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铭
7月15日清晨,我背上简单的行装,从北京站乘坐北京开往乌兰巴托的K23次国际列车,开始了我的蒙古之行。
K23次国列在夏季,每周开行两班,分别由中蒙两国担当客运任务。这次我乘坐的是蒙铁乌兰巴托铁路公司值乘的K23次。蒙铁的包厢很整洁,每个铺位上还有液晶电视和耳机;空调开得很足,独立卫生、司里有淋浴喷头,热水充足。
列车到达二连站,边检上车收走护照之后,我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留在车厢里观看国列换轮过程。和进行换轮作业的工人师傅聊了几句。他们工作其实挺繁忙的,每天都有换轮任务,大多是在晚上甚至是半夜进行,好在现在几乎全部自动化了。
第二天上午,火车已经行驶在蒙古国境内。经过赛音山达和乔伊尔、司的茫茫戈壁,以及乔伊尔和乌兰巴托、司的山地展现群,于下午13:20抵达乌兰巴托火车站。
成吉思汗廣场蒙古的骄傲
出站后,随便拦了一辆车,便来到乌兰巴托市中心的成吉思汗广场。在乌兰巴托,任何一辆车都是出租车,只要在路边,手心朝下,胳膊稍微往斜下方伸直,便是拦车的手势。路上的车是否停车,取决于司机,上车后去哪里可以口头议价。这个习惯在中亚些国家也存在,我去年在吉尔吉斯首都比什凯克,也体验了把这种形式的拦车。
如果把天安门广场看成中国的心脏的话,那么成吉思汗广场,便是蒙古国的心脏。广场北侧,是形制如人民大会堂的蒙古国家宫,蓝色的玻璃顶如同蒙古大汗的帽子。成吉思汗铜坐像在国家宫大楼正中央;旁边两座骑马铜像,分别是成吉思汗的两位得力将领博尔忽和木华黎;国家宫大楼的西侧和东侧,分别是窝阔台和忽必烈的铜坐像。
成吉思汗广场正中央,是蒙古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苏赫巴托的骑马雕像;广场东侧,是国家艺术剧院和中央文化宫;广场西侧,是乌兰巴托市政府和中央邮局。每年7月11日,是蒙古国庆节,这里都要举行隆重的那达慕大会开幕式。
成吉思汗广场南侧是一座公园,里面有蒙古国公路零公里标和国歌纪念碑,国歌纪念碑上镌刻着国歌歌词和曲谱,纪念碑上方是“索永布”雕刻。索永布是蒙古国旗上最左边的图案,也是蒙古民族的传统图腾,由太极图、太阳、月亮和火焰组成。火焰上的三条火舌,代表着过去、现在和将来;太阳代表父亲,月亮代表母亲。图案总体寓意蒙古民族崛起和发展,人民幸福长寿。
成吉思汗广场前方,是乌兰巴托的“长安街”——和平大道,大部分国家机关、大型商场都坐落在这条东西主干道上。沿着和平大道往东走,是另一座长长的街心公园。很多刚下班的蒙古年轻人在公园里休息玩耍。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用长焦镜头观察公园里的蒙古人。蒙古人的长相,都是“成吉思汗style”,大脸、小眼睛、单眼皮,但其中不乏轻盈高挑的蒙古美女。乌兰巴托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也是一座欧化和韩化很深的城市,年轻人都穿着时尚,只有为数不多的老年人,才穿着蒙古传统民族服装。
为了拍摄成吉思汗广场的全景,我便往回走,进入位于广场正南、和平大道路对面的蓝色摩天大楼蓝天大厦。27层的蓝天大厦算是乌兰巴托城内最高的楼了,也是这里最豪华的酒店和写字楼。顶层是一个咖啡厅,可以俯瞰整个成吉思汗广场。顶层南侧的窗前,可以俯瞰整个乌兰巴托市容。乌兰巴托的城南城北都是连绵的群山,乌兰巴托便是夹在南北山间峡谷里的一座狭长的城市。南部的山名为“博格多汗山”,山坡上有一幅巨大的成吉思汗画像。
蓝天大厦西南方向不远处,有一座中国样式的寺庙:乔伊金喇嘛寺。这是清朝遗留下来的古建筑,整个寺庙完全是中国庭院式建筑,山门对面有一面巨大的照壁,山门匾额上用满、蒙、汉、藏四种文字书写寺名,寺庙的中文名叫“兴仁寺”。这里曾经是蒙古活佛八世哲布尊丹巴的弟弟乔伊金喇嘛的家,建于1904年。大清洗时期寺庙被关闭,后改为博物馆,现在又恢复了藏传佛教寺院的功能。
晚上回到朋友的住处,乌兰巴托的居民楼竟然是集中供热水的,有凉水热水两套管网。家家都不用装热水器,不论何时,拧开水管就有热水。就这一点来说,当地人太幸福了。
杭爱山和鄂尔浑河古都情怀
第二天很早就起来,前往这次来蒙古最想去的地方,也是蒙古帝国的古都——哈拉和林。位于乌兰巴托西南约300公里处,杭爱山南麓的鄂尔浑河谷地,从乌兰巴托坐大巴过去要8个小时。
我不到8点便到了Dragon公共汽车站,但是每天一班发往啥拉和林的大巴1 1点才发车,我只好在这个乱糟糟的公共汽车站干等3个小时。固定班次发往蒙古各地的大巴、中巴车杂乱无章地停在汽车站的停车场上,外围则是更加混乱的合乘出租车,有的挡风玻璃上写着目的地,有的干脆是司机在不断地喊话拉客。挡风玻璃上的目的地名都用西里尔蒙古文书写,这些车辆中最豪华的一辆大巴,目的地写着“Харахорин”,这显然是我即将乘坐的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