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飞
2017年高考已落下帷幕,现对全国卷的三篇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命题特点,做简要探析。
一、选文特点
选材范围较广,侧重于中国传统、人文内容。2017年高考全国卷的三篇论述类文章分别是:《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全国卷Ⅰ),《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全国卷Ⅱ),《留住乡愁》(全国卷Ⅲ)。这三篇文章从内容看都属于社会科学类文本,其中全国卷Ⅰ、Ⅲ的偏重于人文内容,全国卷Ⅱ的为中国传统文化。2017年高考全国卷论述类文本的选材延续了往年的特点,侧重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及人文科学方面的内容。
另外,选文字数减少。三篇文本均为900字左右,往年的论述类文本一般为1100字左右,其原因是今年高考把选考改为了必考,故减少了选文字数。内容时代感强,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留住乡愁》。展现最新的研究成果,如《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三篇选文均行文简练明晰,围绕某个问题或观点从几个方面加以阐释。比如《留住乡愁》:第1自然段摆出观点: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第2自然段阐释乡村记忆的内容及如何保留。第3自然段谈呵护乡村记忆。第4自然段谈活化乡村记忆。思路清晰,通俗易懂,可读性强,适合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设题特点
(一)题型稳中有变
2017年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型还是3道选择题,与往年一样。其中第3题没有变化,还是问“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第1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问法与往年有所不同,将往年此题中“不正确的一项”改为了“正确的一项” ,增加了考查的难度。另外,第2题“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替换了往年的“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第2题从论述类文本的文体知识角度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落实了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考试大纲》的新增内容: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二)设项方式多样
综析2017年全国卷三篇论述类文本阅读的36个选项,其设项方式可分三个类型:信息转述、分析论证、判断推理。
1. 信息转述
命题者为了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落实《考纲》中的考点——(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会对文本中的一些重要詞语、概念、句子做正确或错误的解读,这种解读其实就是对文本内容的一种转述,要求考生对这种转述的正误做出判断。进行转述时,命题者从以下几个角度设置了选项。
(1)压缩概括
所谓压缩概括,就是对原文的有些内容,进行信息筛选整合,提取其主干或关键信息,进行压缩概括,然后让考生判断其是否与原文内容相符。比如:
例1.【全国卷Ⅱ】1.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
对应原文: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解析】选项对原文内容进行了压缩。命题者提取了文段中划波浪线的关键信息,进行了重新组合,构成选项,表达的意思是原文相符合的。
例2.【全国卷Ⅲ】1.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对应原文: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
【解析】选项对语段中的部分信息进行了压缩概括——“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在城镇化过程中”是依据上下文语境补充出来的。“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是命题者在概括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判断,这个判断也是符合原文内容的。
(2)混淆关系
混淆关系,是指选项在转述原文内容信息时,故意把原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弄错,比如,原文句间关系是顺承,选项说成目的;原文是并列,选项为因果;原文为未然,选项为已然;原文为主宾关系,选项却主宾颠倒等等。需要考生细心比对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否一致。比如:
例3.【全国卷Ⅰ】1. A.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对应原文: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
【解析】原文所表达的意思为:非政府组织承袭了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后,才开始审视气候变化的影响,从而产生气候正义。选项却把“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理解为“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当成了“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的目的,把原文的先后顺承关系混淆成了目的关系,显然是理解分析不正确的。
例4.【全国卷Ⅱ】1.D. 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对应原文: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解析】原文表明,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是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但选项却说成前者是后者的原因,属于强加因果。故错误。
例5.【全国卷Ⅲ】1.D. 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对应原文: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解析】原文“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强调的是相关公共设施与产业要与活化乡村记忆配套。而选项却要让活化乡村记忆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主宾颠倒,故理解分析不正确。
(3)信息遗漏或添加
信息遗漏或添加,是指选项在转述原文内容时,故意遗漏一些关键信息,比如遗漏一些条件,导致结果不能成立。或故意添加一些信息,依据上下文语境分析,这些添加的信息也不能成立。要求考生仔细比对选项与原文,判断选项所转述的信息在增减方面是否与原文相一致。比如:
例6.【全国卷Ⅲ】1.A. 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顧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对应原文: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解析】原文“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而选项为“人文保护”,其内涵遗漏了“活化乡村记忆”这一信息,故不正确。
例7.【全国卷Ⅲ】1. B. 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对应原文: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
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解析】原文为乡村记忆“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而选项却说“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原文中无此说法,并且从现实生活来看,选项中的“必须”也不能成立。
(4)范围不一致
选项在转述原文时,涉及到的时间、空间、数量范围与原文不一致。需要考生在比对信息时加以注意。一般来说,这个陷阱,考生只要细心,还是比较容易识别的。比如:
例8.【全国卷Ⅱ】1.C. 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对应原文: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
【解析】原文“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这里的“明初”,指的是明代初期,而选项为“明代”,两者在时间范围方面不一致,故此项不正确。
2. 分析论证
所谓分析论证,在这里是指分析文本的论证过程。这是一种新的题型,需要考生对论述类文本从论述文的文体角度对文章进行宏观及微观的解读,明确中心论点是什么,有哪些分论点,运用了哪些论据材料,不同的论据材料有何作用,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论证过程怎样,论证结构如何,等等。分析其所设选项,此题型的命题特点有:
(1)分析论证过程
选项对文本的某些语段或全文从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等方面做综合性分析评价,评价语言观点鲜明、简明精要。需要考生对文本的论证过程有全面而准确的解读,才能判断选项的评价是否正确。比如:
例9.【全国卷Ⅰ】2.A. 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解析】对文本的主体论证过程做了分析评价,正确。
例10.【全国卷Ⅰ】2.B. 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解析】立足全文,对文本开头内容的引论内容做了正确分析。
例11.【全国卷Ⅰ】2.C. 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解析】对文本论证主体做分析。其中“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是对的,但“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分析不正确,立足的应是当代,目的是保护后代的利益。
例12.【全国卷Ⅱ】2.B. 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解析】此项是对文本第2自然段论证过程的分析,正确。
例13.【全国卷Ⅱ】2.D. 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
【解析】对全文论证内容及过程作了分析,正确。
例14.【全国卷Ⅲ】2.B. 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解析】对文章第2自然段的论证内容作了分析,正确。
(2)分析论证结构
选项对语段、或整个文本的论证结构作分析评价。考生在解读文本时,需要准确理解论证内容,从而理清句间关系、段间关系,进而把握语段或全文的论证结构。比如:
例15.【全国卷Ⅰ】2.D. 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解析】此项对文本整体论证结构做了分析,正确。
例16.【全国卷Ⅲ】2.A. 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解析】此项对文本整体论证结构做了分析,正确。
(3)分析论据作用
选项抓住文本的某些论据,分析它论证了什么观点,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进行论证的。比如:
例17.【全国卷Ⅱ】2.A. 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对应原文: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解析】依据原文内容分析,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这一论据是用来论证文段中的观点“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的。故此项分析不正确。
例18.【全国卷Ⅲ】2.C. 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对应原文: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解析】原文没有举例说明甄选的标准,分析错误。
3. 判断推理
所谓判断推理,就是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文本的某些内容作出分析判断,或根据文本内容作出分析推理,得出结论。需要考生在正确全面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判定选项的判断推理是否正确。设项方式主要分为判断与推理两种情形。
(1)判断。比如:
例19.【全国卷Ⅰ】1.B. 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对应原文:因而存在气候變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解析】原文认为公平原则是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可以多一些排放,发达国家已实现了工业化,应少一些排放。可见,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排放量多与少的问题,而不是“限制排放的问题”。故此项分析判断不正确。
例20.【全国卷Ⅰ】1.D. 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比对原文:
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解析】气候正义的内涵中“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受到对利益分配认识的影响,“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则受到已有的科学认识的影响。故此项分析判断是正确的。
例21.【全国卷Ⅱ】1.B. 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比对原文: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解析】选项前一句对文本理解正确,后一句分析判断不对,原文“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成为世界时尚”表明此时青花瓷的发展与外来文化是有关系的。
(2)推理。比如:
例22.【全国卷Ⅰ】3.A. 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比对原文: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解析】原文正向表明,气候容量有限,所以才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由此可推出,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进行前述工作。推理正确
例23.【全国卷Ⅰ】3.B. 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比对原文: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
【解析】原文的结果是“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选项的结果是“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符合后代利益”并不等于“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并且“后代需求”指的是什么需求,也不明确。故此项推理不正确。
例24.【全国卷Ⅱ】3. A. 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
比对原文: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解析】原文表明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就成不了主流,更成不了中国瓷器的代表,故选项“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的推理是正确的。
例25.【全国卷Ⅱ】3.B. 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
比对原文: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
【解析】由原文可知,社会变化的含义应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这并不可能在某一年代完成,故选项“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推理不正确。
例26.【全国卷Ⅲ】3.B. 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比对原文: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
【解析】留住、呵护了乡村记忆,游子也能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的,并不一定要活化乡村记忆。故此项推理不正确。
通过以上探析,我们基本把握了2017年高考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命题规律,为我们2018年的高三考生对此类文本的备考指明了方向。
责任编辑 廖宇红