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晓彤:一树一树的花开,才能汇成澎湃的海

2017-09-03 10:35闫晓雨
哲思2.0 2017年5期
关键词:关晓彤

◎闫晓雨

关晓彤:一树一树的花开,才能汇成澎湃的海

◎闫晓雨

后青春时代的重生

关晓彤又出现在了媒体视线里,这次是以作者的身份。

事实上,《不知愁滋味》已经是她的第二本书,早在两年前她就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本图文随笔集《用时间换天分,越努力越幸运》。如果说演员是在表现人的内核基础之上有所加工输出,那么文字就是真真实实地反应着一个人的内心。扮演过那么多角色,在文字世界里,关晓彤终于做回自己。

互联网极速膨胀的舆论氛围经常令她身陷混沌,键盘侠过度的非议经常使大家忘记其实她还是个不满20岁的姑娘,哪有那么多面面俱到的小心机。说她团队炒作买热搜、捆绑营销黑同伴、和大学舍友相处不睦……这些铺天盖地的流言不知是怎么流传出来的。原本那个乖巧可爱的“国民女儿”长大了,应该遵循着童星正常的发展路线,做演员,看演技,而做普通人,就被逐渐淡化在荧幕后。

可偏偏安分守己的关晓彤被流言骚扰得无处可逃,网友的恶意评论像把尖锐的刀,插入她单薄明媚的青春里。

回头再看这段经历,关晓彤更愿意把这段时间称作一个必不可少的“过渡期”。面对铺天盖地褒贬不一的新闻,自省成为她摆脱困扰的方法。“你要真把它当成一个事,那它就是天大的事,怎么都摆脱不了。即使有一天,网络或是媒体好评不断,依然会提心吊胆,因为你始终活在别人的口中,活的是别人想让你成为的样子。”想通后的关晓彤不再沉溺于外界的评价,逐渐明白学会区分虚拟和现实是每个演员都要有的职业技能。

在最近的IP剧作《凤求凰》的路透照中,关晓彤饰演的山阴公主“刘楚玉”一角发型奇特,被网友吐槽为“缝纫机”。面对微博热议里的嘲笑,关晓彤的心态倒是很好,不似几年前备受争论时那般受伤,甚至还学会了以“自黑”来面对尴尬。时间令她平静,也令她清醒,身处嘈杂的舆论圈和全媒体泛娱乐年代,演员这个职业有它自己要独立面对的部分。

妈妈告诉关晓彤,无论做人还是拍戏,最重要的是“艺德”二字,“你是什么样的为人大家都看得到,相信有头脑的网友们会分辨清楚的。”

最近一次访谈中,向来快言快语的关晓彤放缓了语速,娓娓道来,“也会看到自己莫名其妙上‘热搜’,不管什么样的新闻,都坦然去接受。以前我年纪小,面对那些议论会比较脆弱,这几年长大了不少,好多事儿都想开了。”对于争议或误会,关晓彤选择的处理方式是“不解释”。毕竟,比起驱散流言,她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

在新书里,关晓彤不仅综合自己从小到大的演戏生活、青春时代,还原了荧幕背后那个真实可爱的姑娘,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尽显生活细微处的诗意。

之前关晓彤为江苏卫视录制宣传片,其中的一句话说到,“如今这个女孩要渐渐走出‘国民女儿’的光环,迎来全新的人生”。这句话总结得非常到位,出道以来,演了15年的配角,近两年来屡次独挑大梁成为女一号对于关晓彤来说,更像是后青春时代的重生。

坚持走下去,总能与温暖不期而遇

说来也巧,关晓彤在几部以“国民闺女”为角色的都市剧中,饰演的都是缺少家庭温暖的角色。因而尽管角色并不重叠,关晓彤给观众留下的印象总是那个操着一口京片子,耍宝,叛逆的小丫头,表面看起来玩世不恭,内心却比谁都要渴望温暖。

事实上,关晓彤是在一个健全而富足的家庭里快乐地成长起来的。这种富足并不是物质条件上的富足,而是精神层面的丰盈、饱满,能够从家人身上汲取热爱生活的力量。

她有一个“炫女狂魔”的爸爸,一个对她时而严肃时而宠溺的妈妈,还有一个口袋里装满故事的有趣爷爷。

关晓彤四岁半时和父亲一起拍了电视剧《烟海沉浮》,这是她进入演艺圈的契机。有人说这是幸运也无可厚非,但仅仅凭借一把宝刀就能叱咤江湖的游侠,能撑多久?关键还是在于内外兼修,既要有扎扎实实的基本功,还要有对事物的分辨力与对自身职业发展选择的勇气。关晓彤说,自己从小就不怯场,“小的时候拍戏,我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干吗,但又觉得挺好玩的。关键是我从来不会觉得害怕。”

父母都是演员,关晓彤是无论如何绕不开“星二代”这个标签的,这件事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但一个人的才华,迟早会跟随客观环境被召唤出来。换个角度来看,就算关晓彤没有出生在这样的艺术世家里,或许仍然会兜兜转转走到演艺这条路上。不过她说,爸妈都算不得什么大红大紫的明星,自己只能勉强算是“艺二代”,踏实做事,认真琢磨,才是他们家传承的家风。

关晓彤5岁的时候就努力学习认字,自己看剧本。遇到生字或者晦涩难懂的剧本时,妈妈会一句一句把台词分解拆开来讲,尽量先让女儿理解,再去背诵。妈妈的做事风格是比较理性严谨的,虽然称不上苛刻,却将年幼的关晓彤培养出独立思考和不怕吃苦的性格。

人生没有平白无故就能享受的风景,所有获得都会被上帝暗中标好价格。拍戏有时候连轴转,睡两小时就要起身连续拍摄24小时,赶飞机,跑宣传,对于一个职业演员来讲已经极不容易,何况是来回切换着演员和学生两种身份的关晓彤。“我花了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在两种不同的身份中转换,能获得什么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把正在做的事做好……”

如今看到一边复习功课一边在剧组拍戏的关晓彤,网友们总会惊呼这是“学霸典范”。殊不知,在关家人眼里,这只是女儿数十年如一日的日常。父亲会格外心疼女儿,偶尔忍不住说,“你别那么辛苦地学习了,及格就行了”。由此也能看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关晓彤的“学霸养成经历”中,并非受到严苛刻板式规划,相反,爸爸妈妈给了她足够大的空间,让她来选择做什么,安排自己的生活节奏。

日常的学习方式上,关晓彤有自己的小诀窍:“不能一心二用,虽然你看我只学了两个小时,但我在两个小时里投入了全部的精力和效率。”速度与力度总是缺一不可的。

抛开艺人的身份,关晓彤身上那股对细微事物的敏感度和好奇心,使得她整个人格外有趣。而这,和爷爷带给她的影响分不开。

爷爷去世已有10年,关晓彤会时常想起他,这位先生是“单琴大鼓”第二代传人,北京琴书创始人,当年还是很有名气的。小时候,关晓彤最开心的就是爷爷带她去逛陶然亭公园,嫩柳碧丝,海棠湿衣,还有很多人喜欢带着自家的花鸟虫鱼来这里散步。爷爷会边走边给她讲些奇妙的故事,伴着晴朗的天气,氤氲成关晓彤记忆里重复播放最多次的片段。

弗洛伊德说,一个人的童年决定着一个人的一生。关晓彤相信,带着爷爷留给她强大的用于捕捉生活美好事物的能力,坚持走下去,总能与温暖不期而遇。

抛开网络虚构,还你一个真实的她

生活中的关晓彤,其实和同龄人没什么区别。

不拍戏的时候,她过着和其他学生一样的生活:聊八卦,刷剧,喜欢玩真心话大冒险,会想着如何忙里偷闲看几部中意的小说。她也会犯花痴地追星,之前去看贾斯汀·比伯和Bigbang的演唱会时,按捺不住那颗狂热激动的心,甚至在演唱会现场忍不住哭起来。你能想象平日里淡然出现在大众面前的姑娘,在偶像演唱会上拼命尖叫,挥舞荧光棒的模样吗?

在饰演过的众多角色里,关晓彤感觉,跟她性格最像的是《老师晚上好》里的林夏。虽然有点疯疯癫癫,但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有点慢热,也挺纠结,总体上性格还算比较温和。她其实并不像饰演“国民闺女”系列中的角色般那么叛逆,那么潇洒不羁,她就是个正常长大的普通姑娘。

除此之外,关晓彤还是个吃货,走到哪里都会寻找当地的美食。新书《不知愁滋味》中提到她上学时“偷吃东西”的片段,以及她对零食的执念,可乐、麦乐鸡块等等都呼应得上每一个90后的青春记忆。

关晓彤有个令人想不到的短板,那就是厨艺。闺密曾打趣她第一次做饭时对调料的模糊乱用,做出了一锅只有盐味的黑暗料理。为了不把这件丢脸的事情泄露出去,她还“恐吓”闺密,“不吃完就注定一辈子孤独终老”——喏,莫名有点反差萌。

在《九州·天空城》剧组拍摄时,她还和鞠婧祎成了好朋友。鞠婧祎大她三岁,和关晓彤修长的身高相比倒更显得“软妹子”一些,“我的身高决定了我要充当一个保护者的角色,但她老管我叫小朋友,老说我长了一张小学生的脸。”两个志趣相投的姑娘凑到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什么唇膏色号啦,什么剧组八卦啦,总是会第一时间和对方分享。

娱乐圈究竟是个什么圈?复杂的人看它是浑浊一片,纯粹的人却可以乐在其中,轻松跃过所有泥淖。

一树一树的花开,要结一季一季的果子,再拿常年积攒下来的,这些实心的果实去填补内心那片虚无的海,才能摸到时代澎湃的脉搏。出道16年,关晓彤终于站到了自己梦想的海岸边,那么,你呢?

猜你喜欢
关晓彤
关晓彤:与大学老师合作心情很忐忑
关晓彤
关晓彤:我现在慢慢锻炼自己有主见有想法
马可求婚关晓彤
“国民闺女”关晓彤,在爱的世界里高飞
从国民闺女到女神学霸,关晓彤的18岁是为自己开外挂
大学谈恋爱?“我要检验真爱”
关晓彤加冕“横店公主”国民闺女圆了公主梦
捧花挽手荡马路关晓彤张艺兴拍戏演甜蜜情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