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修启,高 洋,顾茗心,李 炎
(1.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勘查院,河南 郑州 451464) (2.河南省岩石矿物测试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0)
东秦岭栾川南泥湖钼矿田原生晕特征及成矿成晕机制研究
田修启1,高 洋2,顾茗心2,李 炎1
(1.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勘查院,河南 郑州 451464) (2.河南省岩石矿物测试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0)
对东秦岭河南栾川钼矿田原生晕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其成矿、成晕机制进行研究,目的是从中找出异常与矿床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指示矿田的找矿远景以及更准确地投入地质找矿勘查。南泥湖矿田原生晕总体元素组合为:Sn、W、Mo、F、Cu、Zn、Pb、Ag;按水平分带:内带:Sn、W、Mo;中带:Cu、Zn;外带:Pb、Ag。矿化、蚀变及原生晕均以花岗岩类小岩体为中心呈环状规律分带,岩控特征明显。Mo、W、F、Pb、Zn这5种最主要成晕元素所在分带位置各有不同,充分反映出岩浆期后热液演化过程中元素迁移能力的强弱有基本固定的相互关系。在钼矿带范围内,多组分、规模大、强度高的矿田原生晕异常,是指示找矿远景地段的良好标志。
南泥湖;钼矿田;原生晕;成矿条件;成晕机制;找矿标志
南泥湖超大型钼矿田位于杨子板块与华北板块对接带的仰冲带一侧,大地构造方面位于华北地台与秦岭褶皱系衔接部位的中东段[1]。中生代后期,受全球大陆漂移的直接影响,秦岭造山带停止活动,杨子板块与华北板块开始相背运动,本区进入拉张伸展环境,上地幔拉斑玄武岩浆沿伸展带的深大断裂大规模上侵并逐步演化,至下地壳与基底地层发生广泛熔融并继续上侵[2],最终熔浆演化为规模巨大的强酸性花岗岩岩浆房,这就是钼矿床的成矿母岩的策源地。东秦岭800 km伸展带上分布着数十个巨型花岗岩基就是中生代大地构造和岩浆岩演化的结果。
南泥湖钼矿田是东秦岭钼矿带的主要组成部分。矿田内出露元古界栾川群浅海相沉积变质岩系,原岩为互层状泥砂质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火山碎屑岩。
矿田位于区域构造北西、北北西向褶断带中,以断裂构造为主,褶皱亦较发育。褶皱一般平缓,仅在断裂附近局部地层发生倒转。
矿田内岩浆活动较频繁。前加里东期变细晶正长斑岩呈脉状零星分布,同期的变辉长岩呈不规则带状分布。中生代中酸性岩浆活动的产物有:南泥湖斑状二长花岗岩体(下部为花岗闪长岩);上房花岗斑岩体和马圈花岗斑岩体。这些小岩体在地表呈椭圆及不规则状小岩株,其外接触带中岩石已热变质成各类角岩;由于后期热液作用的影响[3],岩体亦多遭受蚀变。
矿田内矿产丰富,除钼钨矿床外,还有铁、硫、铅、锌矿床。
南泥湖钼矿床位于南三箱状背斜中,该背斜北翼的F1断裂控制了矿体的北部边界。矿体产在南泥湖斑状花岗岩体的内外接触带上,主要赋存于岩体西、北侧的三川组(部分未出露)和南泥湖组地层中。含矿围岩有:环状二长花岗岩、长英角岩、矽卡岩化大理岩和透辉石斜长角岩。矿石类型有:钙矽卡岩型浸染状和细脉浸染状钼矿石、角岩型细脉浸染状钼矿石和斑状花岗岩型细脉浸染状钼矿石。
上房钼矿床产于上房沟向斜中,位于上房花岗斑岩体的内外接触带上。赋矿围岩有:花岗斑岩、矽卡岩化白云质大理岩和变辉长岩。主要矿石类型有:镁矽卡岩化白云质大理岩型钼矿石、强硅化花岗斑岩型钼矿石、蚀变角岩型钼矿石和蚀变辉长岩型钼矿石。
3.1 矿床原生晕异常特征
以远离矿床地段岩石中元素含量为基础[4],采取累计频率曲线和统计法,确定各元素异常下限见表1。
南泥湖和上房两矿床的矿体中主要成矿元素与伴生元素的含量均很高,对矿床原生晕异常分级采用的指标见表2。
表1 各元素异常下限确定表
表2 各元素浓度分级统计表
3.2 南泥湖钼矿床原生晕异常特征
南泥湖钼矿床原生晕异常具有以下特征:(1)Mo异常呈近于水平的巨大透镜状,Ⅰ级异常比矿床范围大,Ⅱ级异常和矿床规模大致相当,Ⅲ级异常同富矿体部位一致;(2)W、Sn、F、Cu的异常形态与Mo异常基本相似,但较不规则,且异常范围较小,强度亦较弱;(3)Zn异常以Ⅰ级异常所占比例大,Pb、Ag异常不发育,多呈星点状及小条带状,Zn、Pb、Ag的较高级异常主要分布在Mo异常的外缘,Zn异常相对位于Pb、Ag异常的内侧。
据元素水平分带指数计算,在外接触带中各元素的浓集部位见表3。
表3 外接触带各元素浓集部位统计表 m
综合上述情况,将南泥湖钼矿床原生晕异常中元素自内向外的浓集分带确定为Sn、W-F-Mo、Cu-Zn-Pb、Ag。在此基础上[5],将矿床原生异常按组分划分成3带:内带:Sn、W-F-Mo;中带:Mo、Cu-Zn;外带:Pb、Ag。
3.3 上房钼矿床原生晕异常特征
(1) 上房钼矿床的原生晕异常以Mo异常为主。Mo异常规模大强度高、浓集中心明显。在不同的围岩中,以蚀变白云质大理岩中Mo异常最强。
(2) F异常分布及其强度变化规律与Mo相似,但异常规模及强度均较小;W、Sn异常较Mo低,浓集部位亦不一致,但均套合在Mo异常内;Cu、Zn异常及强度变化规律相似,两元素的强异常分布在强Mo异常的外围,平面呈似环带状;Pb、Ag仅形成弱异常,无浓集中心,向外围异常有所加强。
(3)据各元素异常分布特征,并考虑不同元素的浓集部位,将矿床原生晕异常按组分划,分成以下3个带:内带:Mo、F、W(岩体和接触带);中带:Cu、Zn(Mo)(距岩体200~400 m);外带:Pb、Ag(Zn)(距岩体400~600 m)
3.4 矿田原生晕异常特征
矿田内以Mo为主的多元素异常以南泥湖岩体为中心,沿接触带构成似环带状分布。其中Mo、W 、Sn三元素的异常集中分布于南泥湖岩体和上房岩体及其周围,此外仅在马圈岩体北侧还分布了一个低强度的条带状Mo异常,它与该处分布的富Mo炭质千枚岩相吻合。Cu、Zn异常呈不完整的环带状围绕南泥湖Mo异常展布,环带北-西面宽度大、连续性好,东南侧仅见不连续点异常。Pb、Ag异常分布于矿田的北西部,部分与Cu、Zn异常相叠,但总体更偏外侧,Pb异常连续性好,Ag异常的连续性差。As异常仅出现在矿田北部的最外侧,呈不规则带状东西向展布。
综上所述,参考元素分带指数计算结果,确定矿田内原生晕异常中元素水平分带序列自内往外依次为:Sn-W-Mo-Cu-Zn-Pb-Ag-As。因此矿田异常亦可分为3个带:内带:Sn、W、Mo;中带:Cu、Zn;外带:Pb、Ag、As。由此可见,矿田与矿床原生异常元素序列基本一致。
4.1 地层与构造
不同元素的异常受不同地质因素的控制。Mo、Co、Ni、V在矿田内所显示的异常主要与地层有关。Mn异常主要分布于相对富Mn的冯家湾组,三川组上段和南泥湖组上段的大理岩和白云质大理岩地层中;Co异常分布于相对富Co的变辉长岩中,白术沟组,南泥湖组中段和变辉长岩中的Ni、V含量较高,故Ni、V两元素的异常主要分布在以上地层及岩石出露地段。
除矿田北缘炭质千枚质岩石地段的低Mo异常外,矿田中的Mo、W、Sn三元素的主体异常与南泥湖矿床和上房矿床基本吻合,表明这些异常的形成和矿化是统一的地球化学过程[6]。
矿田综合异常整体呈似椭圆状,长轴与区域构造线一致,沿北西西—南东东方向展布。南泥湖矿床及岩体和上房矿床及岩体也处于同一构造线上,表明成岩、成矿及成晕作用受同一区域构造控制。
4.2 中酸性岩浆活动
由矿田内原生晕异常和矿体的形态、空间部位及组合特征等研究可知,异常和矿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与本区分布的花岗岩类小岩株有不可分割的成因联系。
首先,矿化、蚀变及原生晕均以花岗岩类小岩体为中心呈现规律分带,它们与岩体的空间关系密切。同时,岩体与热液蚀变矿物所测的同位素年龄数值彼此相近,南泥湖岩体年龄值为173 Ma,蚀变矿物年龄为162 Ma;上房岩体的年龄值为145 Ma,蚀变矿物年龄值为139 Ma。
其次,矿、晕与岩体在组分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南泥湖矿床及上房矿床均为超大型钼(钨)矿床,仅局部有强度不大的铜矿化,与矿床有关的南泥湖岩体和上房岩体恰具富Mo、W及贫Cu特征一致;矿体中绿帘石的稀土组成和岩体及其中黑云母的稀土组成相似,且矿体绿帘石的负Eu异常较岩体黑云母的更为明显,说明二者具有继承发展关系;矿床中的磁铁矿和岩体中以副矿物形式存在的磁铁矿均富集Cr、V、Ti、Co和Ni,且各元素的含量比例亦相似,矿床中硫的同位素组成变化不大,且δ34S‰绝对值小(1.3~6.27),具塔式分布类型,反映硫源为岩浆热液;据南泥湖钼矿床和区域其他3个类似矿床的资料统计(表4),花岗岩中斑晶钾长石和方铅矿具有相似的铅同位素组成(矿石中的铅同位素成分变化稍大,可能受围岩Pb的污染)。
上述事实不仅证明成矿、成晕过程中与中生代燕山期花岗质岩浆活动有关,是成岩作用过程的发展和继续,而且还可以说明成矿、成晕物质成分的主要部分来自岩浆。
5.1 成矿机制研究
南泥湖钼矿床是本矿田规模最大、研究程度较高的一个矿床,下面以该矿床为主要对象,研究成矿成晕机制[7]。
表4 钾长石方铅矿同位素组成表
5.1.1 钼矿化过程
钼矿化是在南泥湖岩体经历了自变质、围岩经受了区域变质和接触变质的基础上进行的。矿化阶段及各阶段矿化特征见表5。
表5 矿化阶段及各阶段矿化特征归纳表
钼矿化主要发生在热液期钾长石-石英阶段,其次为沸石-碳酸盐阶段。在对各矿化阶段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矿物中气-液包裹体的均一法测温及包体成分测定,结合矿石矿物和蚀变矿物的共生分析及硫化物中硫同位素组成的研究,对成矿过程的物理化学条件得出以下认识:(1) 温度: 由近70个样品的均一法测温结果可知,钾长石-石英阶段钼矿化多在380~300 ℃温度范围,大规模矿化温度为350~300 ℃,矿化过程延续到沸石-碳酸盐阶段,结束时温度约为170 ℃。(2) 压力: 岩体侵入深度和矿化深度大致相当,据岩体的岩石结构特征推测成岩深度应小于4 km,上复岩层的静压力≤1 000 Pa,故认为成矿压力不超过1 000 Pa。(3) 成矿溶液的酸碱度: 应用B·A·扎利柯夫提出的矿物近似电离能和酸碱相互作用原理,确定了成矿溶液酸碱度的如下演化过程 :矽卡岩期及早期热液偏碱性,从矽卡岩期到热液期钾长石-石英阶段结束,介质的酸性逐渐增强。进入硫化物阶段后,介质的酸性又减弱,到浮石-碳酸盐阶段介质为偏碱性。(4)氧化还原条件: 依据氧化、原生矿物中Fe2+和Fe3+的比例,结合考虑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与热液pH值特征,可知矽卡岩期环境较氧化,进入热液期,环境向还原方向变化,到热液晚期环境又变为氧化。(5)含盐度: 由气-液包裹体中K、Na、F、Cl含量和水量的关系,推算热液含盐度约为6.8%~12.7%。(6)硫活度: 据各阶段矿化铁的存在形式与热液流活度的关系,得知成矿热液的硫活度较低,380 ℃时硫活度为10-11~10-2.2mol/L;300 ℃时硫活度≤10-10mol/L,热液晚期硫活度更低。
5.2 辉钼矿化实验研究
为查明钼在热液过程中迁移和沉淀富集的条件,共进行了148次高温高压成矿实验。其中主要为不同条件下热卤水中辉钼矿的溶解实验,也包括部分钼的沉淀和不同温度条件下对围岩中成矿元素的浸取实验。以下仅介绍几种主要实验结果。
辉钼矿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热卤水临界温度以下,250~350 ℃温度区间钼矿溶解随温度的变化改变量最大,盐度5%的NaCl溶液达450 ℃时已呈超临界状态,辉钼矿的溶解度急剧增大。
一系列实验表明,pH值的改变对热卤水中辉钼矿溶解度的影响显著,当温度为350 ℃且pH≤9时,pH值改变对辉钼矿溶解度的影响不大,当pH值从9~10时,辉钼矿的溶解度剧增。钼的沉淀实验结果也表明,pH值的降低可导致含钼溶液中钼的沉淀量增大[8]。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热液中F/Cl比值增大导致辉钼矿溶解度的迅速增大。这里存在两种可能:(1)辉钼矿溶解度的增大不影响钼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2)如上,辉钼矿溶解度增大伴随着钼在溶液中存在形式的变化。
考虑到矿化热液组分的复杂性,进行了试液中分别加入Fe、S、FeS2(黄铁矿)、SiO32和CO32等组分的实验。以上组分加入后对辉钼矿溶解度的影响是:S、Fe、FeS2的加入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辉钼矿的溶解;SiO32及CO32的加入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使辉钼矿的溶解度降低,在较高的温度条件(对于SiO32在350 ℃以上,对于CO32在300 ℃以上)下,可增强辉钼矿的溶解能力。
5.3 钼的迁移形式探讨
综合分析各矿化阶段矿物的共生组合、矿物中气-液包裹体成分及成矿实验结果,并参考文献资料,对在成矿过程中钼的迁移形式提出如下看法:
(1)钾长石-石英阶段大规模矿化前,钼迁移的最大可能形式有:聚钼酸根[Mo2O7]2-及硅钼杂多酸[Si(Mo2O7)]8-,矿化时通过下列反应因此形成矿区最常见的辉钼矿-石英组合。
H8[Si(Mo2O7)6]+24H2S+24H++24e12MoS2+SiO2+40H2O
(2)大规模矿化后,钼的迁移形式可能为:氧氟钼酸根[MoO3F2]2-、[MoO2F4]2-及羰基络合物[Mo(CO)4]2-等,矿化晚期形成辉钼矿-萤石-方解石组合。
5.4 成晕机制分析
前面地质条件分析已证明:本矿田的矿床和原生晕异常与中生代的花岗岩类小岩体有密切联系,矿田及矿床原生晕均具元素种类多、强度大及分带性明显等特征。下面将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对成晕机制进行分析。
5.4.1 原生晕异常组分及形态的影响因素
岩浆期后热液矿床原生晕的组分及分带结构首先决定于热液的组分性质。南泥湖钼矿田内成矿热液主要与矿田内花岗岩类小岩体有关,南泥湖岩体和上房岩体以富Mo、W、F为特征,Pb、Zn含量较低,马圈岩体Mo、W、Pb、Zn、Cu含量均较高,三岩体的Ag含量略高于世界酸性岩的平均含量,因此,矿田及矿床原生晕的主要组分是Mo、W、F、Pb、Zn(Ag)。这些元素的原生晕异常一般规模较大、强度较高,可作为寻找矿床及矿体的有效指示。
矿田、矿床原生晕异常的形态和分布,与岩体接触面产状有关。在岩体接触面产状较缓的一侧,其上部围岩中有利形成规模大的矿体和原生晕。如南泥湖岩体向北西倾伏,岩体北西方向外接触带中矿床及原生晕异常的强度均较大;上房岩体向南西方向倾伏,在些方向上矿化最强,异常规模亦较大。
南泥湖岩体向北西和上房体向南西倾伏,对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的元素(Cu、Pb、Zn)的较强异常亦起明显的控制作用,使它们集中出现于矿田原生晕西部和北部的中外带,在矿田东北部、东部和南部,这些元素的异常就比较零星分散,强度亦大为减弱。
Co、Ni、V和Mn的异常基本分布于原始富集这些元素的地层出露地段及其附近,说明地层对原生晕异常亦有一定控制作用,并且在热液活动过程中围岩中的元素(特别是V、Mn、Ni)还发生了再分配和局部富集。
以上分析表明,原生晕异常和矿体与岩体间有确切的成因联系,原生晕异常可指示矿体和岩体,并可根据异常的形态及强度推测岩体可能的倾伏方向。
5.4.2 原生晕异常组分分带结构的成因分析
前述已指出:矿田和矿床原生晕具有几乎一致的元素水平分带序列,即由内往外为W、Sn(F)、Mo、Cu、Zn、Pb、Ag(As)。这种规律的元素分带,反映出热液演化过程中元素迁移能力的强弱有基本固定的相互关系。从内因看,元素迁移能力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热液作用过程中元素络合物的稳定性。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对矿区围岩样品中金属元素于热液作用过程中元素络合物的稳定性。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对矿区围岩样品中金属元素的浸取实验结果表明:Mo、Cu两元素在400 ℃温度条件下浸出量较大,反映Mo、Cu的络合物在较高的温度下较稳定;Pb 、Zn则相反,300 ℃时浸出量较400 ℃时明显增大,表明热液从400 ℃降到300 ℃时,Pb 、Zn的溶解度是增高的。
略去异常强度较弱的Sn、Cu、Ag、As等元素后,矿田原生晕的组分分带为:内带—Mo、W、F;外带—Zn、Pb、Mo、W的地球化学性质相似,在热液作用过程的早期,两者的迁移形式和迁移条件相似,且两者均可以呈氟氧络合物的形式迁移,故Mo、W、F的异常空间关系密切,共同组成异常的内带。但由于Mo、W的沉淀方式不同,S是Mo的沉淀剂,Ca是W、F的沉淀剂,矿质在富Ca的地层中W、F更趋富集,三者的浓集中心略有差异。实验表明:在350~300 ℃温度范围,Mo已大规模沉淀,而热液温度从400 ℃降到300 ℃时,Pb、Zn的溶解度增高,据此可推测:当Mo大量沉淀时,热液还可以从围岩中萃取出部分Pb和Zn。地质事实已提供证明:南泥湖组中段炭质绢云母片岩在区域中,Pb的背景含量为20.89 mg/kg,最高达150 mg/kg。而作为南泥湖岩体直接围岩的南泥湖组中段的长英角岩(由绢云母片岩热变质而成,后又叠加了矿化蚀变)中,却显示出了Pb含量低于15 mg/kg的地段(面积达1 km2)。同时南泥湖组地层原岩中Zn含量亦较高,但在矿化蚀变地段,Zn含量亦有所下降。在东秦岭钼矿带的其他矿床中也见到类似现象。上述事实表明:在Mo、W矿化地段,温度较高的热液可以从围岩中浸取出部分Pb和Zn, 热液中原有的Pb、Zn一起,随热液运移到距岩体较远的部位,当温度进一步降低时才沉淀下来,形成矿田原生晕的外带—Pb、Zn异常。
由于矿田内成矿成晕主要为热液期的连续作用过程,故矿田内矿化和原生异常分带结构的形成,基本受成矿溶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温度变化这一主导因素所控制。前面已经指出:Mo矿化主要发生在380~300 ℃温度区间;实验表明在400~250 ℃范围内,随温度下降Mo发生大规模沉淀。南泥湖矿床中主要矿体产于岩体北、西侧距接触面600~900 m地段,而该地段正是主矿化期,成矿温度为350~300 ℃的范围,且富矿位于350 ℃等温线附近,Mo的Ⅱ级异常及W、F强异常均分布在高于300 ℃温度范围内,而Pb、Zn的强异常均分布在矿化温度低于300 ℃的区域。以上事实证明温度是控制成矿成晕的主导因素。
综上所述:构造和岩浆活动是本区钼矿床形成的前提[9];在钼矿带范围内,多组分、规模大、强度高、并具有环带状分带结构的矿田原生晕异常,是指示成矿远景地段的良好标志;其中外带的Pb、Zn、Ag异常可标志部分Pb、Zn矿化地段,亦可作为内部Mo、W、Cu矿床的远程指示;内带的Mo、W、F异常可作为Mo、W矿床的近程指示,其浓集中心可直接指示钼矿体产出部位。
不同类型矿化时温度不同,350~250 ℃对Mo的矿化最有利,Pb、Zn矿化温度一般低于300 ℃。因此,今后在应用元素及其组合异常指导找矿的同时,开展热晕找矿亦是颇有意义的。
东秦岭河南省南泥湖超大型钼矿田是我国最大的钼矿产地,近15年来,又陆续找到并探明的30多个超大型、大型、中型以上的斑岩型钼矿床,矿床分布于山西、河南及安徽等地。斑岩型钼矿床原生晕地球化学测量是在原小比例尺化探成果的基础上开展的最新的地质工作。根据多年来总结矿床原生晕异常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关键是异常不同的分带规律与成矿、成晕机制的关系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这些成果对于未来地质工作者寻找同类型的钼矿资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付治国,吕伟庆,田修启,等.东沟钼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因素研究[J].中国钼业,2005,29(2):8-16.
[2] 黄 凡,罗照华,卢欣祥,等.东沟含钼斑岩由太山庙岩基派生[J].矿床地质, 2010,28(5):569-584.
[3] 付治国,宋要武,田修启,等.东沟特大型斑岩钼矿床的物化探找矿效果[J].物探与化探,2006,30(1):33-37.
[4] 卢欣祥,于在平,冯友利,等.东秦岭深源浅成型花岗岩的成矿作用及地质构造背景[J].矿床地质,2002,21(2):168-178.
[5] 付治国,宋要武,鲁玉红.河南汝阳东沟钼矿床控矿地质条件及综合找矿信息[J].地质与勘探,2006,42(2):33-38.
[6] 李永峰,毛景文,胡华斌,等.东秦岭钼矿类型、特征、成矿时代及其动力学背景[J].矿床地质,2005,24(3):292-304.
[7] 付治国,靳拥护,吴 飞,等.东秦岭—大别山5个特大型钼矿床的成矿母岩地质特征分析[J].地质找矿论丛.2007,22(4):277-281.
[8] 瓮纪昌,付治国,黄超勇,等.南泥湖钼矿田成矿物质组成研究[J].地质调查与研究,2008,31(2):97-106.
[9] 黄 凡,卢欣祥.河南汝阳地区竹园沟钼矿地质特征、成矿时代及地质意义[J].地质通报,2010,29(11):1704-1700.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IGINAL HALO AND THE METEORIC MECHANISM OF NANNIHU MOLYBDENUM ORE FIELD IN LUANCHUAN OF EAST QINLING
TIAN Xiu-qi1,GAO Yang2,GU Ming-xin2,LI Yan1
(1.No.2 Geo-exploration Institute, Henan Provincial Bureau of Geo-exploration and Mineral Development, Zhengzhou 450000,Henan, China) (2.Henan Province Rock Mineral Testing Center, Zhengzhou 450000,Henan, China)
The purpose of studying the geochemical anomaly characteristics and metallogenic and halting mechanisms of the main halo-geochemical anomalies in Luanchuan molybdenum ore field in East Qinling Mountains,is to find out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nomalies and the deposits, thus indicating the prospecting potential of the orefield and more accurate geological prospecting.The compositions of the primary halo of Nannihu ore field are Sn, W, Mo, F, Cu, Zn, Pb, Ag.According to the horizontal zoning,it can be devided into three zones,i.e.inner zone:Sn, W, Mo; mesozone:Cu, Zn; outside zone:Pb, Ag.Mineralization, alteration and primary halo are dominated by granitic small rock mass as the center,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ock control are obvious.Mo, W, F, Pb and Zn are located in different zoning positions, which reflect the basic fix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lement migration ability during the hydrothermal evolution in the magmatic period.In the molybdenum belt range,the original halo anomaly of ore field,such as multi-component, large-scale, high-intensity, is good indicator of prospecting area.
Nannihu; molybdenum ore field; primary halo;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halo mechanism; prospecting mark
2017-05-03;
2017-06-26
田修启(1966—),男,地质工程师,从事地质矿产勘查工作。E-mail:tianxiuqi@126.com
10.13384/j.cnki.cmi.1006-2602.2017.04.004
TD164+.2
A
1006-2602(2017)04-0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