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涂鸦的鸦
写一封情书留下青春隽永
◎ 涂鸦的鸦
多年前,在微博上看到宁财神写给周迅的情书。他在最后写:也希望她一直别嫁人,到80岁时,我也老了,在街头偶遇,走过去搭讪,摘下棒球帽,道一句:周公子,我喜欢你好久了,能把手给我牵一下吗?感动极了。
那时我最遗憾的事就是没收到过正儿八经的情书。我死缠烂打让男朋友一定要手写一封情书作为生日礼物。他理科出身,对于咬文嚼字多有抵触,伏案疾书了半个月,最后送来的是一张在设计室顺手拿的皱巴巴的A4纸,上面爬满虫子一样丑丑的字。我笑纳了其中的错别字和病句,小心珍藏。总觉得,一封手写的情书,笔墨落纸生根,是温暖而有情怀的。
记得第一次看到情书,是在四年级的某个周末,回学校拿落下的书本,无意间看到了夹在同桌课本里的信笺。时隔多年,我居然还记得里面的内容,信的最后写:想念你的笑,想念你的外套,想念你白色袜子和你身上的味道。当时年幼的我被这样的字句深深震到了,觉得写这种话的人简直就是不要脸的老流氓。直到后来才发现,当年的那封情书也不过是抄袭了经典歌曲。这位从少年时代就擅长写情书的男孩,从初中到大学一直都不缺女朋友,所以有时精通一门技能是多么有必要。
那些年手写书信还非常流行。因为作文成绩好,中学时代多次被邀请做情书枪手,得到的报酬往往是一根棒棒糖或一盒果冻。发现写情书可以牟利,我毫不犹豫地选择帮别人。写过的众多情书里,甚至还夹杂着各种语法错误的英文。直到有一天,院子里的小伙伴让我帮他写一封情书,那时他还是个豆芽菜,居然也有春天,我猜测了一圈,也没有猜中他的意中人。我写得很卖力,就连当时流行的“你是我的心你是我的肝你是我生命的四分之三”这样荡气回肠的语句都用上了。
第二天,我在书包里翻到一张粉红的信笺,信封上赫然写着:黎小艾收。我忐忑地打开,里面内容似曾相识,何止似曾相识,简直一模一样,小伙伴把我写的内容一字不漏抄了一遍,正儿八经地在落款上署上了自己的名字。那时我家教甚严,就在我老爹推门而入检查作业的一瞬间,我做贼心虚地把整张纸塞进了嘴里。就这样,我收到的第一封情书未及捂热直接下肚了。
高中是插卡打电话的年代,校内的公用电话少,下课时间不够排队,所以和外界的交流就更多地靠书信。食堂教室宿舍三点一线也无甚好写,但我们居然也能从翻墙外出吐槽老师这些事中写出个两三页纸。其中有一个笔友,字写得很漂亮,素描也棒棒的,每次的信都是图文并茂。我也学着书上看来的情节,做过一些矫情的事情,比如在信封里塞一枚硬币,杜撰一通这枚硬币的意义所在,竟然也把对方感动得稀里哗啦。
年轻时的自己也写过专属的情书,断断续续写了很长一封,趁着毕业兵荒马乱才敢偷偷塞进对方的课桌,也没有署名。而后毕业,各奔东西。今年年初,他终于主动联系了我,黎小艾同学,我给你介绍一个好产品。有些深情款款最后的结局总有点莫名其妙。
2014年末的长沙呵气成冰,我再一次失恋,失恋的人就该回家。有一天突然想起那渣人还写过一封情书,于是想扒拉出来进行人道毁灭。我妈一边微信抢红包,一边告诉我,当年那些书啊信啊本啊她都以一块钱一斤的价格当废纸处理了,我哭笑不得。
相遇,恋爱,直到分开都没有告诉他,当初让他送情书,更多是因为他那时买不起贵重礼物,所以就故意找了个托词。
笔记本换成了“笔记本”,纸质书变成了电子书,涂改液的市场越来越小,那些弥漫纸香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在微信微博横行的年代,逢年过节,百度一下,复制,粘贴,群发,所有祝福都千篇一律,所有情话都似曾相识。
我开始无比期盼,还能有一个人伏案用心写字,哪怕是写相遇时的一朵花开,写等待时的忐忑,写上下班的所见所闻,哪怕是写成丑丑的一团,也无比珍贵。
那些翻越千山万水的,白纸黑字的告白,往往比一封即发即到的宋体五号字来得暖彻心扉。
而我曾经,也只是想要你写的一封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