。由他设计建造的康乐县兴康肉牛育肥有限责任公司千头牛基地于2010年11月荣获农业部“标准化肉牛示范场”荣誉称号。
在师向东探索的“康美模式”的带动下,已形成了以临夏康乐为中心辐射临夏州、兰州、定西、平凉、陇南、甘南、天水等地区的甘肃中部肉牛育肥加工产业带。这些地区已建立千头肉牛育肥基地115个,500头以上肉牛育肥基地40个,100头以上的养牛大户200多个,5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6000多户,年可出栏育肥牛5万多头。依靠肉牛产业,为这些地区农民增加收入5000多万元。2007年6月17日,由全省养牛业领头人、从事畜牧研究推广和生产经营的专家、学者等82家单位共同发起,在康乐县成立了甘肃省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选举师向东为会长,此举标志着我省养牛产业在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方面诞生了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行业运行组织。时任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的刘伟平在康乐县调研时对康美模式带动甘肃肉牛产业健康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师向东说:“企业产品安全与否,只有企业老板最清楚,生产有质量问题的食品是谋财害命。”因此,他非常注重食品的质量问题。曾有不法商人向他推销化学添加剂或食品注水的方法,都被他义正辞严地拒绝了。他曾坦言,“宁可不办企业,也绝不坏良心。”凡与师向东打过交道的人都对他有同样的评价,“他的成功之门是用商德叩开的”。
“清真、绿色、国际标准”是师向东对公司产品的定位。为达到这个标准,师向东认真研究《甘肃省清真食品管理条例》,并向宗教界人士及民族学家请教。公司在传统的屠宰方式上辅之以现行的卫生标准,制订了康美清真食品标准。屠宰加工生产全部按标准选用毛重500公斤以上、24月龄以内、膘情适中的西门塔尔三元杂交肉牛。通过宰前检疫、电刺激、宰后检疫、排酸、产品检验、速冻等关键点的控制,严格按照《食品卫生通则》、《肉类加工厂卫生规范》、《甘肃省清真食品条例》等标准,采用封闭式、全自动、流水线方式按照国际标准部位分割。因此,由康美公司生产的每一批产品经过严格的检验后,都能达到出口标准。为接受消费者监督,在熟食品生产线安装了监控设施,邀请广大消费者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健康美好是康美的追求,安全优质是康美的保证”。如今,康美食品已取得了QS生产许可证,通过了ISO9001:2008质量体系认证和HACCP食品安全体系认证。冷冻、冷鲜肉、休闲熟肉制品、调理品四大系列产品注册了“康美农庄”商标,连锁餐饮注册了“康美清水牛排”商标。现如今,康美公司已经入选东方航空食品战略合作伙伴,并与双汇、雨润、康师傅等国内知名肉制品加工企业及经销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康美产品已远销上海、成都、拉萨、重庆、广州等十几个大中城市。产品质量和企业信誉得到了业界和众多经销商的一致认可。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财富的多少而在于奉献。作为一位农民的儿子,师向东致富不忘家乡,以实际行动积极回报社会。在公司员工家属生病住院期间,他亲自前往探视,并慷慨解囊,捐助医药费。为减轻下岗职工家庭负担,在公司开发用工岗位210多个,接受和安置下岗职工120人(次)。在汶川地震和舟曲泥石流灾害中,他代表康美公司赈灾捐款5.34万元,并将价值4万元的方便面和矿泉水亲自送到舟曲灾区。为康乐县当地村民灾后重建捐助数万元,出资25万元帮助康乐县五户乡丁沟、丁滩两个村建立了资金互助社,出资280万元赞助中国·临夏山地六项户外挑战赛,连续为康乐县教育捐资10多万元。他共建慈善基金、兴办公益事业、赞助家乡文化事业,累计已过数百万元。当别人对他表示感谢之情时,他总是谦逊地说:“一切财富来源于社会,回报于社会是它的规律,我所做的都是顺时度势之事”。
经过整整12年的发展,师向东已将康美公司建设成一家资产过亿,集肉牛良种繁育、科研推广、咨询服务、饲草料加工、规模养殖、牛羊交易、屠宰分割与系列产品的深加工、销售和餐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现代畜牧龙头企业,中国西部清真牛肉产业的领军者。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外人看来,康美公司是个成功的企业,师向东也是个成功的企业家。然而在师向东的眼里,他的人生目标刚刚开始,他说,希望能通过自己和公司同仁的共同努力,改变西部农业落后的现状,将康美建设成为在全国乃至国际市场具有一定品牌效应的现代畜牧龙头企业,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肉牛养殖产业中来,大家形成一股力,带领更多的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改变中国西部的落后面貌,这才是师向东的目标所在,也是所有康美人的目标所在。(甘肃康美现代农牧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供稿)
(编辑:刘诗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