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陈恩兵
摘 要:随着经济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高层建筑逐渐增多,高层建筑要更加注重其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不仅要保证建筑物的安全,还要控制其工程的合理造价。本文主要介绍建筑工程设计的安全性方法和经济性发生,以期给同行以启发,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经济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 结构设计 安全性 经济性
引言
建筑物工程的结构是建筑物中各个单元按照一定的准则,组合在一起承受相应荷载的骨架,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原则是经济性、安全性以及美观性。建筑物中的结构设计直接关系着建筑物的使用安全问题,因此需要进行严格地设计,以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并结合建筑物结构的特点,对建筑物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进行介绍,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建筑结构方面的造价。
一、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安全性方法
安全性原则是建筑物工程结构设计中的重中之重,只有安全达标了,才能再谈建筑物的质量问题,下面主要介绍建筑物结构设计安全性的管理、设计理论体系以及设计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
1.建筑物结构设计的安全性管理。好的设计方案首先要有一个好的设计单位,因此安全性管理的第一步就是选择有相应资质的、口碑良好的设计单位进行结构工程的设计。如果一个企业的口碑比较好,则说明这个单位具备较丰富的经验;其次还要选择专业性较强的设计单位,这样就会设计出比较有技术保证的设计方案。其次,设计图纸出来之后,要进行一定的技术交底,确认无误后才能进行施工。
2.建立相应的结构设计理论体系。对于比较复杂的结构工程,要首先理清设计思路,在遵循设计原则不断地深入,并建立相应的设计理论体系,根据工程的特点设计出不同的施工方案,然后再按照理论体系进行一定的筛选,为建筑物结构设计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
3.培养设计人员的安全意识。为了保证后期施工过的安全性,设计人员应该对图纸进行详细地说明,以方便普通施工人员的理解;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工作人员要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尤其对于隐蔽工程的结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不安全因素的存在,从而确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在进行施工方案设计时,设计人员最好到施工现场进行勘查,保证设计方案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4.对建筑物结构进行全面地设计。建筑物结构,尤其对于高层建筑物来说,很多地上一二层是商铺,以上是住宅,这样存在转换层结构的设计,设计人员不能忽视;其他较复杂的结构要进行一定的分解,保证每一个子目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二、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经济性方法
工程的结构设计是为寻找各个建筑物所固有的结构上的特性、赋予空间的排列顺序,在运用技术的同时,寻求整体和部分的完美统一。建筑工程结构设计除了要遵循安全性原则,还要在此基础上保证一定的经济性、合理性,从而有利于整个工程造价的节约。对于经济性方法主要介绍成本控制、灵活設计思路、协调各部门关系以及各种设计参数的确定等。
1.控制建筑物结构设计的成本。进行设计单位招标时,在挑选专业技术强、口碑好的基础上进一步挑选对造价控制比较有利的单位,尽量降低工程的造价。其次,要对原材料进行严格把关,不能进行投机,例如混凝土工程的水泥、沙、石头、外掺剂等一定要达到设计要求,当使用商品混凝土时,对混凝土的质量更要严格把关,对于不合格的混凝土要立马退回,混凝土在浇筑时要保证浇筑的速度和振捣方法。混凝土浇捣时的下料高度要控制在400,下料的同时要连续浇捣,不能中止。
2.灵活设计思路。不同的建筑物,要根据其特点设计施工方案,不可能前篇一律,如果一个很小的建筑物使用的是较复杂建筑物的设计方案,那么就违背了建筑物设计的经济性原则,大大增加了工程的造价,而且这样也不利于安全性设计。因此在进行结构设计时,设计人员一定要了解工程的概况,根据工程的特点设计出集经济和安全于一体的设计方案。
3.协调部门关系。在进行建筑物结构设计方案的实施时,要协调相关部门的关系,这样有利于工作的开展,降低工程造价。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涉及的不仅仅是单纯的施工问题,一般都含盖大量的辅助性资料和工作加数据监测等。因此投计人员应该在设计时与多个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合作,这样他们能获取较为全面的资料和数据,以便提高设计的经济性。
结语
对建筑物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进行总结和阐述,安全性原则是结构设计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关系着整个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其次要在此基础上,注意建筑物结构的经济性原则,控制建筑物的合理造价。因此,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安全是设计人员必须考虑的因素,在保证建筑物美观的同时还要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将“质量、安全第一”作为第一准则。
参考文献
[1]李凯.基于安全性、经济价值前提下的土木工程结构设计[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0: 79.
[2]王海波.浅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性与经济性[J].江西建材,2014,02:25.
[3]杨娇艳.关于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14: 118.
[4]赵国藩,贡金鑫,赵尚传.我国土木工程结构可靠性研究的一些进展[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0,03:253-25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