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迎花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城市绿化事业进展加快,园林植物的种类及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常会遭受到病虫害的侵袭,这不仅降低园林植物的质量,失去观赏价值和绿化效果,而且还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基于此,该文分析了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点以及在其防治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特点和问题提出了防控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生态控制方法,以保护园林植物健康生长,达到绿化美化环境的目的。
【关键词】园林植物;病虫害;生态控制
在人类管理的城市园林生态里,有着一个包括植物、害虫、天敌、人类等组成的生态系统,如果一方有所变动,就会对其中的其他组成部分造成影响。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在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要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条件,减少或不使用化学农药,保护天敌,提高自然的控制能力,保持园林生态的稳定。
1.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点
1.1入侵有害生物种类较多,结构复杂
與自然生态系统不同的是,园林植物系统中有很多种类的植物,植物的来源也多种多样。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各种外来园林风格的引进,植物的设计和配置更加多样化,从而导致了各种常见病虫害也随之形成。此外,国内外不同的植物交流频繁,外来入侵害虫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如近年来贵阳地区发现了许多外来病虫害种类,如悬铃木网蝽等等,这些病虫害一经传人,就会得到极为广泛的传播。
1.2园林植物生存环境恶化,易受病虫为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路中,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园林植物经常会受到下水道等地下设施的影响,汽车尾气和工厂的有毒气体也会影响植物生长,园林植物生长环境恶劣,植物生长力不强,抗病能力差,给有害生物的入侵提供了有利条件。
1.3园林生态系统脆弱,天敌控制作用有限
由于景观设计师的知识水平有限,在园林设计之前并不完全了解植物生物学特性,也忽于一些植物之间相生相克的特殊关系,就会导致园林植物配置的不合理现象发生。在设计中,如果将一些相克植物品种种植在一起,如核桃可以造成附近的苹果受害或致死,就会直接或 间接地导致一些如植物白粉病等病虫害不断发生,使园林的生态系统变得脆弱,影响园林植物、害虫和天敌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不利于病虫害天敌 的自然控制。
1.4防治观念落后,化学防治占主导地位
园林植物生长过程中一旦发生病虫害,人们往往采取快速有效的办法——化学防治。虽然化学防治速度快,效果好,但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害虫易产生抗药性,并且还杀死部分害虫的天敌。同时有些园林发生病虫害时,不考虑虫体密度和病虫害危害程度,即刻进行打药,这是不科学的。正确的防治方法并不要求对病虫做到“根治”,而是在保证苗木质量的前提下,将病虫发生控制在一定危害程度之下。有些园林单位不能够对症下药,不管是什么虫,什 么病,只要是农药就喷洒,起不到预期防治效果;还有些园林单位苗木发生严重病虫害时,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而是任其发展,直接影响园林植物的质量和商品价值。
2.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生态防治策略
2.1严格植物检疫
加强植物检疫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首要工作。从2O世纪7O年代末开始,城市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建设使城市更密集,为园林植物病虫害的传播创造 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因此,在城市园林植物苗木转移过程中,应该严格执行植物检疫,一旦发现有害生物,要进行除害处理甚至予以销毁,防止新的病虫害蔓延,避免产生更大的损失。
2.2合理栽植设计规划
做好园林病虫害的防治,规划设计在充分考虑景观效果的同时,还应注意植物的选用及配置必须符合植物的生态原理和生物学特性。首先,选择树种要做到适地适树,这是保证 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的先提条件。在树种的选择上,应以乡土树种为重点,遵循城市的生态环境原则。其次,在植物配置上,设计人员不应只注重景观的审美功能,也要符合生态学原理和生物多样性的原则,建立起具有地方 特色的生态园林。在这种生态园林中,园林病虫害成为了景观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受天敌等自然因素的制约,不易发生灾害。
2.3保护、利用天敌,开展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比,对病虫害的控制效果更显著且持久。如果害虫的天敌有了自己的种群,那么它对害虫所起的控制作用将是持久而长效的,而化学防治却不能做到这一点。因此,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合理保护和利用害虫天敌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既可以对病虫害起到防治作用,又可以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值得各城市加以应用和推广。
2.4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对于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很多城市都选择了化学防治,因为它是解决病虫害的简单有效的方法,但与此同时,它也给生活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因此,对于化学防治,建议城市只将其作为一种应急的措施,同时在选择化学农药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一些毒性相对较低且污染小的农药,且要注意选择的多样性,以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施药方式也应采取涂茎、根施和注射等方法,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我国大多数城市病虫害防治大多使用常规喷雾方法。据测算,常规喷雾从施药器械喷洒出去的农药只有25%~50%能沉积在植物叶片上,不足1%的农药能沉积在靶标害虫上,而仅有0.03%的药剂能起到杀虫作用。这种施药方法不仅效率低,造成农药浪费,还使大量农药流失到非靶标环境中,造成人畜 中毒,污染环境。因此,必须改进化学农药的施用(特别是喷雾)技术,提高农药的利用率,降低农药在非靶标环境 中的投放量,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结语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园林植物的生长环境遭到了一定的破坏,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病虫害,严重影响了园林植物的生长繁殖,同时人们在对于其病虫害的除治过程中,采取的一些措施虽然快速却破坏了生态平衡。因此,在现阶段对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治理过程中,应该以保护生态平衡为出发点,对园林植物的病虫害的防治采取生态控制方法,使园林在消除病虫害的同时也使生态保持平衡,达到城市绿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万美.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点与生态控制方法[J].现代园艺,2016(8):51-51.
[2]薛正帅,汤士勇.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17,23(4):71-7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