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的”故宫

2017-09-03 06:37张佳文化产业改革创新观察主创
中国品牌 2017年9期
关键词:单霁翔故宫博物院藏品

文_张佳|文化产业改革创新观察主创

“活的”故宫

文_张佳|文化产业改革创新观察主创

中国各地的文化旅游得了一种“病”,各种巧夺天工的人造景观替代了青石乌瓦的历史遗韵,清一色的义乌小商品几乎是各大景点“标配”,从文化名城到遗址古迹,国内为数众多的文旅品牌正在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文化虚无主义”当中。

故宫是一个例外,锐意改革的单霁翔,正在用“文化自信”还原一个知名文旅品牌应有的内涵

梁思成先生说,历史上每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但遗憾的是,并不是每一个民族都能从古建筑中理解并发扬自己的文化。

故宫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一个更加开放的故宫显然更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也更有助于世界了解中华文化的魅力。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以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

而让故宫古建筑群里的民族文化“活起来”的重任,就落在了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的肩上。

高品质的游览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被称为“活的生命体”。到2020年,故宫600岁,六百年斗转星移,72万平方米土地,九千余间房屋,1807558件藏品,时光为它刻上了悠久的印记。

但单霁翔并不认为封闭的故宫是一个好的博物馆。如果说馆舍大,但70%的区域都竖着“非开放区、观众止步”的牌子;如果说藏品多,但99%的藏品都沉睡在库房里,人们根本看不到;如果说观众多,但人们从前门走到后门,却没有看展览,你能说这是一个负责任的、人们喜欢的博物馆吗?

身穿蓝色亚麻衬衣,脚蹬黑色千层底布鞋,谈吐风趣幽默、对故宫了如指掌的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对文化旅游有着自己的思考。

单霁翔说,“常常在想,故宫的建筑之美与庞大的文物资源如何与每一个人发生关联?而这千万计的游客数量又如何享受一次有尊严的、高品质的游览?这就需要我们思维和管理方式的改变。我们做的每一件事,究竟是以管理者方便为中心还是以观众方便为中心?如果是前者,就会设置很多的栏杆、很多障碍;如果是后者,一切都可以改变。”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发表题为“用‘新’守护故宫的下一个600年”的主旨演讲

曾经,排队进入故宫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一到旺季排队买票,就像拓展训练一样,进去后已经精疲力尽了。因此故宫对端门广场进行了清理,清退商贩,将清理出来的房子改为售票窗口,故宫一下子开了30个窗口,采取了加大售票力度的办法。同时,尝试网上购票,加大网上购票力度,今天50%以上的人在网上购票,另外30%的人到现场扫码,只有20%左右的人还在窗口购票。单霁翔表示,“故宫实现了全年3分钟能买上票。”

随着故宫开放区域越来越多,午门两边的小门一年通过1500万以上人次,而中间大门只对贵宾开放。今天,贵宾不再开车进入故宫,三个大门同时开放。午门广场上那条密密麻麻的安检长龙现在被彻底“消灭”了,十八个安检口随意挑选。即使旺季,游客也能通畅有序的进入故宫。单霁翔强调,“以观众为中心,我们号召每一个员工要当观众,当几天观众就会知道观众的苦与乐。”

故宫端门数字展厅

以前,走进故宫,很多游客常常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为此故宫制作了512块标识,指引游客游览路线。重要展区、岔路口均有明确统一路标。另外,电子标识通过手机链接应用,从而获得更多信息。故宫日均8万游客,只有200名讲解员。于是故宫加大自动讲解器服务,提供40种国家及地区语言的讲解支持,以及专家版、少儿版等24小时的讲解内容。

在单霁翔眼里,一切不利于游客高品质游览的因素都要改变。

为了让观众能够更清晰的看到古代文物的呈现,现在的故宫使用LED冷光源照明,使用配重远离文物两米,让黑暗的宫殿亮起来。并且,故宫对曾经堆砌的石刻构件进行整理、编号、建档,建立保护园区,专家可以修复研究,观众可以参观欣赏。

此外,曾有90万件文物陆续离开了原来的箱子进入地下库房,留下来的空箱子也是重要的文物资源,于是故宫建立了3个库房对箱子进行保管与维护,腾出200余间房屋可以修缮开放。单霁翔表示,“我们用了3年时间对室内室外这些文物进行整理,但是最难的还是拆除违建。”

单霁翔介绍,“故宫拆除了137栋临时建筑,共计14800平方米。希望人们来到故宫,看到的只有古代建筑,以及少量经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恢复的古代建筑,没有一栋影响安全影响景观的现代建筑,这样才能实现把一个壮美的紫禁城完整的交给下一个六百年。”

2002年,故宫观众突破700万,当时世界上观众最多的博物馆是法国卢浮宫。到2012年,故宫观众突破1500万,2016年年接待观众量首次突破1600万,成为世界上唯一每年接待上千万观众的博物馆。参观感受与持续增长的观众数量以及文物安全如何达到再平衡,这赋予了故宫极大的挑战。

单霁翔介绍,“舒适的参观感受为日均接待4万游客,8万游客达到饱和,但数量越来越多,都要做好接待服务工作。”单霁翔表示,“大力宣传淡季参观故宫的好处,加大线上购票的宣传力度,淡季设置诸多免费日,使用大数据进行精细化管理,初步实现日均8万游客之内的目标。”

单霁翔认为,“所谓好的博物馆,是看博物馆的文化资源对社会、民众做了多大程度的贡献,让人们收获了什么,让文物活在当代,融入人们生活,我们应该做出表率。”

更加开放的故宫

单霁翔认为,“文物只有在原地陈列才最有尊严,如果流失海外像孤魂野鬼一样就没有尊严了,我们还要不断扩大开放,紫禁城过去只是开放30%,去年开放到了76%,这样我们可以举办更多的展览,开放更多的展区。所以文物一定要叫它活起来才有尊严,我感触很深。”

目前全国有4700座博物馆,收藏国家定级,一级、二级、三级珍贵文物共401万件,其中收藏在故宫博物院的是168万件,占比41.98%。世界各地博物馆几乎都是金字塔型藏品结构,塔尖是镇馆之宝珍贵文物,腰身是量大面广的一般文物,底层是待研究待定级的资料文化。而故宫博物院却是倒金字塔型的藏品结构,珍贵文物占馆藏文物的93.2%,一般文物占比6.4%,待研究待定级的资料文化占0.4%。又经过3年的文物清理工作,增加了55000件。截至到去年年底,故宫文物1862690件,还在动态增长。

这些文物藏品被分为231个类别,绘画53000件,北宋《千里江山图》是故宫国宝级藏品,今年9月即将再次展出,故宫的重要书画作品每次展出不能超过两个月,“回去睡觉”不得少于3年。

故宫收藏书法、绘画、碑帖共156000件,其中以《兰亭序》、《中秋帖》、《伯远帖》为代表的重要书法藏品75000件,碑帖28000件,是世界上价值最高,无与伦比的纸质文物的收藏。故宫博物院是收藏青铜器最多的博物馆,共16万件,也是带先秦商周铭文的青铜器最多的博物馆,共1670件。故宫收藏11000件金银器、19000件漆器、6600件珐琅器,都是传世的艺术品。

玉石器收藏是故宫的骄傲,对出土于东北红山文化、浙江良渚文化、安徽凌家滩文化的玉石器都有广泛的收藏。

故宫拥有世界上最多的陶瓷藏品367000件,其中90%是出品于景德镇的官窑瓷器。故宫织绣藏品丰富,据资料显示,当时江宁苏州杭州三个织造局最多时有7000人给皇宫做织绣。故宫现保管18万件服装,68000件文房四宝,39000件生活用品。

故宫拥有6200件明清家具,其中90%未公开展出。目前,在156米长的南大库正在筹办家具展,展出2400件明清家具。未来还会举办中草药展,儿童玩具展等。

故宫收藏宗教文物42000件,80%是藏传佛教的文物,有23000尊佛造像、7000件技法界、2000件18世纪的唐卡。在武备仪仗方面,有33000件武器乐器,有出土于安阳殷墟的23000件甲骨。同时,故宫收藏有石面石鼓,堪称国宝中的国宝。

故宫收藏的尺牍并不是清宫旧藏,并购藏汇集名人信札42000筒,有曾国藩系列,董其昌系列等,全部进行扫描后开始搭建平台进行研究,藏品不仅具有书法价值,而且会揭示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故宫还进行老照片的研究,18000张照片极具研究价值,并且拥有27000张老照片的玻璃底片,没有研究工作做支撑,进入不了馆藏。

单霁翔表示,“故宫继续在努力,3年以后故宫的开放比例突破80%。故宫有23万平米的古建筑,其中腾退不合理利用文物建筑面积5.1万平米,预计通过三年修缮能够完成开放。故宫有1450名员工,将有一半员工搬出紫禁城。”

为了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面貌,加深各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故宫博物院加强与国外博物馆的合作,举办更多展览,开放更多展区。午门雁翅楼的外观保持传统建筑特色,内部两边加中间的城楼共2800平米,架在半空中,在北京中轴线上气势磅礴,成为最大的博物馆临时展厅。

镶嵌修复室专家孙鸥修复挂屏

单霁翔如数家珍地说:“故宫有10200件各个时期的雕塑,已在5个展馆系统展出。紫禁城有4个花园,2个明代花园,一个御花园,一个慈宁宫花园,106颗古树。同时45座佛堂,正在陆续开放。”

为了开放更多藏品,文物的修复也越来越被故宫所重视。《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就把故宫这些专家学者的工作价值呈现给了社会,比如古书画装裱修复的单嘉玖教授、青铜器修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有亮,还有进行瓷器修复、漆器修复、乐器修复、缂丝修复、唐卡修复、织绣修复、西洋钟表修复等等的各位工作人员。

文物修复人员还获得了国际电影节的奖项,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他们感动了世界。单霁翔表示,“但是我们也在想,光靠这样兢兢业业细心的修复够吗?其实是不够的,我们人如果得病,任何一个医院、任何一个医生都不会上来就给我们打针、开药。一定要先做检查,要让我们先挂号、查病例、看病史,要测量我们的体温、血压、心跳。然后会用设备,比如听诊器、B超、X光甚至用CT彻查我们的病情病因。”

虽然文物不会说话,但它们是有生命的。它们的生命历程会比人的生命历程更长。单霁翔认为,“我们对待它们的态度要改变,所以我们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文物医院。我们拿出361米长、13000平米的院舍,筹建了故宫文物医院,还汇集了200名文物医生。因为故宫博物院要认真地对待我们的文物藏品。”

这所文物医院是对外开放的,观众可以参观,世界各地的文物修复人员可以在此进行交流。科学的仪器设备使工作条件得到了改善,古建筑的构件、文物藏品得到了细心地诊断和精心地修复。

故宫为这所医院配置了最先进的仪器设备,例如分子结构分析设备、三维打印设备、热性能物理分析设备、纤维分析仪、高精度可移动实体显微镜、荧光能谱仪和荧光扫描系统等上百台先进仪器,这些仪器加盟以后,使文物修复技术如虎添翼。

单霁翔说:“举个例子,比如符望阁有一幅董诰的山水贴落,70年前这幅画落下来了,当时的老员工把它包起来。今天要修复,打开一看,它碎成了上千片,没办法进行研究。但是,在计算机辅助下,我们的工作人员用三个月的时间,将它拼对起来,用一年时间给修复了。”

故宫博物院推出智能导览应用——掌上故宫

把故宫“带回家”

人们的信息接触方式越来越丰富多样,满足人们“足不出户逛故宫”的需求,也成为单霁翔思考的问题,他希望人们能把故宫“带回家”。

故宫希望通过数字技术来传播文化,不断加大网站的建设,网站每日点击率已达上百万人次。为此,故宫进行了三项提升:一是加大英文网站的建设,让世界各国的朋友通过网站了解故宫文化;二是青少年网站做得更加活泼生动,希望孩子们愿意走进博物馆;三是举办网上展览,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参观故宫展览。

不仅如此,故宫率先在全国博物馆中把全部藏品186万件文物在网上进行公示,为了可以查到文物的基础信息,故宫正在紧锣密鼓的设立三个摄像室,配和网站的影像数据。

自2015年开始“故宫出品”系列app应用上线,目前已经有9部出品。“每日故宫”上线两年多,每天图文并茂的介绍一件故宫藏品。今年“故宫展览”上线,观众可以身临其境的漫游展厅的氛围,详细的看展览。

故宫用了三年的时间建成数字故宫社区,构建功能强大的博物馆数字平台,如公众教育,文化展示,参观导览,资讯传播,休闲娱乐,社交广场,学术交流,电子商务,更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性,逐步建设精神家园。并且,故宫计划用3年时间建设智慧故宫,用于完善安保系统和传播系统。

故宫数字博物馆的每个项目都深入挖掘藏品和古建筑的信息。如数字地图帮助观众了解每一栋建筑和房屋的信息,故宫有9317间房屋、1200栋古建筑、1500块大地毯等,观众可以尽情看到细节,看到不能开放的地方,虚拟现实剧场6部VR片滚动播放。

单霁翔指出,“我们不断研究人们接收方式的改变,并适应改变,让大家了解最新的展览、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修复结果,这个过程是无止境的。”

同时,为满足故宫院内职工的再教育和新员工培训、国际交流培训以及社会公众对家具、书画等的鉴赏需求,提升故宫在文化传播和社会教育方面的功能,还成立了故宫学院。故宫学院的教学除了内部的各项培训外,还面向业界和社会,不定期举办面向公众的培训、讲座等。

故宫还打造了“故宫讲坛”这个品牌。单霁翔认为,“要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与传播,我们在不断增加故宫展示的能量,希望不断开放的故宫能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片绿洲,也希望故宫的文化活动能更加深入地融入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去。”

故宫博物院的公众教育活动进入马耳他、新加坡等海外中国文化中心,获得各国青少年的喜爱和积极参与。故宫博物院涉及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业务的培训资源也在国际相关领域享有盛名。国际博物馆协会和国际文物修护学会两大具有业内广泛影响的国际组织,均将全球唯一的培训中心设立在故宫博物院,三年来已经培养了50多个国家的文物保护与博物馆专业人士。

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故宫博物院两项大展“八代帝居——故宫养心殿文物展”、“万寿载德——清宫帝后诞辰庆典展”相继在港隆重开幕。6月29 日下午,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候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陪同下,国家主席习近平见证了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兼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张建宗与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签署《兴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合作协议》。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长期、全面和深入地展出故宫博物院的珍贵藏品。

近年来,故宫把更多优秀的展览迎来,同时也向世界各地走去。现在,故宫每年有20多个展览走出红墙,走向大千世界,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开始,故宫博物院共组织实施了200余项重大文物对外展览交流项目,其足迹遍布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观众人数超过1亿人次。

故宫博物院的对外交流范围不断扩大。除了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还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印度、埃及、希腊等国,合作进行文物考古与调查、文物修复与保护。通过交流合作,使海上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中国商品外销瓷器的销售路线更加清晰,使佛教造像艺术自印度通过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逐渐东传的脉络更加明确,同时还向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介绍了中华传统文化。

紫禁城丰富的文物收藏体现了中国艺术的最高水平。目前,故宫文化已经成为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起到在世界各地加强文化交流合作、传播中华优质文化的作用。

单霁翔强调,“总之,故宫用更多的手段在传播文化,把故宫文化更多的融入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让文物活起来。”

为此,故宫博物院对责任感和亲民度的诉求上有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提升,同时也在不断研发文创产品。单霁翔指出,“过去故宫的营销有两方面不完善。一个是故宫商店卖的东西80%不是自己研发的,都是来自各地的,满足不了人们把故宫文化带回家的愿望。经过几年的努力,到2015年年底,故宫已经研发了大约8700种文化创意产品,能够满足人们把文化带回家的愿望。第二是故宫过去商店商业气氛太浓,文化气息不够。现在更多地增加文化气息。”

单霁翔表示,“故宫也在不断发现自己文创产品的不足和完善的方向。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注重质量,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必须充满文化气息,同时不论价格高低都要质量好的,在这方面我们要不懈努力。”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面向海内外观众不断研发文化创意产品,其中一些文化创意产品成为外交礼品,深受各国来宾和观众的喜爱。例如故宫博物院与皇家加勒比国际游轮在“海洋赞礼号”上实现合作。在游轮上,故宫博物院举办了专题讲座、文化创意产品展示等活动,使故宫文化走出紫禁城,走向海上丝绸之路,以一种全新的渠道,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单霁翔故宫博物院藏品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林安国藏品
谭礼藏品
单霁翔的再也不敢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六站(上)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五站(下)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四站(下)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五站(上)
和单霁翔的四次“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