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丽
处于国家命运转折关头,我们必须“进”,于是毛泽东拒绝斯大林“划江而治”的建议,毅然吹响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进军号;面对汶川处于生死线的骨肉同胞,人民子弟兵必须“进”,于是空降兵毅然降落在险情密布的崇山峻岭;脚钻心地疼,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于是从北京奥运跑道退出的刘翔又钟情于“进”,投入七步上栏新技术的艰苦训练……
“进”是生气、大气、勇气、正气,是我们生活的主旋律。有人因此而断定:生活只能唱“一往无前”之歌,唱“停一停”就是“畏缩不前”,说“退一退”更是“落荒而逃”。
事实果真如此吗?“退”是否该让它们绝迹人生之路?回答当然是否定的。退,有时也很美丽,也是一种智慧。退有三种境界:退而待进,为进而退,以退为进。
第一种境界“退而待进”,是在极端恶劣环境下收敛锋芒忍耐退却,以求东山再起。文革时一位老音乐家被下放到农村铡草,多年后动乱结束,人们都以为他已被折磨得毫无生气了,他却神采奕奕地继续投入音乐创作。问及原因,他说:“退呀,忍呀,等呀!我铡草的时候都是按4/4拍铡的。”如果當初他不懂得“退”,只知硬顶,或许他已经以结束生命来证明自己的清白,或许已经在怨天尤人时被沉重的劳动压垮,哪有后来源源不断的新作问世?
“为进而退”为第二种境界。如前几年红遍全国的超女黄雅莉,她没有趁自己人气旺时在娱乐圈一路高歌猛进,而是选择了先学习,考艺术学院,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以图将来有更好的发展。如此为进而退者,实为明智之人。
“以退为进”是第三种境界。退之本义为隐、让,舍己之利。而以退为进者能从“退”中化出“进”来,表面看似做了忍让退步,而实际上他从中获得了比他让出的多得多的益处。春秋时,晋、楚兵遇中原,晋兵后退九十里,谓之报楚王相礼之恩,却在地形、人心上获得了绝对的优势,最终大胜。这就是成语“退避三舍”的出处。晋军阵前后退,看似会降低士气,振奋敌军,让楚军占便宜,实则退九十里是麻痹楚军、以逸待劳之高招。退中获进,这才是大智慧。
退而待进,为进而退,时机成熟以退为进。是的,“退”有时是高超的处世哲学。
“进”“退”两难之时,为了更好地“进”,何不选择一次“退”呢?
(江苏如东中学九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